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近年来,昆明市工业质效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园区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创新引领更加凸显,工业发展形成了提速扩能、量质并举的良好局面。
一项又一项成果,一个又一个接连攀高的数字,充分反映了昆明市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定力和执着,也反映了全市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心。
当下,“昆明新动能”正在各大园区(企业)长出了新枝丫,开出了创新花。
从5月起,都市时报陆续推出“昆明新动能”新闻专题,我们深入各大产业园,以及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工业企业采访,深入观察昆明工业提质上档的新趋势。
...自2023年选择落户昆明之后,华彩光能科技(云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彩光能”)副总经理陶安勇把昆明当成了第二个故乡,到昆明一年多的时间里,除了每周到云南大学与张文华教授进行工作上的交流沟通外,他的工作重心就是在位于昆明市经开区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推进该公司位于园区的中试车间建设。
陶安勇所说的张文华教授,是云南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太阳能材料专委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张文华教授的团队,是国际上最早从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的团队之一,近年来聚焦在钙钛矿电池的稳定性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
华彩光能科技(云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彩光能”)就是以云南大学张文华教授技术团队为核心、投资建设的钙钛矿电池项目。
该项目于2023年正式入驻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第一年以20MW中试线开展研发验证,第二年达到2条20MW中试线。
2条中试产线成功后,将募集资金进行大生产投资(1GW 以上产线),按现在市场行情预估设备投资5亿元/GW。
发展背景:高校科研团队加持2024年4月12日,记者在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采访时,华彩光能副总经理陶安勇就企业落户昆明的原因以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相关情况为记者作了介绍。
华彩光能科技(云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安勇“钙钛矿的太阳能电池是利用钙钛矿的有机金属卤化物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是一个具有新科技的新产品,被称为第三代的太阳能电池。
和现在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相比,它有很多优点。
第一是光的特性比较优秀,第二是成本很低,第三是可以做成柔性的产品,就是可以折叠的产品,像手机的折叠屏一样。
”面对记者的好奇,陶安勇从原理、运用及产品前景给记者做了简单的介绍。
云南是全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根据气象部门资料分析,云南省全年光照充沛,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太阳年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为130-180千卡,仅次于西藏、青海、内蒙古,居全国第4位。
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使得太阳能电池科学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社会推动力,发展清洁能源是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的根本之道,而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是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途径。
太阳能电池基于光伏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被人们所利用,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效太阳能电池是实现太阳能资源利用的技术基础。
据了解,张文华教授研究团队以探索新型材料设计为出发点,研究纳米功能材料在新型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通过长期研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高效、低成本、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且其热稳定性能满足器件长时间工作的要求,应用前景十分乐观。
华彩光能于2023年落户昆明,公司的股东之一为孚尧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这是一家致力于清洁能源分布式电站开发、优化、运营、维护的科技型企业。
孚尧能源深耕光伏产业多年,其中Topcon光伏电池技术是该公司在太阳能光伏行业中排名朝前的“致胜法宝”。
第二个股东叫七彩化学,是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是一家以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的企业。
“云南大学的张文华教授在钙钛矿这个领域深耕了很多年,有很深的积累,他也是国内第一个发表钙钛矿学术论文的科学家。
从2023年开始,我们来到昆明开始跟张文华教授合作,并在各个县区选择落户点。
”陶安勇介绍,经过各方考察,最终选择了经开区的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园区。
目前公司中试车间的相关设备都已经订购,业务方面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落户昆明:天时地利人和“安家”在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陶安勇认为是“天时地利人和”。
“我们的产品对场地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第一它只能在一楼,因为它是一个半导体,怕震动。
就算是二楼,厂房也会有轻微震动,会对产品有不利影响,所以选厂址时我们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在一楼。
第二个是场地要达到2000平米左右。
”陶安勇说,选择厂址时,他们前往了昆明下属的各个县市区考察,最终选择了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
从硬件、形象,到对企业的服务,陶安勇用了“非常出色”来评价沪滇临港科技城的服务。
“园区成立几个微信群做一些管理工作,从领导的管理群到实际工作的对接群面面俱到。
管理方面主要是政策的介绍、政策上的扶持,以及关系上的协调;园区的运营团队,对我们的整个厂房,包括水电气怎么用,电水气供给等方面给了很大的帮助。
甚至厂房的设计规划,都给予了一些支持和帮助。
他们的服务是全方位的,这也是我们落户在这边的一个原因。
”陶安勇回忆说,因为钙钛矿电池生产工艺的特殊性,要求生产车间必须是无尘的净化间,它要求湿度保持在22°以下,洁净度达到千级。
所以无尘间的耗电量巨大,预计达到500千瓦。
园区初始的配备用电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得知企业面临的困难,园区与包括从供电局到的运营团队,积极想办法,很快解决了企业在用电方面的难题。
“现在园区的宣传也做得很好,他们印制了一些小册子,上面有二维码,只要扫一下,就可以看到各种政策解读、各种手续如何办理,工作做得很细。
”陶安勇说,这是“天时”。
“地利,则是昆明的区位优势。
”陶安勇非常看好昆明,”昆明作为面向东南亚的一个桥头堡,区域优势是非常明显。
随着南亚东南亚的贸易量在逐年上升,昆明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枢纽功能会慢慢的体现出来。
从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建立、到中老铁路的开通,对光伏行业进军南亚东南亚市场给予了便利的条件。
”说到“人和”,陶安勇毫不掩饰对昆明的喜爱。
“我来昆明一年多,非常喜欢昆明这个城市。
第一个是昆明的气候非常好,我觉得非常舒服,冬天也随处可见花花草草;第二我觉得昆明的人也不错,人很随和,很乐意帮忙。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去乡下的一些饭店,它没有菜单,但饭店从来不会乱收费,一个菜就十几块钱二十几块钱,不用担心会出现宰客的情况。
我觉得这里的人很质朴,这也是我非常喜欢昆明的一个原因。
”“除此之外,华彩光能选择到昆明建厂时,项目受到了各个部门的重视,从省科技厅到省工信厅,到昆明市的招商部门、县区投促局,都积极与企业进行了沟通,在企业刚刚入驻时,也给予了非常多的支持和帮助。
”陶安勇说,无论从政府的政策扶持,还是到园区服务的无微不至,让他对华彩光能在昆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应用场景:没有太阳依旧可以发电钙钛矿太阳能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密切的关系?“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第三代的太阳能电池的产品。
今后最大的应用是在建筑幕墙上,给建筑物提供一个绿色能源,我们叫BIPV(即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
”陶安勇认为,钙钛矿电池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陶安勇介绍,钙钛矿具有弱光性。
所谓弱光性就是指没有太阳、阴天的时候它也能发电。
“用来做幕墙的时候,可以做成透明的,也可以做成彩色的,这个彩色是它本身的材料自带的,而不是在玻璃外层刷油漆。
钙钛矿材料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颜色,可以满足设计师对外墙的设计要求。
而且它的转化率相当高,现在的晶硅太阳能一定要有太阳照射它才能发电,晶硅对光的转化率为26.8,而目前钙钛矿单级的产品理论值可以到33点多,如果是双底层可以到45%的转化率,所以它对光能的转化率比现在的晶硅要优秀得多。
因此,把钙钛矿太阳能板装在建筑物的背面,阴天或没有阳光的时候一样可以发电,所以将来在建筑物上的应用会非常广泛。
”“钙钛矿的透明化、柔性化、轻质化、弱光性发电性能好的特性,也可以预见其下游应用场景非常丰富。
以柔性化为例,就是可以做在柔性的基底材料上,比如说可以用在汽车上,可以用在新能源汽车上为汽车发电,作为汽车的储备电源;可以做在手机上,就不用担心手机没电;做在手表上,就不再需要充电器。
”陶安勇也承认,目前钙钛矿也有使用寿命、大面积制备时转化率会降低、缺陷,现在还不具备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需要科学家在研发的过程中去克服、去创新。
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要留住人才,陶安勇认为,不仅需要高薪,也需要给予员工工作的激情。
“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除了支持科学家走出去与更多行业翘楚交流学习,也要把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引进来,让他们留在企业、留在昆明。
我们虽然落户在昆明,但给出的薪资待遇不比江浙、上海、深圳这些地区的少,我们的薪资待遇完全有竞争力;我们也在打造自己的文化氛围,鼓励员工去创新、去挑战。
我们希望员工是以一个充满信心去迎接挑战的状态来工作。
”陶安勇接受完采访,便着急赶往园区管委会开会。
走在园区,已经建好的42栋厂房错落有序于花园式的园区,工作人员介绍,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将持续提供高水平服务。
在政策落地方面,积极推动省市级税收增量部分返还园区政策实施细则的落地,积极推动园区产业发展基金的设立;在搭建高质量发展平台上,通过成立“沪滇产业联动商会”,实现沪滇两地资源共享、要素共享、联动发展,初步形成沪滇企业常态化联动发展的格局;在探索建立园区ESG绿色运营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将依托上海临港践行ESG理念积累的经验,结合云南实际,聚焦低碳化发展和碳排放管理,全面促进园区和入驻企业共同做好ESG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