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太阳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根源,没有太阳,就没有现在的地球,更不会有地球上的人类。
太阳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巨大气团,如果在近距离观看太阳,那将会发现太阳的表面就像翻滚的火焰一样,十分滚烫。
而且太阳的表面上还有一个个黑点儿,那就是太阳黑子了。
随着这些一丝一点儿太阳黑子的变化,也会引起一定的反应,比如太阳耀斑,或者说以太阳风暴的形式出现。
那么,在2025年,有一个强烈的太阳风暴即将来临,这一场即将到来的太阳风暴,会引起怎样的影响?而人类又能从中幸存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又该做好哪些准备?什么叫做太阳风暴?首先,我们要先弄清楚什么叫做太阳风暴。
其实在1971年,有物理学家提出过两个概念,一个叫做“日冕物质抛射”,另一个叫做“太阳风暴”。
其实这两个概念是指一个现象,只不过换了一个说法罢了。
在物理学家提出这两个概念之前,也是经历过一次史上最强烈的太阳风暴,就是1859年的“卡林顿事件”,这次太阳风暴也称之为“日冕物质抛射事件”。
因此,在1859年,当时有天文学家卡林顿观察到太阳上升起五道明亮的光束,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个事件“卡林顿事件”。
这次强烈的太阳风暴,使得北美和欧洲都能看到非常绚丽的极光,不过这次日冕物质抛射没有给地球造成什么伤害,因此,对人类来说,无疑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但是这次强烈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也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尤其是对于1860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就发明了电报机,这一项重大发明引起世界的广泛应用,同时,在1862年,英国建成了一条跨越英吉利海峡的电缆。
同年,美国也建成一条连接纽约与新罕布什尔市之间的电缆线路。
但是这条线路并历经许久,在1868年,加州的电报线路被破坏。
当时调查人员怀疑是由于一次强烈的太阳风暴,导致线路受到严重受损,然而没有证据证明这一说法。
于是,一系列事情都认为是这场强烈的太阳风暴引起的。
这种日冕物质抛射现象并不是偶然间就会发生,它是由太阳内部深层产生的一种现象,由于环境变化,会导致等离子体从太阳内部逃逸到外层,当等离子体流动速度达到和地球相同的时候,便形成了巨大的光灭。
同时,等离子体也会和磁场结合在一起,当它到达地球,会撞向地球,形成所谓的“太阳风”。
其中也有一部分粒子直接冲向地球,而大部分则会被地球磁场偏折开来。
这里面又分为两个成分,一个成分是带电粒子,另一个成分则是不带电粒子。
其中的不带电粒子等离子体会直接进入地球,一般不会造成伤害。
带电粒子则不同,它们会随着地球磁场线运动,但是却难以被地球磁场捕获,由于它们附近有许多大气层,由于摩擦会产生非常绚丽的极光,以及引起电力系统出现问题等。
强烈太阳风所带来的影响。
在1859年之前,曾经有关于北欧地区的一份古老文献,记录着在774年和993年,人们曾观察到绚丽的极光,这一切都指向两个重大事件——强烈的太阳风。
这两次因为太阳风没给地球带来灾害,但是我们可以大胆预测一下,如果现在再次发生类似情况,那么会有什么影响?据计算,如果像1859年的那场“卡林顿事件”再次发生,那么结果又会如何呢?1859年的“卡林顿事件”,在那时就曾对电报产生很大干扰,而如果在今天,这种事件再次发生,就要大大的警惕了。
因为,与1859年相比,现在高科技技术已经无处不在,我们世界上绝大多数城市都已经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同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络中,网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正如日本东京,就被认为最先进的城市之一,他们通过5G网络连接来实现数万台电器设施之间实时链接,同时,日本东京还通过无线网络控制交通信号灯和地下排水系统运转。
这样做不仅提升了城市运行效率,还减少了交通堵塞和排水失败等问题。
但是就在2025年,科学家就预测即将有这么一场非常强烈的太阳风暴,这场强烈的太阳风暴可能会影响到即将到来的这一套系统运行。
因为如果之前提到过,如果这一场强烈的太阳风暴发生,可能会打乱交通信号灯、电力设施网络,这样就会影响到交通,造成拥堵,也可能导致有生命危险等。
强烈的太阳风暴还会令卫星受到影响,因为强烈的太阳风暴会导致大气层扰动,从而提升大气密度,从而导致卫星减少,这样可能使卫星脱轨或者坠毁。
科学家就曾研究发现,此前那些成功发射卫星国家,由于高科技技术不断推动,从而使这些国家都有非常先进且灵敏的防范措施。
然而那些不发达国家,就没有那么多好福利,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改善卫星状况,所以这些国家甚至依赖最基本的方法来避免卫星坠毁,其中使用舵的方法可以控制卫星姿态,同时还可以通过提升发射高度来考虑大气因素。
人类是否能从中幸存?那么,我们应该相信科学家的解读,也不必担心,即将到来的这场强烈土星后,不会给人类生命造成威胁。
首先,科学家认为,如果下一场类似“卡林顿事件”的日冕物质抛射与地球正好对准,我们生命或许会受到一定程度威胁,但是我们还是要相信目前科学家对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研究。
目前地球竟然是有磁场保护着,以偏转外部进入带电粒子,防止生命受到威胁。
其次,还有大气层给我们生命的二次保护,由于带电粒子和大气层碰撞产生摩擦,并不会直接导致其向下穿透,大气层同样可以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于是完成两次保护之后,我们生命就能够幸存下来。
其三,从过去历史来看,1859年的那场“卡林顿事件”只是一场颇有规模的小型日冕物质抛射,人类没感受到一点危机感与威胁,说明日冕物质抛射并不具备致命杀伤力。
社会发展到现在,我相信现代人的巨大进步不会跟幼儿园娃娃一样,对这类大笨象吓到尖叫奔逃,更何况现代城市设施都具备一定抵御能力,并不会因为一点小灾难造成全城停电这种情形。
结语我们应该相信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同时可以考虑一下如果发生类似日冕物质抛射灶天灾,会给生活造成怎样不便,还是要考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