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文化艺术“秋日之旅”,七大门类精品汇聚,马不停蹄接力四大城市。
2023年11月22日,北京保利2023“秋日之珍”精品展来到北京,在新保利大厦亮相。
这场精心筹备的艺术展集合了中国书画、古代书画、中国古董珍玩、现当代艺术、珠宝钟表尚品、邮品钱币、名酒茗品七大门类,为京城开启了一场艺术品盛宴。
北京保利拍卖坚持以学术引领市场,致力普及艺术品鉴赏与收藏文化。
近期,公司举办了“希世之宝——三十年所见善本碑帖特展”“想见风流——宋人墨迹与明人尺牍展”以及“一生爱好是天然——张充和诞辰110周年纪念展”等多个学术活动。
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文化交流氛围,提升了公众对于艺术品收藏的乐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彰显了北京保利拍卖作为行业领军者的社会责任,为艺术市场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秉承服务藏家、致敬收藏的理念,北京保利拍卖于今秋再续佳作妙品,为业内藏家、艺术爱好者呈献一场洞鉴古今、通汇中外的艺术盛筵。
展览现场“精品展导赏直播活动“也于今日举行,各门类专家历数家珍,现场解读,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的直播。
01 中国书画中国书画倾情呈献诸多国内外重要私人珍藏的大师名家力作佳构,包括傅抱石家藏《九老图》,尺幅近十平尺,展览著录累累,图绘了九位老者、四位侍童于茂林间吟诗属文的场景。
图中九位老者或立或坐,四位侍童点缀穿插其间,整幅画作给人以繁而不杂、紧而有序的观感,意趣洋溢。
1941年《云台山记图卷及设计稿《画云台山记》,为傅抱石山水画转变时期最重要画作,并在1960年《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一书作为附图作品。
徐悲鸿画赠蒋介石侍从秘书毛庆祥的《立马》及毛庆祥珍藏的齐白石刻赠蒋介石的一对印章,非常难得。
此外,张大千《空行母像》、栗秀真珍藏的齐白石《松鹰图》《桃花双鸟》、林风眠《繁花群鸟》等亦是十分精彩。
展览现场傅抱石 九老图立轴 设色纸本178×57 cm展览:1.“20世纪中国画坛巨匠·傅抱石·日中美术交流的桥梁”,涉谷区立松涛美术馆(日本),1999年10月12日至11月21日。
2.“河山在目——傅抱石百年纪念画展”,澳门艺术博物馆,2003年8月。
3.“其命唯新·纪念傅抱石诞辰100周年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江苏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江苏省美术馆,2004年8月25日—9月6日。
出版:1.《雄狮美术》1981年7月号总125期,第71页,雄狮美术月刊社,1981年7月。
2.《傅抱石画选)图版20,朝华出版社,1988年。
3.《傅抱石画集》图版71,文物出版社、大业公司,1988年。
4.名家翰墨丛刊《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45期,傅抱石特集》第38-39页,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10月。
5.《中国画研究第8期——傅抱石研究专集》第20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10月。
6.《当代名家中国画全集——傅抱石》第13页,古吴轩出版社,1995年3月。
7.名家翰墨丛刊《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11期,傅抱石(上古衣冠)》第40-41页,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12月。
8.《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傅抱石》图版51,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10月。
9.《20世纪中国画坛之巨匠——傅抱石》图版45,日本涉谷区立松涛美术馆,1999年。
10.《中国名画家全集——傅抱石》第10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11.《中国名画家全集——傅抱石》第101页,艺术家出版社。
2001年5月。
12.《河山在目——傅抱石百年纪念画集》图版92,民政总署、澳门艺术博物馆,2003年8月。
13.《中国现代十大名画家画集——傅抱石》第41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9月。
14.《傅抱石画集》(上集)第182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12月。
15.《傅抱石大典》第173页,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7月。
16.《傅抱石精品画集》图版13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17.《其命唯新——纪念傅抱石诞辰一百周年(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展)》第60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2004年。
18.《书画巨匠艺库·傅抱石—傅抱石中国画法要论》第119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1月。
说明:傅抱石自题签。
傅抱石 云台山记图卷及设计稿水墨纸本 镜心 1941年作画卷:33×117cm;画稿:33×115cm著录:《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傅抱石著,附图一、图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3月版。
出版:1.《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傅抱石著,附图一、图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3月版。
2.《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近现代-当代水墨卷)》,图版241,保利艺术研究院编,文物出版社,2020年。
说明:《傅抱石年谱》(增订本)第6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记载此幅《云台山记图卷》相关信息,但绘制时间注为1940年3月,应属记误。
徐悲鸿 立马 齐白石 制平钮方章一对镜心 水墨纸本 1943年作、1932年作画心:90×50 cm印章:3×3×7.4 cm×2说明:1.《立马》画作上款人为毛庆祥(1898-1993),浙江奉化人,他与徐悲鸿均于1919年赴法国留学,并在法国认识。
毛庆祥在法5年专攻农业,回国后投身政界,1926年开始为蒋介石执掌机要工作,为蒋的亲信及侍从秘书。
2.齐白石刻两方印章「蒋中正印」及「介石」送赠给蒋介石,后由蒋介石的侍从秘书毛庆祥保存,毛庆祥逝世后,这对印章转至毛庆祥的直系后人继续珍藏。
齐白石 松鹰图设色纸本 镜心185×49cm出版:《栗秀真画传》第3页,中国人口出版社,2011年6月。
说明:1.上款人栗秀真(1915-2011),河南沁阳人。
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原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顾问、中共八大代表。
2.上款人家属提供。
张大千 空行母立轴 设色纸本84×53 cm展览:1.「南张北溥精品特展」,长流画廊,1994年2月1日-27日。
2.「张大千书画特展——纪念大千居士九六诞辰」,长流画廊,1994年5月。
3.「第二届海外回流精品汇报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9月。
4.「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三)」,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10月。
5.「继往开来-长流四十周年纪念专辑」,长流美术馆,2013年3月。
6.「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2014年1月20日-3月3日,中国美术馆。
出版:1.《张大千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图版63,锦绣文化企业、新地平线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11月。
2.《南张北溥精品特展》,封面,长流画廊,1994年2月。
3.《张大千书画特展——纪念大千居士九六诞辰》,封面,长流画廊,1994年5月。
4.《长流艺闻》第68期封面,台北长流画廊,1996年5月。
5.《震古烁今·长流画廊廿五周年特展》,第108、109页,长流艺闻杂志社,1998年4月。
6.《张大千画集(上卷)》第161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年6月。
7.《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三),第169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10月。
8.《法音》,总期326期,第32页,中国佛教协会会刊,2011年10期。
9.《继往开来——长流四十周年纪念专辑》,第376页,长流美术馆,2013年3月。
10.中国美术馆《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作品集》,第34页,2014年。
11.山东省美术馆、长流美术馆《千古传奇—张大千艺术展作品集》第27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年4月。
12.《张大千精品集·贰》上卷,第215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
13.《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近现代(上)》第257页,文物出版社,2020年。
14.《世界的大千——张大千绘画精品集萃》第104-105页,美国文化桥出版社, 2022年。
黄宾虹 黄山天都峰立轴 设色纸本 1925年作148×81 cm说明:1.北京文物公司旧藏。
2.北京拍卖会1996年春LOT196。
林风眠 繁花群鸟设色纸本 镜心69×138.5cm展览:「林风眠水墨画展」,台北国父纪念馆,1995年5月22日-31曰。
出版:1.《林风眠画集》第22页,山艺文教基金会,1995年版。
2.《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近现代(下)》第10-11页,文物出版社,2020年。
02 古代书画古代书画部分展出八十余件历代笔墨艺术瑰宝,其中以南宋“词俊”朱敦儒《与益谦郎中札》与元代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卷领衔展览。
朱敦儒《与益谦郎中札》出自“张氏涵庐”,原为鉴定大家张珩旧藏,并且是朱敦儒传世书迹中尺幅最大、字数最多、面貌最典型的一件,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存世仅有三件,本件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卷是唯一市场可流通的。
根据学者考证,作于赵孟頫六十岁前后,为其晚年书写千字文精品。
同时还展出“明四家”之一的仇英《东溪雅集图》卷,民国即有出版著录,经张大千定名,明清两代流传有序,卷后并有唐寅题跋,珠联璧合。
此外,清宫旧藏沈源《御题〈灯市行〉诗意图》、弘旿《翠屏云繡》以及通卷淋漓的文徵明《草书诗三首》、王铎与傅山的草书得意之作等等,皆为至精至妙之品。
碑帖方面,宋拓孤本米芾书《松桂堂帖》首次面世,与著录累累的宋拓《唐欧阳询书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并称二绝。
明人尺牍也是本次展览的另一亮点。
古代文人的尺牍,也即日常叙事问候的书信,因信上书法太美,收信人看完后不舍得丢弃,留存下来,遂成经典。
其最大特质,在于能够真实反映人的真性情,我书写我心,我书写我文,是古代文人交流的重要载体。
展览中《明贤十札》卷囊括李应祯、吴宽、李东阳、文徵明等十位明代吴门大家的手迹,精彩纷呈。
还有宋濂、王鏊、祝允明、陈淳、蔡羽、王宠、王穉登、董其昌等人的尺牍诗翰,明代仕宦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访友雅聚、赏古鉴画、临池作书以及家事变故等等,如在目前,所谓“吉光片羽”,尤可珍也。
展览现场朱敦儒(1081-1151)与益谦郎中札1145年作 水墨纸本 镜心34.5×46.2cm《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著录页影出版:郑重著《中国文博名家画传-张珩》,第148页,文物出版社,2011年。
著录:1.张珩著《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书法—木雁传真第一编(1960年),第643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
2.郑重著《中国文博名家画传-张珩》,第110页,文物出版社,2011年。
3.张珩著《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 1》,第336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年。
说明:1.根据方爱龙教授的研究,受书人或为南迁后的翰林侍读学士、龙图阁直学士范冲(字元长,1067-1141)之子范仲熊(字益谦),其时或在临安都中官授某部郎中。
2.纽约佳士得《上海张氏涵庐旧藏——宋元翰牍明清书画精品》专场,LOT10,1996年9月。
3.1996年9月,《上海张氏涵庐旧藏——宋元翰牍明清书画精品》拍卖专场在纽约引发强烈关注。
毕竟除了公家以外,私人收藏里能有19件宋人信札和20件元人诗牍的情况极为罕见,更何况这批宋元诗牍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露面。
于是上海和北京两地博物馆对张氏涵庐的收藏都非常重视。
上海博物馆马承源、汪庆正、钟银兰、单国霖等专家,启功先生、傅熹年先生与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徐邦达、刘九庵、杨新、王连起等都曾一起鉴定了这批书法,并大加赞赏。
拍卖时,全球收藏中国古书画的机构与人士纷纷云集至此,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文物公司等国家文博单位也派代表到现场。
这些稀世珍品,其中有一部分入藏各地博物馆,如石介《内谒帖》、富弼《儿子帖》、何栗《屏居帖》、吕嘉向《足疾帖》、左庐《高羲帖》入藏首都博物馆,朱熹《符舜功帖》和《宋拓二王帖》入藏上海博物馆,钱端礼《吴江帖》入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有的为私人藏家所竞得,如曾巩《局事帖》、曾纡《过访帖》、张即之《论书帖》以及朱敦儒《与益谦郎中札》等。
4.此作为张珩、谭敬、徐安、张文魁、张五常旧藏。
张珩在《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中称此札原是明代王世贞收藏的《宋人尺牍》中的一页。
5.张珩(1915-1963),古书画鉴定专家。
字葱玉,别署希逸,湖州南浔。
建国后任文化部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兼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
1961年,文化部组织以张珩为首的书画鉴定小组,到全国各地巡回鉴定书画近10万件之多,发现了一批湮没已久的书画珍品。
6.谭敬(1911-1991),字和庵,广东开平人。
谭敬出生于豪富家庭,爱好文物书画,三、四十年代在上海与张大千、郑振铎等友好,因而精于文物鉴定,亦富于收藏。
在美国有关书刊中,将谭敬列为中国现代收藏家鉴赏家之一。
谭敬在港时亦曾被聘为香港文物协会顾问。
1950年回上海,次年8月将珍藏战国时期齐国量器“陈纯釜”和“子禾子釜”等捐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还将所藏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稿卷孤本捐献国家,现由故宫博物院收藏。
7.徐安(约1899-约1962),现代画家、收藏家。
号懋斋。
浙江吴兴人。
金城女婿。
工画花鸟走兽,好收藏,嗜古今各类印谱。
后尽献其所藏印谱二百余部和古笺纸,并归上海博物馆。
8.涵庐主人张文魁(1904-1967),字师良,斋名涵庐,松江川沙王港人(今上海浦东)。
初为上海恒义升百货店学徒,后并入三友实业社、国华投资公司等,以经营百货致富,为海上商业巨子,同时兼任中华全国工业协会理事等职。
1948年赴港,旋往巴西定居。
经营之余,酷嗜书画,与沪上书画家、收藏家过从甚密。
偶尔参加张珩(葱玉)韫辉斋雅集,品评甲第,还陆续购得张氏韫辉斋藏宋元书画、尺牍不少。
9.张五常(b.1935),著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
著作《佃农理论》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
是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亦为重要收藏家,所藏书画甚富。
赵孟頫(1254-1322)真草千字文水墨纸本 手卷书心:26.3×507cm,题跋:26.3×30cm说明:方元焕题跋。
方元焕(?-1620),字子文,号两江,歙县信行人,山东临清籍,天性颖慧,明嘉靖十六年举人。
草书挑达横放,有狂旭颠素之态。
州守成宪延作《临清志》,颇清勑有法,亦独断特笔故也。
有“家无两江字,不是大人家”之誉。
见明万历《歙志》。
仇英(约1498-约1552)东溪雅集设色绢本 手卷画心:31.8×99cm,题跋:32×45.5cm《明仇十州会琴图》出版页影出版:1.《明仇十州会琴图》,艺苑真赏社,民国珂罗版。
2.张大千旧藏精印复制品,并题名为“仇英东溪雅集”,后赠予孙云生。
见成都博物馆编《倥偬的乡愁——张大千艺术》,第26至2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
说明:1.唐寅题跋。
安绍芳、梁清标、汪季青、毕沅、欧阳霖、秦文锦、朱靖侯旧藏。
2.安绍芳(1548-1605),字茂(懋)卿,号砚亭居士,安如山之孙,安希尧之子,无锡诸生,所居曰西林一片石。
能诗,工词翰,擅书画。
传世作品有万历十七年(1589)作《仿倪瓒疏林远岫图》轴,现藏无锡市博物馆。
著有《青萍集》《二京集》《芳草编》《西村纂》行世。
3.梁清标(1620-1691),字玉立,号棠村、蕉林,别号苍岩子,斋号秋碧堂,河北正定人。
清代书画鉴藏家。
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
清顺治元年(1644)授编修。
官至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
精鉴赏,享誉一时。
其蕉林书屋,贮图书、书画之属,有富甲海内之誉。
刻《秋碧堂法帖》。
另有《蕉林诗集》《蕉林文稿》《棠村词》等行世。
4.汪文柏(1659-1725),字季青,号柯庭,一作柯亭,安徽休宁人,占籍浙江嘉兴(长水)。
康熙间官兵马司指挥。
学问渊博,工于诗、画,以墨兰见长,精于鉴赏。
家有藏书楼“古香楼”“摛藻堂”“拥书楼”等,收藏古书、法帖、名画极多。
与朱彝尊等藏书家有交。
5.毕沅(1730-179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