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营盘和谈家桥新营盘和谈家桥在历史地图上的位置新营盘俗语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谓“营盘”就是兵营、军营。
清朝中后期,在闸北今共和路设立营盘。
1900年,闸北商绅仿南市制度成立“闸北工程总局”,以营盘为局址,于是工程总局门前的马路被叫做“总局路”。
1914年,总局路改名为“共和路”后,原来的营盘所在地就被叫做“老营盘”。
后来,又在沉金港建立了新的营盘,就是所谓的“新营盘”。
新营盘一带新貌“柳营出号风生纛,莲幕提诗月上楼。
”据记载,汉朝将军周亚夫,治军严厉,驻军细柳,号“细柳营”,后来人们就把严整的兵营叫做“柳营”。
与“新营盘”相邻的沉金港上有一座桥,就被叫做“柳营桥”。
而后沿沉金港北岸筑的小路,就被叫做“柳营路”。
再后来,这条沉金港索性也被叫做“柳营港”或“柳营河”了。
约20世纪30年代初,“新营盘”的部分建设为公共体育场。
1937年爆发的“八·一三”淞沪抗战中,该地区成了战场,破坏严重。
1949年后的城市建设中,这里被改造为住宅区。
谈家桥谈家桥1987年旧影谈家桥原来是跨彭越浦的木桥,以边上有谈家宅和谈家观音堂而得名。
清末,在谈家桥北面的沉金港建立了“新营盘”,促进了谈家桥地区人口增长和市面繁荣。
20世纪20年代后,由于沪太路和一些市区与沪太路连接的道路陆续开通,这里地价又低廉,不少工厂在这一带建立,进一步促进了谈家桥地区人口的增长,使“谈家桥”之名由原来的桥梁名称演变成了区片地名。
现在,谈家桥地区的大致范围相当于彭越浦、中山北路、共和新路和沪太路相围的区域。
今日谈家桥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