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宁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嘉鸿广州市协和小学整体并入广州市协和中学,成立为广州协和学校。
8月31日,广州协和学校作为广州市属公办十二年制学校举行揭牌仪式,将为广州基础教育探索一体化培养课程新体系,打造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两校合并,强强联合盘活资源,增加基础教育优质学位供给协和中学和协和小学均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两校同根同源,文化上一脉相承;两校毗邻相近,地缘上得天独厚。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林秉南、黄翠芬、李绍珍,文学家欧阳山,艺术家关山月、廖冰兄、潘鹤等,都在这里学习生活过。
两校合并,强强联合,有利于盘活资源,增加基础教育优质学位供给,满足区域内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也符合广大师生和协和人对办学优质教育的期盼。
据了解,刘红梅担任广州协和学校党委书记,何冠南担任广州协和学校校长。
协和学校将按照广州市教育局的部署,先行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的领导班子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并将整合原来两校的优势资源,探索十二年一贯制特色课程体系,一体联动,密切各学段衔接,着力打造数理思维、语言文化、科技创新等特色品牌,积极探索早期发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机制。
校友感言:青少年时期在协和的熏陶浸润,让我厚积而薄发揭牌仪式上,原协和小学和协和中学的校友张文豪作为校友代表发言。
他现在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
他对协和教育感触很深:“我如今所擅长的事物,很大程度得益于在协和中、小学九年中的经历。
我记得小学每天放学就会参加游泳队训练,高中放学后就会去踢球,并在广东省比赛中名列前茅,所以我如今有更强的身体素质去应对建筑设计的高强度工作。
”张文豪在协和读小学时,广州市奥校就在协和小学,他那时候参加了学校的奥数培训,高中接受了数学集训,在高考中取得了145分的好成绩。
但他认为,奥数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养成了更细心、严谨、理性且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他说:“我小学参加学校的自然科学课程与竞赛,高中参加化学研究、机器人社团与比赛,激发了求知、研究与探索真理的热忱,所以我选择继续攻读博士,推动设计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张文豪对合并后的十二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充满期待,“青少年时期在协和的熏陶浸润,终将厚积而薄发,成为我宝贵的财富。
我从这段学习经历中深刻体会到两校教育之初心、信念同根同源。
我相信协和的每一团火苗,均会以拳拳赤子之心,坚忍不拔之志,在教与学的道路上大步向前,踏出铿锵有力的足音。
”广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陈爽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她希望,学校要切实发挥两校合并后1+1远大于2的正向效应,继承发扬110多年来的优良传统,秉承协力同心、和衷共济的协和精神,传承深化协和文化,打造协和特色,擦亮协和品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把广州协和学校越办越好,为办人民满意的广州教育贡献协和力量。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