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直新闻:国民党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初选规则确定,将按照原本提名办法由七成民调、三成党员投票决定人选。
对此你怎么看?ANSWER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这是国民党做出的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
因为它既尊重了国民党的传统做法,同时也兼顾到了党意与民意之间的平衡,也就是既顾及到了全体党员的心声同时也兼顾了民意,有助于国民党在2020选战中胜选。
我注意到,在确定初选机制问题上,国民党内出现了完全抛弃党意只看重民意的声音,其理由是为了国民党的胜选。
不过我认为,在现代政党政治环境下,这样一种做法,不仅否定了国民党本身存在的价值,忽视了全体国民党党员的权利与意志,而且会使得相关参选人背离党的政治主张,一味地讨好所谓的民意,甚至是一味地讨好其他反对政党,并最终被其他政党刻意操弄和利用。
要知道,顾名思义,党内初选,党员却没有决定权甚至是没有投票权,那这个党内初选也就失去了实质性的意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初选机制的博弈过程当中,民调相对较高的朱立伦提出了全民调的办法,而在党内声望较高的吴敦义则提出了党员投票与民调五五开甚至是由全体党员投票来决定的办法。
但是最终,这两位政治大佬根据自身政治利益最大化原则而提出的办法,都没有被采用,国民党决定沿用了三七开的老办法。
这个结果,对朱立伦是相对有利的而对吴敦义则是不利的。
这也就意味着吴敦义最终胜出的可能性变得更加渺茫了。
QUESTION直新闻:我们看到,在这次党内初选报名过程中,国民党内的政治大佬出现了爆炸式参与的现象。
对此,你又做何解读?ANSWER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的确,这种现象跟2015年的国民党内初选形成了一个冰火两重天的差别。
当时国民党内除了洪秀柱之外,包括朱立伦在内,几乎没有人敢出头,因为那个时候蔡英文的气势如日中天。
而现在众多政治大佬争先恐后甚至是挤破了头要参选,无非是受到了不久前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大胜的影响,尤其是看到了蔡英文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盘人人都可以欺负的“菜”。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批评国民党大佬们的势利,也不能因此而批评他们的政治企图心。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掌握政治权力的政治人物也不是好的政治人物。
有政治追求并不可怕,没有政治野心也不一定就是好事情。
只要国民党内有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能够让这些候选人都参加有序参与政治权力的角逐,同时参与政治竞争的政治人物也具备一定的胸襟和雅量,这种现象反而是有利于国民党保持活力与繁荣的。
QUESTION直新闻:那对于吴敦义表示,为了确保国民党赢得胜选这个最高目标,国民党将会保留在特殊的情况下征召特定人士参选的可能性,你又怎么看?ANSWER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注意到,有一些人把吴敦义的这番讲话看得非常负面,认为吴的动机不纯,是为了在自己胜出无望的情况下,拉自己看中的韩国瑜来压制朱立伦和王金平,让他们两个也没有机会成为候选人。
我认为,这个说法把吴敦义的格局看小了。
首先,在政党政治和选举政治环境下,政党的职能已经不再是以党领政或是以党代政了,而是变成了一个纯粹的选举机器,把赢得选举掌握政治权力当成了最高的追求目标。
早在2008年前,当时的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就已经对国民党进行了重大改革,把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店变成了一个选举机器。
在这种情况下,吴敦义把国民党的胜选看成是党的第一要务,是无可厚非的。
其次,没有错,吴敦义这样做,是在为韩国瑜的最终被征召参选留了一个后门。
鉴于吴敦义与韩国瑜存在着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这样一种做法,的确是存在着瓜田李下之嫌。
不过,只要吴敦义吸取当年国民党随意“换柱”的教训,从制度层面着手,制订出一套征召的规则,以确定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符合什么条件的人才能够被征召,反对者就不会有什么话说。
QUESTION直新闻:你认为,最终国民党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征召韩国瑜参选?ANSWER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跟朱立伦、王金平等政治人物可以自己主动报名参选的情况相比,韩国瑜虽然人气上居高不下,似乎成为了国民党内众望所归的人物,但是他的处境却是非常尴尬的。
我甚至觉得,他主动报名参选的可能性非常小,他的最好出路就是被征召参选,甚至是只能被征召参选。
因为高雄市长这个位置,以及他在竞选期间对高雄市民的承诺,把他的手脚给束缚住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是主动出来宣布参选,那不仅道义上对高雄市民有亏欠,而且极有可能会失去相当一部分支持者的信任。
那么,国民党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征召韩国瑜呢?我认为,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一个是,白色力量的柯文哲确认参选,并且国民党内的几个候选人在民调上远远落后于柯文哲,让人基本上看不到胜选的希望;第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韩国瑜能够一如既往地保持高民望;第三,多数高雄市民能够原谅韩国瑜的“背叛”,给他一个再上一层楼的机会。
我个人认为,未来国民党要征召韩国瑜,将会是一个难度系数极高且充满风险与挑战的技术活。
它既要做到名正言顺,也就是要让这种征召有一个民主化和制度化的程序,而且要小心拿捏好火候、时机与分寸。
操作好了,韩国瑜可以在这次选战中成为国民党的救星,要是操作不好,就会导致几个极为负面的后果,第一个是,国民党不仅可能赢不了2020年的选战,而且会在高雄重新失掉民心;第二个是,韩国瑜的政治前途被毁,不仅没有能够更上一层楼,而且丢掉了高雄市长的宝座,甚至还会引起国民党内的混乱与分裂。
而这种现象,则是柯文哲、蔡英文与民进党乐于见到的。
QUESTION直新闻:那对于韩国瑜在要不要参选的问题上首度松口表示,“最终一定会跟大家报告”一事,你又怎么看?ANSWER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确实,韩国瑜这番话,不仅没有明确拒绝参选,而且给外界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而在我个人看来,在要不要参选的问题上韩国瑜虽然处境尴尬,但是,他却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营造一个自己未来有可能会出山参选的政治环境。
第一,他从来就没有毅然决然地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参选;第二,最近在“九二共识”问题上跟蔡英文当局的过招,实际上已经超出了高雄市长的本分,而是在把自己塑造成“跟蔡英文对决舍我其谁”的孤胆英雄形象;第三,他一直在通过网络与传统媒体维持并推高自己的人气。
这种超高的人气就是他参选的最大本钱,但是花无百日红,一旦错过了这个村,就极有可能找不到那个店了。
我个人认为,韩国瑜之所以不明确表态选与不选,他实际上是在等时机的进一步成熟。
第一个是等高雄市民愿意放他出去参选;第二个是在等柯文哲率先出手。
因为只有柯文哲出马了,他的重要性才会进一步突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