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更比一代高随着社会、经济等的发展,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增长并不意外。
根据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如今,18~44岁的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69.7公分,女性为158公分,较2015年的统计数据分别增加了1.2公分、0.8公分;6~17岁未成年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则分别增高了1.6公分、1公分。
这一数字听起来并不惊人,但如果把时间拉得更长会如何呢?《柳叶刀》上一篇跨越了35年、200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研究给出了参考答案。
该研究显示,虽然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同西北欧和中欧等地区国家仍有不小差距,但自1985年到2019年,中国19岁男性的平均身高增长了超过8公分,增幅在全球位列第一;19岁女性的平均身高增幅则为6公分左右,位列第三。
也就是说,千禧年出生的男生和女生比上一代的平均身高要高8公分和6公分,这样夸张的增幅仅用了不到两代人的时间。
由此可见,在往往被视作与健康和发育结果高度相关的身高上,中国人近年来的状况愈发喜人。
那么,一代更比一代高究竟从何而来?持续增长的平均身高为了探明全球青少年的身高到底呈现怎样的走势,来自英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者们从2181项基于人口的研究中找出关于身高的数据,这些数据覆盖了200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万人口。
研究者们依据自己的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从中估算了自1985年到2019年间全球5~19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身高变化轨迹,以期寻找干预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生长的更好方式。
从全球范围来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身高有很大差异。
以2019年这一节点为例,19岁青少年平均身高最高的国家(如荷兰、黑山、爱沙尼亚等)与最矮的国家(如老挝、危地马拉等)之间的差距有20公分,甚至更大。
2019年,全球19岁男性平均身高为170.8公分,女性为158.6公分。
其中,荷兰19岁男性平均身高最高,达到了182.5公分;拉脱维亚女性平均身高最高,为170公分。
具体到中国,当年19岁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75.7公分、163.5公分,虽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与荷兰、拉脱维亚的数据差距不小。
不过令人惊喜的是,在1985年,中国19岁男性的平均身高还只有167.6公分,女性也只有157.4公分。
这意味着,当代青年人的个头长势颇为惊人。
根据统计,1985年~2019年,中国19岁男性平均身高增加了8.1公分,位列全球第一。
在这35年中,全球的19岁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增幅也不过2.8公分和2.1公分,中国的增幅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很多。
从身高值来看,如今中国19岁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位列全球第65名和54名,较1985年分别提升了85个和75个名次。
这不禁令人好奇,到底是什么让中国人长得越来越高了。
惊人增幅的背后目前,基因/遗传是学界公认的身高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大约占全部因素的60%~80%”,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幼儿健康研究者陈小舒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不过前述研究者们在文章中提到,此前已有几项研究发现,移民后代的身高通常会在几代内趋于新国家的身高。
这或许意味着,对个体来说,基因对身高的影响的确很大,但从人口水平上来说,基因的作用便打了折扣。
在这些研究者们看来,这些身高的变化差异是呈现代际变化特点的,或许与母亲怀孕期间的暴露和经历有关。
从国内相关权威统计数据来看,身高增长的代际积累更为直观。
根据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的《报告》,如今,18~44岁的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69.7公分,女性为158公分,较2015年的统计数据分别增加了1.2公分、0.8公分;6~17岁未成年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则分别增高了1.6公分、1公分。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检测公报》中,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平均身高的数据则更能直观呈现出这种代际差异。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