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外媒报道,标致雪铁龙集团(PSA)欲出售旗下欧宝(Opel)子公司研发部门的部分股份,以恢复亏损部门的盈利能力。
过去几个月,出售准备工作已经启动,PSA和欧宝试探汽车工程公司的态度,以便于提交研发部门四个部分的报价,最终确定其总价值约为5亿欧元(4.418亿英镑)。
PSA表示,已经与四家公司进行接洽,包括三家法国公司Altran、Akka和Segula,以及一家德国公司Bertrandt。
此次出售将涉及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工具和模具操作以及测试中心等四个部分。
不念旧情,用完就甩根据PSA的财报,2016年PSA的净收入从2015年的8.99亿欧元飙升92%至17.3亿欧元,几乎翻倍。
而实际上PSA在2015年才刚刚结束连续3年累计超过80亿欧元的亏损,实现12.02亿欧元的盈利。
与欧宝在制造、生产、采购上协同节省成本,是当年 PSA扭亏为盈的重要原因。
终于在去年三月,PSA从通用汽车手中收购了长期亏损的欧宝/沃豪公司和通用汽车金融欧洲业务,交易价值分别为13亿欧元和9亿欧元,意在进一步深化与欧宝研发部门的合作。
收购中,PSA做加法,通用做减法,双方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从欧洲市场入手,改善全球业绩。
此前,通用甚至牺牲雪佛兰在欧销售,却仍未能盘活欧宝;而PSA则在集团规模和欧洲销量上双双败北老对手雷诺。
借助此桩加减法收购案,通用甩掉了屡试屡败的潜在烧钱大户,而PSA则扬眉吐气了一把,超越雷诺,成为了仅次于大众的欧洲第二大汽车集团。
然而好景不长,唐唯实引领的PSA集团,继续在务实的财务导向中,不念助其扭亏为盈的功劳苦劳,选择了放弃本身处于亏损的欧宝技术研发部门,用时仅不足一年半。
可见,欧洲第二大集团“美名”下的消息利好,并未能达到改善全球业绩的实际效果。
当年节省的成本,当亏损额在账面与其再次形成赤字时,盟友变成了必须甩掉的包袱。
引鸠止渴,杀鸡取卵从收购欧宝开始,PSA就已经戴上了“重欧轻中”的帽子——通用在出售欧宝时明确表示该品牌不能进入中国市场,而PSA则表示完全同意该条款。
不难理解,毕竟,在中国市场多年来与东风、长安的合作耕耘中,品牌车型陈列的增加,是PSA并不愿意选择的选项。
其在华销量的滑铁卢,也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试问,如果收购成功后的PSA将欧宝带入中国市场,不会引发销量增长,从而挤压通用在华竞争力的话,通用何苦在条款中“多此一举”呢?但高卢雄鸡的“铁公鸡”属性正中通用下怀,欧宝入华花销太大,从而双方达成互惠默契。
法系车型在销量上的哑火,已经拖了合资品牌后腿,虽然中方合资伙伴实力雄厚,但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容忍,拿出诚意才能合作共赢。
曾经辉煌一时的品牌退出中国市场,自食偏心懈怠恶果的先例,近期就有,PSA可能也要小心为妙。
曾经信誓旦旦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利用欧宝研发部门优势,锐意进取的PSA,从誓言到食言也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此举“重财轻研”在过去仍然能被理解为“财务导向”的话,在汽车四化的今天看来则彻底不合时宜——当所有竞争对手都在放弃利润,加大研发力度,追求未来可预期的竞争力时,PSA却选择兜售研发部门股份。
为了账面好看,PSA在不进则退的时代,选择直接退了一步。
中国汽车市场这块蛋糕,看来并不符合浪漫的法国人胃口,否则PSA怎会宁愿引欧洲市场的鸠,止全球销量的渴呢?研发成本,看来是拖累PSA盈利的罪魁祸首,否则怎会杀欧宝研发的鸡,只为取卵反哺给其他亏损部门提升盈利能力呢?是搬石砸脚,还是谋求盈利,头条君与PSA,可能没想到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