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这天除了吃元宵,看花灯,在东北和中原地区,还有一种特殊的习俗,那就是正月十五“躲灯”,即刚结完婚的小夫妻头一年不能在娘家过元宵节。
关于正月十五“躲灯”,民间有这样的俗语“闺女看了娘家的灯,娘家穷得钉打钉”,“正月十五不躲灯,先死老公公”,所以,刚过门的媳妇既不能见婆婆家的灯,也不能看见娘家的灯,按传统,新媳妇一般会去男方的舅舅家躲灯。
其实“躲灯”最初是满族人的风俗习惯,也就是忌看娘家灯,就是说当年娶的新媳妇不可在娘家住,可以在婆家住,后来演变成不能看娘家的灯,也不能看婆家的灯,要躲到亲戚家去住,后来这一习俗也流传到汉族。
现在,这个习俗演变为小夫妻从家里出来,到亲戚家或在外面住,这也是一种年轻人比较喜欢生活方式。
“躲灯”的习俗至今还在河南的大部分地区流传,但现在好多小夫妻都是躲娘家的灯而对婆家的灯不再忌讳了。
有的干脆会把这些老传统抛到一边,不再讲究这些了。
现在这些老传统老风俗正在逐渐消失,子女由于工作忙的原因和和父母在一起的机会越来越少,不管这些老风俗你传承了没有,但子女对长辈更需要的是一份孝顺、一份挂念、一份体贴和呵护,这才是我们已生最为重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