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席梦,红楼飘着雪。
白茫茫的一片,竟叫人迷失了方向。
既意不在远处,只朦朦中寻着一枝梅。
寻了许久,很是累的,梅未曾见了,倒进了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大观园是美的,天空是些许暗的。
面前走来一位姑娘,大方典雅,举止端庄。
宝钗姑娘深谙世事,时不时规劝宝玉做官,她自是才情过人的,可她与宝玉所目及的远方相异,固是被绑在了一起,可也隔着好远了。
大观园是奢华的,花香都是浓浓的,艳艳的。
熙凤姑娘精明能干,将这片土地理得精,整得亮,姑娘为人处事圆滑周到,可白茫茫下也有几片黑土,黝黑黝黑的,又不着清晰。
大观园甚是热闹的。
庶出的探春姑娘精明聪慧,个性刚烈,可又空有一身本领,无施展来实现抱负之地。
于她而言,这繁华地是缤纷绚丽中露出点点的黑。
衔玉出生的宝玉公子在这富贵乡走叛逆之路,而途中他的灵魂无助而孤独。
公子的生活丰富而枯燥,正是黛玉的陪伴使所有变得单一而鲜丽。
大观园是热闹中的寂寥,有繁华后的孤单。
有一位女子笑靥如花,温柔如水,她应是那流浪人间的灵魂,有着不世俗的清高风骨。
黛玉这位女子想着是漂泊无依的客人,在这冰冷尘世欲汲取一份温暖。
可仙子终是被一顶花轿,一身霞帔消散肉体,灵魂似是走去了两个。
大观园中是墨黑里点着几笔艳。
晴雯这位女子心比天高,大观园这片土没有太多陡峭,坎坎坷坷也就视作平地。
她豪爽,刚烈,倔强,不甘而又沉静,属实是惊艳了我的。
但天总有些黑,模糊的,染了灰似的。
落雪千,残花渐落,我走了出去,雪好大,下着“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的感伤,下着一位女子的泪,飘着“弱水三千,只取一勺而饮”的爱情,飘着《芙蓉女儿诔》的诗意。
甚是美的。
伸手去接雪,触摸到青烟随风飘逝。
一纸红楼,千芳竞妍。
碎了梦,是闺阁佳人演绎人生百态。
热闹的繁华,只不过是封建制度的产物所上演的凄美与虚无。
繁华沉辱的世界落红悲歌,封建贵族兴衰悲剧。
的封建社会下,晴雯、司棋的生命被灭,宝钗被熏陶,为势力所从服,大观园里没有着新鲜空气。
骄奢淫逸,是“树倒猢狲散”结果。
但又在这一片腐烂与罪恶中,贾宝玉在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恋爱,林黛玉在支持鼓励,晴雯敢说,敢笑,敢怒,敢骂,绝不奉承。
这污浊里终还是存清流一股。
不染俗尘的仙子被世俗沦没。
但清晰可见,荒芜的废墟里飘着新的朦胧的光。
封建社会下,什么都是灰黑的,但并非什么都有错。
恋爱,婚姻,家族,社会都有所污染;青春,生命,美被灭。
但所幸是有叛逆者的,在必然衰败的走向下,是朦胧的希望。
“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
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
”于封建社会制度,又不能言倒是无繁华鼎盛的好。
一切是必然,一切又是过去。
《石头记》得真真的,实实的。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梦里,红楼落了好大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