如果想考公,定向选调无疑是首选,两个大省招录比1:2,不知道就吃亏了!经常有人咨询定向选调好不好考,对比考公有什么优势。
其实很多人对于定向选调了解并不多,毕竟招收的名额太少,但是如果忽视定向选调这个选项的话,那么真的是亏大了。
相对而言,定向选调的考试是比较简单的,和国考省考相比,简直就是考公的捷径。
相对于国考省考动辄100:1的招录比而言,各个省份的定向选调无疑是个香饽饽,大部分省份的招录比都在20以下,可以说so easy,甚至在辽宁省和四川省的招录比在1:2,基本上是50%的入编率!辽宁省定向选调总人数是800报名人数,录取500人,入编率达到了63%。
四川省报名7200人,录取3062人,将近50%的入编率。
有人认为可能是这两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入编后的前途比较渺茫,性价比不高。
实际上四川省还有一个副省级的省会城市成都,辽宁省有两个副省级城市,一个是沈阳,一个是大连,并且成都和沈阳分别是西南大区和东南大区的首府城市,也算是热门地区了。
另外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招录比在1:4,800报名额,录取200人,也是很香的一个招录比。
在上海入编的前景,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既然定向选调有这么多的好处,入职之后的待遇以及晋级远远要超过公考,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不重视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大部分的大学生根本没有报考定向选调的资格,既然没资格关心这个干什么?定向选调招录的高校基本集中在985以及部分的双一流院校,各省的情况不同,有的985大学都没有入选资格,要求的条件相当高。
不过综合全国选调的情况来看,985中还是人文社科类的高校比较吃香,而那些理工科的985大学受到的限制比较多。
毕竟定向选调是为了进入体制内,自然喜好人文社科类的高校,理工科院校的出路主要是企业和科研院所。
随着双一流进行到第2轮,目前已经逐渐取代了985和211,比如42所双一流大学中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可供选报的省份越来越多。
而以前的世界一流学科高校一般要求是一流学科专业才可以报考,毕竟这类的一流学科专业,大部分都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投档线甚至可以和一般的985大学相媲美。
另外还有一个特点是财经类和政法类院校比较吃香,这也算是双非院校中比较吃香的几个院校。
财经的院校中的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相对比较吃香,政法类的主要是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等,毕竟都是五院四系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