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德林内,只要沈醉想探听个啥消息,基本上都能手到擒来。
毕竟沈醉属于天才特务范畴,特务专家级别的人物。
比如忽悠覃道善,三言两语就探听出他被俘后,竟然被判过死刑。
一下子搞得沈醉直呼不科学,不是说了不审、不判、不杀,只进行改造吗?可若直接追问,又怕覃道善不说,毕竟这不是啥光彩事。
于是沈醉就装纯洁表示:啥啊,凡进功德林的哪个不够死刑犯级别,瞎掰吧!果然覃道善中招,稀里哗啦说出一切,原来他在突围时使用的毒气弹,淮海战败被俘后,曾被解放军战士们堵在车站。
最终是黄维和杨伯涛出面,让那些被毒气弹伤害过的战士看了看,这才有惊无险的把这战犯带走。
如此恶劣行为,岂能轻易放过?故而被判了死刑。
电视剧《特赦1959》中,转运黄维时就借鉴了这段史料,只不过由于覃道善名气太小,故而黄维就扛下了一切。
当然还有李仙洲,沈醉拿出了锲而不舍精神,祭出十八般武艺,花费了一年多时间,才探听出来他兵败莱芜的经过。
不过在功德林内有一人,却让沈醉吃瘪了,无论用啥办法,使啥手段,都无法探听出此人底细。
最后,搞得沈醉在《战犯改造所见闻》中,承认自己失败了,原文是这么说的:他最不爱谈他被俘经过,我好几次问他时,他总是把头一摇,两手一摆说:“不谈这些,当军人打败仗成了俘虏,连先人的脸都丢尽了……”那么此人是谁?正是国军中将军长王泽浚。
他之所以强调先人,盖因他老爸是四川八大军阀之一的王缵绪,跟刘湘、杨森是同学。
出任过第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蒋介石迁都重庆后,还当上了重庆卫戍总司令……王泽浚有这样一位老爸,自然他战败被俘进功德林改造,就有辱先人了。
不过笔者却认为:他这个理由能给60分,为何要如此说?只因他不肯向沈醉交底的真实原因是,这位国军的中将军长老兄,堪称是以一己之力,就促成了国共的淮海决战——换句话说就是,在功德林里学习的杜聿明、黄维、杨伯涛、覃道善等等人,还有被击毙的黄百韬、邱清泉等皆因这位老兄而起……若想搞明白这是咋回事,就必须要从黄百韬被围碾庄说起了!在黄百韬死前曾大呼,我有三不解,第一不解就是: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候第四十四军两天?潜台词是,若不是因等了第四十四军两天,粟裕就围困不了我的第七兵团,我黄百韬也早就逃了,自然淮海战役也打不起来——所谓都是第四十四军惹得祸!而这位王泽浚就是第四十四军军长!那么王泽浚为啥迟迟赶不到?王泽浚虽不肯对沈醉说,但沈醉却无意间给得知了。
有一次王泽浚和陈士章两人,互相拆台埋汰时,王泽浚表示:你陈士章充什么大头蒜?淮海战役打到最后,你号称穿着将军服,带着勋章,准备要“成仁”时,是一位冲进来的解放军战士夺了你的枪。
潜台词就是,你若真想成仁,能轮得到解放军战士冲进去夺你抢?用脚趾头一想都不可能。
所以你啊,就是“表演型人格”,糊弄别人去可以,但我王泽浚可是知情人,少给我嘚瑟!一下子,气得陈士章“呸”了一声,然后站起身就溜走了。
搞得当时在场的沈醉这个乐。
但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陈士章岂能善罢甘休?于是后来陈士章就把王泽浚为啥赶了两天路,害惨黄百韬的原因,告诉了沈醉!原来,这位第四十四军军长,因拖带了大批行政人员和家属、地主、学生等达10万之众……不但来晚了,还在撤退时,把运河铁桥给堵了个乱七八糟——这一段,便出现在电视剧《大决战》里,黄百韬亲自蹦上运河铁桥,都当“交警”去了,却还是无法疏通。
于是黄百韬一看这混乱的样子,又慌忙下令各军自为一纵队,一面行进一面整顿收容,到达碾庄墟的时候,莫不叫苦连天……黄百韬的第七兵团都这德行了,还怎么麻溜“提桶跑路”?已经不可能了。
于是在碾庄就地展开防御,就这样黄百韬被围碾庄了,这一下子就等于宣告着,淮海战役正式开战啦。
(出自《战犯改造所见闻》)而为了救黄百韬呢,黄维便率领第12兵团杀来,也褶子了,被围困在了双堆集。
杜聿明眼见不好,撒腿就逃跑,却被蒋介石空投手谕逼回,又被围困在陈官庄——如此连锁反应下,小淮海就打成大淮海,而追查源头,竟然是王泽浚这哥们和他那第四十四军……所以夸张些说就是,一个王泽浚就导致了淮海战役开打,最终黄百韬、邱清泉战死,杜聿明、黄维战败被俘,国军四位顶级战将尽没……为啥打死王泽浚也不肯对沈醉交底?反正不知别人,我若是王泽浚这哥们,我也不会说。
而沈醉呢,也自然能体会到王泽浚的难言之隐,所以哪怕沈醉自别人口中,知道了缘由,却一面表示:我啥不知道,王泽浚不说。
一面又偷偷在介绍陈士章的段落了,给抖落出来——人精啊,都是人精!那么杜聿明也好、黄维也罢,在功德林内难为过王泽浚吗?还真没有!毕竟杜聿明一贯厚道。
且后来也搞懂了,就算没有王泽浚,只要有他那位蒋校长在,也铁定了会输。
因此还对王泽浚多有照顾。
由于两人都是缝纫机组的,王泽浚每当弄坏针头时,都会“哦嗬”一声,搞得组长杜聿明机灵一下,蹦过去就看,然后该修了修,该替王泽浚分担火力了就分担。
因为会有其他显得——是貌似显得,很进步的战犯同学,把弄坏针头这事,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展开严肃的批评,杜聿明自然也要跟着挨批了,谁让他是缝纫机组的组长呢。
至于黄维,也没心情找王泽浚的麻烦,一则他自己就总挨批,二则黄维“不善于整人”,三则就是,永动机才是黄维的真爱,不肯分心。
陈士章则由于跟王泽浚是平级——被俘前两人都是军长,同属第七兵团,所以这两人喜欢互掐,可惜谁也没得到好。
陈士章最后一批才被特赦出去,王泽浚则在1974年,也就是最后一批特赦前的一年,病逝在功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