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记忆」武康大楼、西湖公寓……沪上这10栋周边型公寓你知道吗?

发布:2024-09-12 浏览:31

核心提示:上海的高层公寓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进入盛行时期。高层公寓的坐落位置,一般都选择在靠近商业区的地段。由于地块分割的缘故,很多街角、不规则的岔路口转角都会呈现各种形状,巧妙利用地形拔地而起的高层周边型公寓就应运而生了。武康大楼这栋老楼可能是上海出镜率最高的历史建筑之一,当然放在第一位介绍。武康大楼所处的位置,在6条马路组成的一个岔道口上,6条路分别是淮海路(因东西方向而故有2条)、余庆路、天平路、兴国路和武康路。这些著名的道路与许多名人,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大楼建于1924年,原名诺

上海的高层公寓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进入盛行时期。
高层公寓的坐落位置,一般都选择在靠近商业区的地段。
由于地块分割的缘故,很多街角、不规则的岔路口转角都会呈现各种形状,巧妙利用地形拔地而起的高层周边型公寓就应运而生了。
武康大楼这栋老楼可能是上海出镜率最高的历史建筑之一,当然放在第一位介绍。
武康大楼所处的位置,在6条马路组成的一个岔道口上,6条路分别是淮海路(因东西方向而故有2条)、余庆路、天平路、兴国路和武康路。
这些著名的道路与许多名人,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大楼建于1924年,原名诺曼底公寓,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的设计作品。
他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将建筑的平面设计成三角形。
底层由于人行道不宽,建成法国风格的外廊式样,骑楼形成连续的券廊。
整个建筑是法国文艺复兴风格。
为解决采光和通风,在北面开2个口子。
居室绝大多数朝南。
户形的结构较灵活,有1~4户室,居室63套,佣人住房30多间。
电梯3部,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
其一、二层像个巨大的基座,三层、顶层有环通的走廊。
第三层采用三角古典山花窗楣。
四至五层,纵向有几组外挑式的阳台。
立面三段之间有连续长通阳台形成三条腰线,中段最髙,为水泥仿石墙面。
武康大楼落成后不久的影像。
I.S.S. 为 International Savings Society的缩写,也就是万国储蓄会1953年,诺曼底公寓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武康大楼。
20世纪30年代,武康大楼的影像雪后的武康大楼俯拍,犹如一艘破冰前行的巨舰武康大楼标准层平面图西湖公寓公寓1928年建成,原名华盛顿公寓(Washington Apartments)。
位于衡山路高安路口西南角。
建筑平面根据锐角形地形,沿街作V形布置。
由于两面临街,底层作店铺。
标准层由三个单元拼接而成,每个单元,设主楼梯和辅楼梯,平时供主人和佣人交通线路分开用,突发事件时供疏散用。
除了楼梯外还设电梯一部,是上海公寓建筑中较早使用电梯的公寓。
初建时,公寓为9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为8825平方米,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公寓。
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上海大观》中西湖公寓的影像1937年8月,贝当路(Avenue Petain现衡山路)高恩路(Route Cohen现高安路)路口华盛顿公寓。
一楼街角门面大生杂货店(现为第二食品商店)。
1982年房屋大修时加建二层。
该公寓摒弃当时在上海十分流行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风格,较早地接受西方现代建筑的理念,十分简洁。
外墙为黄色水泥拉毛,当时在出入口门框及上方的窗肚墙上特意作装饰艺术风格的处理,图案用白水泥制作,图形抽象。
西湖公寓主立面西湖公寓内面西湖公寓入口门头及装饰西湖公寓标准层平面图永业大楼永业大楼,原名杨氏公寓(Young Apartments)位于淮海中路雁荡路西北隅,1933年竣工。
大楼为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占地面积3266平方米,建筑面积10391平方米,由马海洋行设计,余洪记营造厂承建。
建筑平面沿雁荡路为L形。
底层设有19个商铺位和4个公寓出入口,另有一个汽车出入库。
其标准层由4个大单元组成,各有专用电梯及垃圾道。
户型以2室户和3室户为主。
转角处为4室户,还有少量1室户,大多户型为套间式,边角空间利用作壁橱。
沿雁荡路的公寓朝向为东偏南约10度,故朝向较差,由于有些单元前后分户布置,因此部分居室通风很差。
沿外墙大多设凸窗悬楼,有的还设有凸阳台,而层转角处原有弧形凹阳台。
屋面圆形日光室上覆盖攒尖顶,类似北京天坛,中西合璧,很是别致。
整栋建筑立面效果层次丰富,颇有韵律。
公寓的围院内还有司机宿舍以及大楼管理处,也就是当时的“物业办公室”。
20世纪80年代拍摄的永业大楼永业大楼近照永业大楼楼梯特写永业大楼标准平面图培文公寓与永业大楼隔雁荡路相望的另一栋历史建筑,也是现今市民们熟知的上海市妇女用品商店。
又称培文公寓,旧名皮恩公寓(Beam Apartments、Immeuble Le Bearn)。
门牌为淮海中路449~479号。
外观呈艺术装饰风格。
公寓由2幢建筑组成,主体是一幢沿街建造的长体型公寓大楼,其南为一排3单元的组合体,称“小培文公寓“。
公寓建于1930年,是当时有名的公寓建筑。
公寓主体建筑是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间楼高9层,下设主门,上有旗杆。
清水红砖外墙间以水泥墙面粉刷,竖线条红白分明,混凝土屋檐和门檐突出在外,横线条粗犷清晰。
整个建筑显得体量宏大。
底层设商店,二层主要为2室户,三层以上为标准层,有3室、4室和5室户等,每套房间均有壁橱或箱子间。
厨房内备有烫衣板、小柜和集中供冷的固定冰箱。
有别于其他公寓的是,其楼内装有垃圾管道,用圆铁管制成,孔口面积为0.80×1.20米,出灰口设在院子内侧,倾倒垃圾十分方便,利于清洁卫生。
小培文公寓标准层由3室户单元组成。
公寓原高4层,现已加建为5层。
1935年 白尔部路( Paul Beau Rue重庆中路)霞飞路(淮海中路)路口南望,培文公寓北立面十分清晰1936年霞飞路(淮海中路)西望。
培文公寓及永业大楼的影像非常清晰培文公寓近影培文公寓标准层平面图1949年上海解放后,市政府为方便妇女购物,于1956年改培文公寓为上海市妇女用品商店,当年2月6日开业,是国内创建最早的女士用品专业特色商店。
今天,妇女用品商店坐落于高雅的淮海路商业街中段,东依南北高架,西靠雁荡路休闲街,依旧是沪上极具特色的购物场所。
瑞金大楼原名爱司公寓(Estrella Apartments,Estrella为西班牙语“星”之意,多用于女性名),位于瑞金一路150号淮海中路口。
1926年4月设计,1927年建造。
占地面积0.7亩,建筑面积2941平方米。
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处路口转角,属上海早期建造的周边型公寓,邬达克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
带有法国文艺复兴风格。
立面间隔布置强调竖向构图的凸形窗,窗设竹节状细圆柱。
上部双重檐口间饰半圆券的三联窗以水平线条相连。
邬达克在凸窗之间设计了轻巧的挑阳台,虚实对比的手法使得立面更为活跃,上部腰线挑出,成为栅栏阳台,别具一格。
落成后不久的爱司公寓影像20世纪80年代的瑞金大楼瑞金大楼近影瑞华公寓常熟路209弄1—4号, 原名赛华公寓( Savoy Apartments), 建于1928年。
由法商营造公司(Minutti and Co.)设计。
这幢九层高的建筑,造型简洁,风格突出,占地4233平方米,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
1935年拍摄的善钟路南望。
图中瑞华公寓非常醒目瑞华公寓近照瑞华公寓外立面细节瑞华公寓楼梯细节瑞华公寓底层平面图南昌大楼在南昌路、茂名南路的交叉口东北角,即南昌路294—316号(茂名南路151—153号),有座造型别致的大楼,原名阿斯特屈来特公寓(Astrid Apartments ),如今的名称是南昌大楼。
20世纪40年代的茂名南路南昌路口北望,画面右侧可见南昌大楼西立面南昌大楼于1933年投资兴建,由俄籍设计师列文(W. Livin-Goldstaedt)设计。
建筑8层,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196平方米。
为平面楔形,楔端立面是建筑构图的中心。
南昌大楼也是装饰艺术建筑风格(ART-DECO)较为典型的代表。
20世纪70年代,站在锦江饭店楼顶南望,可以清晰地看到南昌大楼的背面(北立面)南昌大楼近照南昌大楼茂名南路151—153号入口以及门头上方的ART-DECO装饰南昌大楼标准层平面图淮海大楼淮海中路常熟路东北转角有一栋体量庞大的建筑,这就是淮海大楼,旧称恩派亚大楼(Empire Maison)。
占地面积643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
由浙江兴业银行投资,凯泰建筑事务所黄元吉设计,夏仁记营造厂承建,1934年落成。
大楼底层为商铺,住户的出入门厅设在沿街。
主入口设在中部转角处,门厅通道为锯齿形。
20世纪40年代,淮海中路常熟路口东望,淮海大楼西南立面非常清晰公寓住宅平面以一室户和两室户为主,在中部和东边尽端有三室户,居室入口大多凹进,显得比较隐蔽。
除一室户外,均设有凹阳台和落地长窗,部分浴厨设小天井采光和通风。
由外廊连通三个单元。
原设计,中部单位为6层,两边为4层,仅在中部单元设两部电梯,四层单元部分由楼梯上下。
整栋建筑也是较为典型的装饰艺术建筑风格,在转角立面的视觉中心和两侧中央部分采用冲出屋面的竖线条,使得原本不算高的建筑突显挺拔屹立气势。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大楼中曾开设了当时沪上高级的购物场所——美美百货(Maison Mode)。
淮海大楼美美百货外景淮海大楼近照淮海大楼标准层平面图淮海大楼内部楼梯细节淮海大楼连廊内景德义大楼德义大楼由程贻泽(Denis Chen)投资建造。
1927年,程贻泽建立优游体育会,并决定出资设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台尼斯杯”足球赛,邀请中国各地的侨民,驻军以及香港、马来西亚等地的球队参加比赛,预计将有十余只球队,三百余人参赛。
为解决有关人员的住宿问题,他决定在卡德路、静安寺路路口兴建大楼。
大楼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为Denis Apartments,其中文译名德义大楼也有“德高义重”之意。
大楼由英商康益洋行(Cumine &Milne)设计。
1931年后,由于程家破产,大楼被卖给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对大楼内部结构进行了调整,并作为职工住宅宿舍使用。
德义大楼20世纪30年代于80年代的比较图20世纪40年代后期,南京西路东望。
德义大楼非常醒目德义大楼近照德义大楼背面及立面细节德义大楼楼道细节德义大楼标准层平面图浦西公寓浦西公寓是在苏州河以北的虹口地区较有代表性的一栋公寓,位于蟠龙街26号,另有门牌为乍浦路199—215号以及塘沽路411—429号。
该公寓建于1931年,旧称披亚司公寓(Pearce Apartments )。
19世纪末,位于虹口地区的乍浦路已经较为繁荣。
街景热闹,人流众多,由以日本侨民占多。20世纪初出版的《上海指南》说此处“华洋人皆喜卜居,故人烟稠密。”于是有房地产商看准这块风水宝地,选择在儿童花园(现今昆山公园)北侧建造公寓,地段闹中取静,又可借景获得优美环境。解放后改称浦西公寓,因其坐落在浦江以西而得名。
浦西公寓近照浦西公寓标准层平面图浦西公寓蟠龙街入口浦西公寓楼道细节后记上述十栋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周边型公寓。
现存的老公寓中此类建筑还有多处。
例如:1926年建造的复兴中路455号花园公寓(旧称派克公寓)、1927年建造的南京西路801号吴江大楼(旧称同孚大楼)、1931年建造的重庆南路185号重庆公寓(旧称吕班公寓)、1933年建造的江西中路170号福州大楼(汉密尔登公寓)等等都可归属此类。
位于复兴中路乌鲁木齐中路东北转角处的麦琪公寓(乌鲁木齐中路旧称麦琪路 Route Alfread Magy,因此得名)在1937年建成时因其在仅仅只有220平方米的地皮竟然建造起10层的公寓楼,惊艳了上海滩资料: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官方微信@方志上海(建筑平面图均出自薛顺生、娄承浩著《老上海经典公寓》)编辑:刘丹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上海市中心月租 1500 元蓝领公寓:繁华中的别样生活画卷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