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季节特点,冬期施工主要是制定防冻、防滑、防火、防中毒等安全管理措施。
夏季气候火热,高温时间持续较长,应制定防火防暑降温安全管理措施。
一、冬季防冻安全技术措施 (1)在入冬前,依照冬期施工方案材料要求应提前备好保温材料,对施工现场怕受冻材料及施工作业面(如现浇混凝土)应按技术要求采用保温措施。
(2)冬期施工工地(指北方的),要尽量安装地下消火栓,在入冬前须进行一次试水,加少量润滑油。
(3)消火栓应用草帘、锯末等覆盖,要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冻结。
(4)冬天下雪时,须及时扫除消火栓上的积雪,防止雪化后将消火栓井盖冻住。
(5)高层临时消防竖管须进行保温或将水放空,消防水泵内须考虑采暖措施,避免冻结。
(6)入冬前,须做好消防水池的保温工作,随时进行检查,发现冻结时须进行破冻处理。
通常方法是在水池上盖上木板,木板上再盖上不小于40~50cm厚的稻草、锯末等。
(7)入冬前须将泡沫灭火器、清水灭火器等放入有采暖的地方,并且要套上保温套。
二、冬季防滑安全技术措施 (1)在冬季施工中,施工作业前,对斜道、通行道、爬梯等作业面上的霜冻、冰块、积雪须及时清除。
(2)冬季施工中,现场脚手架搭设接高前一定要将钢管上的积雪清除,等到霜冻、冰块溶化后才能施工。
(3)冬季施工中,若通道防滑条有损坏须及时补修。
三、冬季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1)应加强冬季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防火意识。
普遍教育与特殊防工种的教育相结合,依据冬期施工防火工作的特点,在入冬前对电气焊工、司炉工、才工、油漆工、电工、炉火安装及管理人员、警卫巡逻人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及考试。
(2)在冬期施工中,国家级重点工程、地区级重点工程、高层建筑工程和起火后不易扑救的工程,严禁使用可燃材料作为保温材料,须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进行保温。
(3)通常工程可采用可燃材料进行保温,但一定要严格进行管理。
使用可燃料料进行保温的工程,一定要设专人进行监沪、巡逻检查。
人员的数量须根据使用可燃材料量的数量、保温的面积而定。
(4)在冬季施工中,保温材料定位以后,严禁一切用火、用电作业,且照明线路、照明灯具要远离可燃的保温材料。
(5)冬季施工的加热采暖方法,尽量使用暖气。
如果用火炉,一定要事先提出方案及防火措施,经消防保卫部门同意后才可开火。
但在油漆、喷漆、油漆调料间、木工房、料库、使用高分子装修材料的装修阶段,严禁用火炉采暖。
(6)冬季现场供暖锅炉房应建造在施工现场的下风方向,要远离在建工程、易燃、可燃建筑、露天可燃材料堆场、料库等;锅炉房要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
(7)烧蒸汽锅炉的人员一定要要经过专门培训取得司炉证后方可独立作业。
烧热水锅炉的也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8)在木地板上安装火炉时,一定要设置炉盘,有脚的火炉炉盘厚度不许小于12cm,无脚的火炉炉盘厚度不能小于18cm。
炉盘须伸出炉门前50cm,伸出炉后左右各1.5cm。
(9)各种金属与砖砌火炉,一定要完整良好,不许有裂缝,各种金属火炉与模板支柱、斜撑、拉杆等可燃物及易燃保温材料的距离不许小于1m,已做保护层的火炉距可燃物的距离不许小于70cm,各种砖砌火炉壁厚不许小于30cm。
在无烟囱的火炉上方不许有拉杆、斜撑等可燃物,必要时应架设铁板等非燃材料隔热,其隔热板须比炉顶外围的每一边都多出15cm以上。
@建筑界一哥 (10)炉火一定要由受过安全消防常识教育的专人看守,每人看管火炉的数量不能过多。
(11)各种火炉须依据需要设置高出炉身的火档。
各种火炉的炉身、烟囱及烟囱出口等部分与电源线及电气设备要保持50cm以上的距离。
(12)火炉看火人应严格执行检查值班制度及操作程序。
火炉着火后,不许离开工作岗位,值班时间不许睡觉或做无关的事情。
(13)工程的每层都要配备灭火器材。
(14)在移动各种加热火炉时,一定要先将火熄灭后方准移动。
掏出的炉灰一定要随时用水浇灭后倒在指定地点。
严禁用易燃、可燃液体点火。
填的煤不能过多,以不超出炉口上沿为宜,禁防热煤掉出引起可燃物起火。
不许在火炉上熬炼油料、烘烤易燃物品。
(15)用热电法施工,须加强检查和维修,防止触电及火灾。
四、冬季防中毒安全管理措施 (1)冬季取暖炉的防煤气中毒设施一定要齐全、有效,建立验收合格证制度,经验收合格发证后,才能使用。
(2)冬季施工现场加热采暖及宿舍取暖用火炉时,须注意经常通风换气。
(3)对亚硝酸钠须加强管理,严格发放制度,应按定量改革小包装并加上水泥、细砂、粉煤灰等,将其改变颜色,以防止误食中毒。
五、夏季防火防暑降温安全技术措施 (1)合理调整作息时间,应避开中午高温时间工作,严格控制工人加班加点,工地工作时间须适当缩短。
确保工人有充足的休息及睡眠时间。
(2)对容器内和高温条件下的作业场所,须采取措施,搞好通风及降温。
(3)对露天作业集中及固定场所,须搭设歇凉棚,避免热辐射,并须经常洒水降温。
高温、高处作业的工人,要经常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有作业禁忌症者须及时调离高温及高处作业岗位。
(4)应及时供应合乎卫生要求的茶水、清凉含盐饮料、绿豆汤等。
(5)应经常组织医护人员深入工地进行巡回医疗及预防工作。
重视年老体弱、患过中暑者及血压较高的工人身体情况的变化。
(6)应及时给职工发放防暑降温的急救药品及劳动保护用品。
传播建筑行业知识@建筑界一哥,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热爱,所以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