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因色故有的审美内涵)

发布:2024-09-13 浏览:31

核心提示:前面讲了王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我们感受到美是人的精神体验。今天我们再来看马祖道一的这句话:“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你是否觉得这两句话是矛盾的呢?王维否定美的客观性,马祖道一则否定了另外一个极端,即不存在一种纯粹主观的美。如果没有外在的世界互相映照,“心”是无法自在的。马祖道一的话是中国禅宗对主客二分的消解,也是对“心”的本体的消解,因而有着极大的哲学贡献。禅宗美学的出现,使中国哲学实现“美”对实体性自我的超越。普通人的“心”“色”是二分的,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前面讲了王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我们感受到美是人的精神体验。
今天我们再来看马祖道一的这句话:“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你是否觉得这两句话是矛盾的呢?王维否定美的客观性,马祖道一则否定了另外一个极端,即不存在一种纯粹主观的美。
如果没有外在的世界互相映照,“心”是无法自在的。
马祖道一的话是中国禅宗对主客二分的消解,也是对“心”的本体的消解,因而有着极大的哲学贡献。
禅宗美学的出现,使中国哲学实现“美”对实体性自我的超越。
普通人的“心”“色”是二分的,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心”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要去擦拭,保持清静。
主客二分是认识论的基础,审美不是认识论,主客二分是不会有“美”。
人生之初,都有过一个天人合一的阶段。
随着岁月的增多,人有了自我的认识,也就有了主客分别。
二分之后人有主体意识去认识外在的世界,于是理性开始发展。
正因为认识占据了人类精神生活的主体,所以人也就没有了诗意。
要让人有一个审美的态度,就是要“物我和一”或者说“天人合一”。
审美需要这样一种心胸,这种心胸是对“我”的消解。
神秀的偈的基础是主客二分,犯的是一种分别戒。
慧能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强调心物不二,这是一种审美的心胸,是把“心”与“色”,或者“天”与“人”合二为一。
审美的过程,是消解自我,或者溶小我与天地之大我,我与宇宙天地激荡的过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前面都在外在的有形世界——“色”。
外在的“色”其实已经塑造一个“境”,用王国维先生的话说是“无我之境”。
在这样的“色”营造的场域下,后面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呼之而来。
前面三句虽是“见色”,但已经为“断肠人”这句“见心”做下铺垫,他们是一个互相映照的整体。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红楼解意‖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之我见。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