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寺院接触的第一处建筑,叫山门。
做为佛教寺院的大门。
因寺院多建在山间而得名。
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
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也泛称山门。
一般有三个门,所以又称"三门"。
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这三座门常盖成殿堂式,或把中间的一座盖成殿堂,叫"山门殿"或"三门殿"。
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像。
面貌雄伟,作忿怒相,头戴宝冠,上半身裸体,手执金刚杵,两脚张开。
左像怒颜张口,以金刚杵作打击之势;右像忿颜闭口,平托金刚杵,怒目睁视。
他们睁眼鼓鼻,上身裸露,体魄健壮,手持武器,为大力士与大武士模样。
分立在山门两侧,威风凛凛。
据《大宝积经》记载,金刚力士本是保卫佛国的夜叉神,传说转轮王最小的两个儿子,一个叫青叶髻。
一个叫楼至德。
他们为了保卫兄长们成佛和保护佛法,便自觉自愿做了佛国的佛法神。
他们两个手拿武器,腹怀“窍中二气”,怒目而视,威武雄壮,尽职尽责,把守山门,保卫佛国与佛法永远不受侵害。
佛教传入中国,和中国文化进行了融合,金刚力士就演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