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大理白族的建筑及工艺品(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特色建筑)

发布:2024-09-12 浏览:47

核心提示:白族民居独具特色在大理各地旅游一个多月,无论到大理市、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巍山县、南涧县、漾濞县、永平县、云龙县等地,笔者放眼见到的白族居民建筑,基本都有以下几大特点。其一是外观的色彩上多呈白色。在白族的城乡,无论何处,看建筑的墙壁、照壁和外露的门窗门楣屋檐等,主基调色彩基本都是比较统一的以白色为主。其余有黑色、灰色相间。其二是壮观挺拔的大门楼。白族的民居,富贵人家几乎都建有带飞檐翘角的大门楼。这种门楼建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厦门楼,俗称“三滴水”门楼。这种门楼由三间牌楼形制,

白族民居独具特色在大理各地旅游一个多月,无论到大理市、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巍山县、南涧县、漾濞县、永平县、云龙县等地,笔者放眼见到的白族居民建筑,基本都有以下几大特点。
其一是外观的色彩上多呈白色。
在白族的城乡,无论何处,看建筑的墙壁、照壁和外露的门窗门楣屋檐等,主基调色彩基本都是比较统一的以白色为主。
其余有黑色、灰色相间。
其二是壮观挺拔的大门楼。
白族的民居,富贵人家几乎都建有带飞檐翘角的大门楼。
这种门楼建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厦门楼,俗称“三滴水”门楼。
这种门楼由三间牌楼形制,其门楼的顶部有两层翘起的翼角,檐下有木质斗拱装饰,端头的挑头多雕成龙、凤、兔、象、花卉等图案,斗碗雕成八宝莲花,外饰色彩油溪。
下层翼角斗拱较顶层斗拱略小。
斗拱以下是重重缕空的花枋和砌有大理石的八字墙。
门楣上有彩花图案配以名人诗句。
另一种是无厦门楼,一般用砖雕泥塑、镶砖手法修建装饰,门顶一面厦出水,比较简朴大方,多为普通民居采用。
其三是白族民居的建筑多为封闭式建筑,院落多按东西轴线布置房屋,大门一般开在东北角上,正房坐西朝东或坐北朝南。
与两边厢房和对面的照壁围成一个院落。
照壁内外墙壁为白色,上画各种式样的山水画。
照壁的题字,有的按姓氏寓意,如李姓题写“青莲遗风”、赵姓题写“琴鹤家风”、王姓题写“三槐及第”、杨姓题写“清白传家”。
有的按声望题写“世人书香”“科甲联芳”。
还有的按照壁方位题写“紫气东来”“彩云南现”“苍洱毓秀”等等。
其四是白族民居的围墙、房墙、风火墙、门窗装饰等特征比较突出。
围墙有一方墙、两方墙或三方墙等,主要起围护和装饰作用。
房墙石脚一般用麻岩石条或鹅卵石砌成。
风火墙又称马头墙,其形似马头,位于房屋二层前,分布在厦上的左右两侧,是两座装饰墙。
这种墙是白族独有的建筑。
白族民居的门窗也很讲究,尤其正房一般都用6扇花格子门。
上有许多雕花,内容为“渔樵耕读”“西厢故事”“珍禽异兽”等。
次间房门窗也多有雕花图案,梁柱上也注重雕刻,多雕塑龙、凤、象、麒麟等吉祥瑞像。
其五是白族民居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重院民居、两坊一耳等多种格局。
三坊一照壁即由三坊房屋和一坊照壁组成的院子。
四合五天井由四方带厦房屋组成,有四个院落,中间院落最大。
各坊房子都为三间两层楼房。
正房最高。
重院民居则以“三坊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做纵向或横向延伸,以二至三单元组成重院。
两坊一耳是由两坊带厦的房屋组成,与相对的照壁与围墙组成院落。
大理白族民居总体而言,一般都修得大气美观,比较富丽堂皇。
在技艺上尤其注重装饰,雕花、彩绘,再配以诗文等内容,使得其民居建筑颇具文化含量,这些艺术特色都是很值得外地人去借鉴和学习的。
而我观览过的大理喜洲镇严家大院,算是白族建筑的最经典之作。
那里面的白族建筑格局,看后真让人大开眼界。
大理石用途丰富多彩作为外地游人走进大理地区,笔者初次去就见到许多地域和各单位的一些大理石标志牌,如大理镇的“喜洲”标志石头 ,周城村的“周城”标志石头,祥云县政府前的“彩云呈祥”标志石头等等。
自古以来,那奇异美丽的大理石就是大理地区丰富的宝藏。
史载1500多年前,作为一种上等建筑石材,这种奇石就已得到开采,并被作为建造皇宫、庙宇、御花园的建筑材料而使用,如至今北京故宫和十三陵中,还有大量大理石可见。
大理石的身份也有三大类,一种是“汉白玉”,即通体为纯白色,可做多种建材和装饰用。
一种是“云灰石”,即白底章上起灰蓝色云水状或葡萄花纹状,可做建筑板料或制造各种工艺品。
一种是“彩花石”,其花纹如同彩墨山水画,是大理石中的上品。
可广泛用于装饰工艺品。
:图:大理喜洲镇严家大院内,一块百余年前镶嵌房中的大理石,花纹如同彩墨山水画,乃大理石中的上品。
在剑川沙溪镇,笔者在寺登街一工艺品商铺里,曾见到一位县大理石协会任副秘书长的收藏爱好者杨先生,他告诉我,用大理石车制的花瓶、酒杯、笔筒、砚台、茶叶缸、烟灰缸、装饰屏风、挂幅等工艺品精湛玲珑,很受游客欢迎。
前几日,有位广西的游客就买了他一幅天然大理石挂画。
我问他那挂画多少价?他说2000多元。
看来,这大理石还真值钱啊!杨先生说,他目前收藏的大理石有2000多块,而大理石的开采现在已被限制,其资源是有限的,他问我需要不?我告诉他,我现在住的旧房,等住有新房了,一定要来联系他买几块屏风和挂幅作装饰。
我觉得,这大理石工艺品,装饰在新房中,那是真上档次啊!剑川木雕名闻遐迩剑川的木雕,我也是在沙溪寺登街的商铺中大量见到。
而剑川县素称“木匠之乡”,其木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该县海门口遗址中出土过距今3000多年的木构文物,就有精湛卯榫技艺。
唐宋时期的剑川建筑,已有很成熟的木雕艺术风格。
剑川当地的木工艺人也很多,一般木匠都擅长雕刻各种山水、人物、花鸟以及龙凤麒麟、吉祥如意等图案。
剑川木雕选用的材料,一般都是优质缅甸红木、西南桦及彩花大理石等,其质料坚硬柔软,不变形,耐腐蚀,做工很精细,用料比较考究,造型也很美观。
剑川地方自产自销的商家也很多,在沙溪寺登街,笔者看到这些工艺商铺门面上,摆满了众多的品牌样式。
这些产品有豪华典雅的客厅家具类,有栩栩如生的九龙壁画、九狮壁画、花鸟壁画类,有各型座屏、挂屏、屏风类,有各种建筑的格扇门、窗、挂帘类,还有数以百计的各种民族旅游产品类。
图:沙溪镇店铺中的剑川木雕工艺产品。
剑川木雕工艺品不仅在本地到处可见,在大理古城及云南省各旅游点也多有商铺专卖。
在云南及全国举办的旅游产品大赛中,剑川木雕工艺品还曾多次获过奖。
产品也已远销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某年到大理旅游,曾亲购一套剑川木雕沙发,带回了英国皇宫享用。
1995年,剑川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带着儿子段四兴及多位工匠完成的《大理国张胜温画卷》,是收藏于云南民族博物馆中的一流艺术珍品。
“雕得金龙腾空舞,镂出金鸡报五更,刻成白鸟枝头唱,雕花引蜜蜂······”这首著名的白族民歌,也是对剑川木雕的生动传唱和写照。
白族扎染和刺绣别具一格在大理旅游,每处旅游点的商铺旅游品区域,几乎都可看到白族扎染的产品。
笔者到周城,更是在一条几里长的街道上,发觉许多的店铺,都是摆满了白族扎染和白族刺绣的产品。
这些白族扎染,采用数以百计的各种图案,通过扎染工艺的渲染和艺术加工,让其成了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化融合一体的工艺品。
而扎染布工艺都用手工针线缝扎,颜色则用植物染料反复冷染制而成。
这种手工制作的扎染色彩鲜艳,永不褪色,并克服了化学染料危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对皮肤还有一定消炎保健作用。
大理白族扎染的花型图案以规则的几何纹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题材多动物和植物形象,还有历代皇宫贵族的服饰图案,一般都呈现鲜明的生活气息或雍容华贵、平安吉祥之类的寓意。
白族的刺绣产品与扎染一样,工艺都是手工制作,图案也是很多。
特别是白族女性戴的头饰,用风花雪月四种形象样式装饰,表现苍山洱海之美丽女子的寓意,看上去极具独特的风格。
图:周城村扎染之家晒出的扎染布料。
在工艺的制作上,白族的扎染分为扎花和浸染两个环节。
扎花是手工缝制、缝扎结合的方式;浸染则用手工反复浸染,形成以花型为中心的多层次晕纹,达到凝重素雅古朴的效果。
白族的刺绣,则重在图案的手工针刺,其刻划细腻,变幻无穷。
与扎染的工艺有所区别。
大理白族的扎染和刺绣工艺品采用的材料,一般都是以纯棉布、丝绵绸、麻纱、灯芯绒、金丝绒以及传统的土布等为面料,开发的产品有服装、门帘、窗帘、民族包、帽子、手巾、围巾、枕巾、床单、桌布、壁挂、台布等上千品种。
产品已远销美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
值得一说的是,白族的扎染和刺绣主要分布在周城一带。
笔者在周城采访的时候,接到湖南家乡一位白族朋友刘教授打的电话,说想到大理来考察一下白族扎染和刺绣,他准备退休后回家乡创办白族扎染和刺绣生产厂家,在湖南白族地区专推白族扎染与刺绣产品。
我等了数日,因为疫情原因,刘教授的考察没有成行。
但我想,他若真有心创办白族刺绣厂家的话,到大理来取经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能和大理白族扎染及刺绣商家合作,其生产前景必定会大有可为!白族草帽、草编、金银首饰等畅销不衰火热的盛夏之时,笔者在大理旅游,看到当地不少人喜欢戴一顶白族编制的草帽。
其样式有多种,如“知音帽”、“英式礼帽”、“儿童帽”、“绣花帽”等等。
白族的草帽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品,相传在唐朝南诏时期,大理太和城附近就有一条草帽街。
编制草帽的原料,主要是麦杆。
编草帽者,一般都是家庭妇女,平时闲暇无事,无论在家在外,都可肘夹麦杆,手指不停编制草辫。
积累众多草辫后,再经漂白处理,即可缝制成各种款式的成品。
除了草帽外,还可用谷草、棕丝、麦杆等原料编制其它工艺品。
如草席、草垫、草扇、草帘、草制各种动物、植物、花卉及儿童玩具等等。
品种多达数百种。
造型也是五颜六色,多种多样。
草编制品上,绣以蝴蝶、茶花、苍山、洱海、三塔、多种禽兽等图案,看起来很别致美观。
此外,大理白族的金银等首饰工艺品也很多。
金银首饰生产的历史也很久远,清末时期,大理已形成金银首饰销售街,著名的商家有“天宝”“三元”“福美”“富宝”“恒丰”等店号。
如今,大理古城的金银首饰销售店也不少。
常见产品主要有金银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百家锁、玉簪、金钗等上百品种。
而大理的银匠也很多,大理、下关、凤仪、喜洲、鹤庆、巍山等地区都有不少专门生产的银器和银匠商人。
鹤庆县新华村的银器远销东南亚各地,有“一锤敲千年”之说。
上述的草帽、草编和金银首饰等工艺产品,在白族地区的市场都很受欢迎,海内外的游客到了大理,来购买这些工艺品的人也不少。
(原载2022年6月3日大理白族之家公众号)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可爱的中国”之白族:画在民居上的艺术 写在照壁上的家风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