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形态新办公室选址于广州美术学院的广东现代广告创意中心。
设计顺应了建筑内部特征,以原空间柱网框架作为载体,穿插进呼应建筑形态的三角几何体块,改变空间的结构与层次,形成渐进的空间秩序与张力。
设计: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彭征主案设计:谢泽坤软装设计:丁淇、陈泳夏、何真芳、黄文秀、高颖颖参与设计:夏声悦、谢紫山深化设计:朱国光项目后期:李永华、朱云锋、朱文烽、黄壕俊地址:中国 广州面积:1,426 平方米设计时间:2021年05月竣工时间:2021年11月室内照明:赫光照明设计(广州)主要材料:金属漆、肌理漆、岩板、瓷化膜Tags:设计,中国、黑白、三角几何体块、极简、城市景观引言共生形态新办公室选址于广州美术学院的广东现代广告创意中心。
由于三角形地块的关系,该建筑的两侧翼在最末端被伸展为凌厉的尖三角,而共生形态正好落在这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内,从平面图上看,就像一柄刚出锋的刻刀,锋芒毕现。
01 作为语言的几何体块整体而言,空间的设计顺应了建筑内部特征,以原空间柱网框架作为载体,穿插进呼应建筑形态的三角几何体块,改变空间的结构与层次,形成渐进的空间秩序与张力。
接待前厅作为一个灵活性很强的空间,承担展览、聚会、活动等多重功能,因此在日常情况下选择大量留白。
前厅的设计以一道斜向切口将空间分割成大小各异、一繁一简两个几何体块,对角线加强空间景深关系,放大视觉冲击力:三角体块隐匿于黑色之中,只在留下框景式白色矩形接待台;白色几何大而舒展,以逐渐开阔的方式暗示着行进的方向。
02 黑与白的对立切割从接待前厅沿着白色空间转向,进入开放式办公区。
白色三角体块延伸进来,以对角线的块面切割形成裸露的开口。
白色盒子的应用,在这里并非只是单一的空间形式,它在公共办公区通道的L形转角前方,形成白色茶水间。
在这里,一种关注精神性、注重流动感的设计语汇在此形成。
从茶水间往后延伸,一改前续空间的凛冽与克制,代之以蜿蜒流畅的白。
03 向内探索与向外延伸公共办公区占据着整个空间最为开敞的区域,以接待前厅为缓冲,位于空间动线的中段,既保证了工作状态的低干扰,也兼顾着对外沟通的灵活性。
动线分析图打破封闭式格局,强化设计工作过程中的沟通与协作,在自由开敞的环境之中激发不同的思维创意,向内部探索。
在这里,开放式办公,更多的是一种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大会议室位于公共办公区走廊的另一侧,与走廊相连的是可以自如切换透明度的电控调光玻璃,为会议室提供最佳的会议状态。
黑色中的大会议室,较之于白色或敞亮的空间,能让思考不受常规性的暗示与束缚,更为活跃。
在纯净的黑之中,头脑的风暴似乎总是来得更为强烈些。
04 接近日常创始人的办公室位于白色廊道的最末端,也即是最不规整的三角形尖端上。
如何有效利用三角形空间,并消解在身体感知过程中所带来的尖锐感,成为问题的关键。
在平面布局中,白色沙发以反常规的方式背靠横向延伸的办公桌一端,形成中岛组团结构,让空间秩序干净明确,也为入口留出充足的动线空间。
入口南窗这边是以书柜、长凳、置物架、水平窗为高低布局的室内小景;而邻近美院校园一侧的落地玻璃,则以更开放的方式将绿植、阳光引进室内,形成视觉延伸。
最后,以腰线分割的方式,将最末端的三角形空间细化为会议室,形成两进的格局。
如此,以灰色的推拉门为界,将日常的办公区域退守在相对规整的梯形空间之中,消解三角结构对空间感受力的干扰。
办公室外是接近三十米的狭长露台,一端连接着茶水区,另一端连接着创始人办公室,与内部的白色走廊相对应,形成完整的闭环。
在露台上铺以砾石,种上狼尾草,野趣横生。
露台一侧是广州美院安静的校园,玻璃幕墙那边则是车水马龙的都市盛景。
平面图PS:浏览大图请至官网~猜您喜欢:更多国内外设计公司办公空间——1、成就更好的自己 室内设计与工程公司BOHO Décor办公设计欣赏2、建筑与室内的奏鸣曲 壹舍设计上海办公设计欣赏3、猩红色工业风 俄罗斯Balcon Studio设计工作室设计欣赏4、视觉游戏 建筑设计事务所Gensler北卡州罗利市办公设计欣赏5、灵动敏捷 建筑设计Perkins&Will纽约办公设计欣赏时尚办公线下体验:上海徐家汇天钥桥路123号城开YOYO五楼,体验内容:联合办公、电话亭、品牌家具(来自:MAGIS、VS、HÅG by Flokk、Profim by Flokk等)、……延伸阅读:在时尚办公网,发现各行业更多时尚办公空间——联合办公、总部、科技、设计、软件、游戏、广告、影音、金融投资、地产、汽车、教育、政府/非营利机构、医药、化妆品、食品饮料、家具、传统制造、……供稿:共生形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