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东马路80年代,天津市区有四十多家甲、乙级餐馆,规模都不小,比较出名的有川鲁饭店、美膳酒楼、随园酒家、红旗饭庄、红桥饭店、佳乐饭馆、天津烤鸭店、狗不理包子铺、四海居、宴华楼、玉华台、会芳楼、燕春楼等等。
其中在东马路上有一家华夏酒楼,在当时各店中名列前茅,客观讲,天津现在没有这么好的酒楼。
1985年,南开区饮食服务公司决定在东马路建一家两千平米的大型甲级涉外餐馆,命名为华夏酒楼。
其实当时南开饮食公司主要是做早点,如何经营大型正餐馆,大家都感到茫无头绪。
但是南开饮食公司有一个能人,叫马金铸。
他从天大饭馆干起,把水上公园登瀛楼搞得风生水起,大幅增收,又发展壮大了南门饭庄,干一家火一家,他到哪哪家就火,华夏酒楼的担子自然落到了他的肩上。
华夏酒楼很快开业,门口大幅霓虹灯牌配之一条金龙,招徕食客。
这家酒楼为三层,有两个大厅、八个单间雅座,可同时接待五百名顾客。
一楼面向大众,经营普通菜品,接待一百元以下的结婚包桌业务;二楼经营中档酒席;三楼经营高档饭菜。
马金铸认为,华夏酒楼应该避开传统“做正帮”的老路,经营特色应是“海派”,集全国正餐八大菜系之精华于“华夏”。
他带领厨师走出津门,三上东北,五下江南,遍访名膳,真诚取经,创出了特色。
华夏酒楼掌灶的青年厨师,都是南开区餐饮行业的尖子,其中有一位年纪不大的特级厨师,叫王士发,是天津名厨赵克勤的徒弟。
他带着这些人大力挖掘传统名菜,大胆改革新菜品,像汆锤鸡片、糟蒸鸭肝、琵琶大虾等传统菜,蕃茄桔虾、菊花目鱼、清汤鲍鱼群蟹、荷包牡丹虾等创新菜,不断更新,让人眼花缭乱。
天津东马路王士发还开发过宫廷菜,有一道“皎月香鸡”,一轮皎月映在盘中,两棵杨柳分排左右,用鸡肉、香菇、火腿烹制而成的雄鸡造型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另外还有二龙戏珠、宫门献鱼、贵妃鸡、玛瑙凤腿等菜,都十分精到。
这家酒楼管理也很正规,服务员从走路、上菜、端菜到报菜名,都有严格规范。
当时华夏酒楼可谓设备一流、菜品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市领导接待外宾,与外商洽谈,很多时候都选在华夏酒楼。
华夏酒楼同时也面向大众,供应传统风味沙锅菜,有断档多年的沙锅大肠、沙锅白肉、沙锅什锦,增添了砂锅涮羊肉和砂锅涮四鲜——鱿鱼花,鱼片,鸡片、虾片。
不过比马路砂锅还是贵了不少,毕竟环境和卫生条件都好太多了。
华夏酒楼生意做得好,赚了钱,又在鞍山西道科贸街蛇形楼后面开了分号——华粤酒家,经营选料广博、菜肴鲜爽嫩滑、花式品种繁多的粤菜。
选用本地优质原材料,烹调全部采用广东主料和副料,掌勺厨师都经过广东中山市烹饪培训中心考核颁证后顶岗操作。
华粤酒家是乙级餐馆,但菜品服务和程序完全依照甲级餐馆标准和广东地方习惯,当时这家店的宁波蜇皮、葱油白鸡,体现了粤人嗜淡食,不求火候的特点,铁板黑椒牛柳、煎虾球、清蒸蒜茸大虾、铁板西汁海鲜、时菜扣肉、西宁软煎鸡、麒麟桂鱼,都是色泽清淡、嫩滑爽口。
挨着华夏酒楼的百惠饭店,是1986年建成的天津服务公司系统八大饭店之一,主楼八层,局部九层,跟友谊宾馆规模差不多。
1997年,华夏酒楼与百惠饭店重组资产,改造建成华夏宾馆,可惜没做起来,后来东马路改造,华夏酒楼也消失了。
(文:何玉新)天津东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