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金朝力 冉黎黎)11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地铁获悉,2023年冬运从11月15日开始,到明年3月15日结束,共计122天。
为做好冬季运输保障工作,北京地铁公司将根据地面高架线路与地下线路、高峰与低峰的不同特点,对车厢温度进行测温监控,动态调整车厢空调温度。
15号线、昌平线等地面线路,在列车出库前20分钟对列车进行提前预热,为乘客创造温暖舒适的乘车环境。
同时,在高峰时段客流较大的车站设置服务台,结合冬季天气寒冷的特点,对应急用品的种类进行调整,例如把夏季凉拖换为冬季棉拖,用保温暖壶提前准备好热水等。
昌平站、十三陵景区站等临近山区的车站,提前15分钟开启大门,让乘坐首班车的乘客能够早一步享受温暖。
与此同时,在去年1号线八通线、房山线站台乘客座椅试点加装坐垫的基础上,今年又在9号线、11号线、S1线等线路车站新增了近450块座椅坐垫。
为保证车辆暖风系统正常运行,北京地铁公司针对车辆供暖系统进行专项检查,对列车空调进行供热功能测试、清洁保养,确保制暖效果良好。
同时,开展制动系统、风源系统、蓄电池系统、车门系统的检查和整治。
强化对区间设备及区间电缆的巡视检查,开展地面站AFC、PIS终端设备加热模块的排查测试,加强钢轨探伤和位移观测、地上站站台门导轨润滑。
着重关注地面线路道岔融雪装置、防雪棚、消火栓管线、供水管路等部位的状态,做好日常检修维护。
遇降雪天气时,做好轧道车运行、人员添乘等组织工作,做好运营期间加开临客、延长高峰时段、延长运营时间的准备工作,根据客流需求增加运力投入,缓解客流压力。
地面、高架线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改为人工驾驶,加强瞭望,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