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7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称,自2020年3月20日起提高1464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此次提高后的出口退税率包括13%和9%两档,包括瓷制卫生器具等1084项产品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380项产品。
更需注意,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并非按点提高,而是直接采取跨档提高的办法,政策力度非常大,可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减轻成本负担,帮助企业更快恢复出口能力。
此次调整还涉及生产医疗防护物资的原材料,如将初级形状的聚乙烯醇(HS编码39053000或39053000.00)的出口退税率从原来的10%提高到13%,实现“征多少、退多少”“全额退税”,为聚乙烯醇的下游产业(如医用织物处置袋、医用胶片、医用手套和防护服等防疫物资)降低重要原材料的成本做出贡献,既有助于全球疫情防控大局,也为中国外贸企业长远发展开拓空间。
深圳宝安机场海关关员在深圳机场国际货站抽查出口防疫物资。
图 / 彭东聚乙烯醇性质优异、用途广泛聚乙烯醇简称PVA,也称PVOH,具有多元醇的典型化学性质,能进行酯化、醚化及缩醛化等反应;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绝缘性、成膜性、气体阻隔性、水溶性、黏结性、抗溶剂性、热稳定性等独特的性能。
PVA广泛应用于涂料、黏合剂、纺织浆料、纸张处理剂、化学纤维、乳化剂、分散剂、薄膜、医疗材料和建筑汽车改性材料,应用领域涉及纺织、食品、医药、建筑、木材加工、造纸、印刷、农业以及冶金等行业。
全球和我国聚乙烯醇产销情况全球聚乙烯醇产销情况1 全球产能利用率近7成2019年,全球总装置产能约190万吨,实际产量139万吨左右,产能利用率达73.2%,产能过剩较为严重。
2 全球产能相对集中目前,全球PVA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或地区,其中,亚太地区是主要生产地区,占世界总产能的85%以上。
目前全球PVA行业生产能力前4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日本、美国、朝鲜,其生产能力占全球的85%~90%;其中,中国产能占全球约64%,而近年全球PVA生产装置的增长也主要出现在中国大陆地区和西欧的德国。
3 全球工艺相对较高当前,PVA生产工艺主要有石油乙烯法、生物乙烯法、天然气乙炔法、电石乙炔法等;全球主要生产厂商主要采用工艺水平较高的石油乙烯法,合计产能达73.8万吨,占中国境外总产能约98%。
生产工艺的提升也带来高性能PVA产品及其下游产品的生产,如目前普遍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PVA光学膜主要由日本可乐丽和合成化学两家企业垄断,可乐丽约占全球产能的70%~80%。
4 全球产销率相对较低2018年,全球PVA需求总量约94万吨,产销率67.6%,供需失衡较严重;但随着PVA新用途的不断开发,PVA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供需失衡有望缓解。
5 全球消费结构日趋多元最初,PVA是用于维尼纶生产,但随着PVA技术与工艺的不断改进,更多不同性能的品种被开发出来,PVA消费结构逐步趋于分散,向功能性用途转变:聚合助剂(29%)、织物浆料(15%)、黏合剂(14%)、纸浆和涂层(9.6%)和其他(32.4%)。
其中,2016年全球PVB树脂需求量约42万吨,中国境外达31.6万吨;2020年全球PVB胶片需求量预计超73.4万吨,中国境外预计达47.7万吨;而液晶面板需求的激增也带动PVA光学薄膜需求的迅速增长。
我国聚乙烯醇产销情况1 产能利用率相对偏低1996年,我国PVA产量超过日本后就一直居世界首位,但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
2015年,我国PVA市场整体产能约135万吨,实际产量约70万吨,开工率仅51.9%。
随后,经过多年市场出清和行业洗牌,国内PVA产能小幅下降,开工率有所上升——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PVA总产能99.6万吨,实际产量78.4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PVA生产国,产能利用率达78.7%,过剩压力有所缓解。
2 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近年,我国PVA生产日益向市场占有率高、研发能力强、技术先进、产业链长、成本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不断集中,目前国内有12家主要的PVA生产企业,前6位依次为皖维高新、中国石化、内蒙双欣、山西三维、宁夏大地、湖南湘维,合计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达78%。
3 生产工艺水平相对较低2018年,国内主要采用工艺水平较低的电石乙炔法,占到总产能约62.2%,导致国内市场的主流产品是中等聚合度、高醇解度普通PVA产品,大约占市场总需求的80%,低醇解度、高黏度的特种PVA占20%,而缺乏性能更优、价值更高的“两高”(高聚合度、高醇解度)和“两低”(低聚合度、低醇解度)产品。
因为这两类产品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对PVA原料质量要求较高,我国以电石乙炔法制备的产品难以满足质量要求,竞争力相较国际巨头仍差距较大。
4 消费结构有待提升自2005年以来,国内PVA表观消费量增速在5%上下波动,2015年国内实际产量70.8万吨,消费量66.2万吨,产销比为93.5%;2018年,国内实际消费量约70万吨,产销比达93.8%,处于供略大于求的弱平衡状态。
预计2020年,我国聚乙烯醇总需求量约80万吨,产需仍处于弱平衡状态,市场竞争依然激烈。
需注意的是,我国PVA消费结构仍偏于低端,在聚合助剂(43%)、织物浆料(20%)、黏合剂(12%)、维纶纤维(11%)、纸浆和涂层(8%)等一般应用领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PVB、光学薄膜等高端领域占比(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国内高支高密高档纺织品的需求增长,电子、造纸、医药、精细化工行业的稳步发展,汽车、建筑用安全玻璃需求快速上升等,将推动国内PVA需求增量主要转向高品质产品及其下游新材料应用。
5 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改善近年,由于国内PVA需求持续增长,消费量和净出口量逐年提升,而供给端中小产能退出,使得国内普通PVA供需逐步平衡,价格逐步回升:2018年PVA均价10991元/吨,同比增长1200元,涨幅达12.3%;2019年一季度均价12203元/吨,同比再度增长1200元,2019年三季度继续升至12800元/吨。
受益于价格上涨,主要生产企业盈利也得到改善,如2017年皖维高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017万元,同比下降37.25%;2018年公司扣非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67.1%;2019年扣非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212.01%。
我国聚乙烯醇进出口情况分析出口情况分析2016—2019年,我国PVA出口数量、金额均实现正增长,出口价格也呈整体上升趋势。
我国PVA主要出口到印度、荷兰、巴基斯坦、德国、印度尼西亚、比利时、意大利、法国和美国等国家或地区。
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1~3月,我国PVA出口数量虽实现微幅正增长,但出口金额和价格都呈负增长;预计我国PVA出口会随着全球疫情扩散和国际物流受限等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
此外,随着近年国内企业不断提升生产工艺、开发新产品,我国PVA一般贸易出口占总出口比重总体提升,显示我国PVA出口方式结构不断优化。
进口情况分析2016—2019年,我国PVA进口数量整体正增长,但进口金额整体负增长,进口价格整体回落。
我国PVA进口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