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仙祝寿图册 第一页清朝的宫廷画家陈枚,画艺相当出色,而将陈枚推荐入宫的则是另一位陈姓宫廷画家——陈善。
康熙末年,陈枚随亦为画家的兄长陈桐北上京师。
京师的名流公卿都十分欣赏陈桐的画艺,由此陈桐结识了在宫廷中供职的画家陈善。
陈桐见陈善『擅名于时』,就希望弟弟陈枚能够拜陈善为师,一来能提高画艺,二来可以藉此寻条进阶之路。
可见当时陈善在京师画坛,甚至宫廷中的地位与影响。
关于陈善这位画家,画史上有不多的记载,录之如下:群仙祝寿图册 第二页 蝙蝠陈善,大兴人。
山水多用焦墨,丘壑深邃可观。
供奉外养心殿。
(佚名《读画辑略》)……(唐)岱弟子陈善,大兴人。
山水多焦墨,丘壑亦深邃。
(胡敬《国朝院画录》卷上)陈善,大兴人,山水多焦墨,丘壑亦深邃。
(张庚《国朝画征续录》)陈善,工山水人物,宪庙时召入内廷,极邀御赏。
筠亭(陈桐)、殿抡(陈枚)昆季亦极推重之。
(易祖拭《书画纪略》)群仙祝寿图册 第三页从以上画史中所记,可以知道画家陈善为「大兴人」,为京畿之民,天子脚下京师南郊的人。
陈善以画山水闻名,曾经向山水画家唐岱请教过画艺,是唐岱的弟子。
并且画史上写明他是「宪庙」时进入宫廷供职的,工作地点是在「外养心殿」,即内务府造办处各作的所在地。
「宪庙」指的是雍正皇帝。
陈善有一次偶然见到陈枚的作品,大为惊讶,「谓相好中无此笔墨」,经打听方知是友人陈桐之弟陈枚的手笔,于是急忙赶到陈枚的寓所相访,「遂成莫逆」。
由于与陈善的关系,陈枚于雍正年间进入宫廷供职,成为了一名宫廷画家。
将画家陈枚推荐到宫廷中供职,应当是陈善重要的功劳之一。
 群仙祝寿图册 第四页陈善绘《群仙祝寿图》册按照画史的记载,画家陈善是唐岱的弟子,故而陈善也应当以水墨山水为胜,而且「山水多焦墨」。
现时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已经见不到陈善的画作了,而且胡敬的《国朝院画录》一书中也没有单独列出陈善的作品,只是在多位画家合作的册页画中,才能见到有画家陈善的名字。
笔者曾见到一套合画册页名为《群仙祝寿图》册,也曾是《石渠宝笈·初编》著录的作品。
这套册页近些年出现于拍卖市场中,看来是较早就已经从宫廷中散出去了。
此图册笔者曾经见过原作,印象颇深。
图为绢本设色画,色彩鲜艳,绢质细密,现尚存十二页。
群仙祝寿图册 第五页按照《石渠宝笈·初编》的记载,这套画原先共有八册,除去第四册为十页外,其余各册均为十二页,总共有九十四页。
目前此图册已然散佚且不复完整了,看到的只是从以上八册九十四页中重新聚拢出的十二页。
册页的封面为福寿图案织锦,签上文字为「群仙祝寿」,下署「臣陈枚恭进」款。
原先的作者分别为孙祜、戴正泰、丁观鹏、陈善、陈枚、戴洪、吴璋、张为邦。
群仙祝寿图册 第六页此册页在胡敬所撰之《国朝院画录》一书内的各个画家小传中均有提及。
如吴璋名下作:(吴璋)字汉田,娄县人,善花鸟。
与孙祜、戴正泰、丁观鹏、陈善、戴洪、张为邦合画《寿意图》八册。
张为邦名下作:孙祜、戴正泰、丁观鹏、陈善、陈枚、戴洪、吴璋、张为邦合画《寿意图》八册。
陈枚名下作:孙祜、戴正泰、丁观鹏、陈善、陈枚、戴洪、吴璋、张为邦合画《寿意图》八册,每册十二幅,第四册十幅,一、楼阁,签题「上苑长春」,款「臣孙祜恭画」;二、果树,签题「上林兴爽」,款「臣戴正泰恭画」;三、人物,签题「寿比神仙」,款「臣丁观鹏恭画」;四、山水,签题「寿山福海」,款「臣陈善恭画」;五、人物,签题「群仙献寿」,款「臣陈枚恭画」;六、翎毛花卉,签题「寿龄万年」,款「臣戴洪恭画」;七、花卉,签题「千日长春」,款「臣陈善恭画」;八、花卉蝙蝠,签题「洪福齐天」,款「臣张为邦恭画」。
群仙祝寿图册 第七页戴正泰、戴洪名下也都有相类似的记述。
显然这套册页是清代宫廷中的一件比较重要的作品。
根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的记载,参与此套册页创作的画家中,张为邦和丁观鹏于雍正四年(1726年)入宫供职,陈善于乾隆二年(1737年)被革退,陈枚约于乾隆五年(1740年)之前离开宫廷,所以画作完成的时间可以大致确定在这一时段里。
此时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已然在宫中供职有年,故此册页中已能察觉欧洲绘画风格的痕迹。
它代表了这一时期清朝宫廷绘画的典型面貌。
群仙祝寿图册 第八页从册页封面题签上文字为「群仙祝寿」四个字来看,它应当是第五册的封面。
再从《国朝院画录》一书中所显示其他各册的画题及内容判断,这组画册应当是为皇帝寿诞而画的,至于是为雍正皇帝还是为乾隆皇帝,还无法认定。
我比较倾向此图册是画于雍正皇帝在位期间的,极有可能的是为雍正皇帝五十岁生日时所画。
这组册页的作者孙祜、戴正泰、丁观鹏、陈善、陈枚、戴洪、吴璋、张为邦八人,都是雍正至乾隆初年宫廷中十分活跃的画家,其中孙祜、丁观鹏、陈枚、张为邦四位宫廷画师流传下来的作品较多,而戴正泰、陈善、戴洪、吴璋四人的作品则相当少见,这组不完整的作品或许可以弥补一些缺憾。
群仙祝寿图册 第九页陈善的履历画家陈善进入宫廷的时间没有确切的记述,雍正四年(1726年)有他作画的文字:五月十五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太监杜春传旨:着画菊花横披画一张,宽一丈零四寸、高四尺二寸二分,花卉着吴璋画,石头着陈善画。
钦此。
于七月二十一日画得。
画家陈善的生卒年,未见有记载,清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中只有他离开宫廷的信息:群仙祝寿图册 第十页(乾隆二年)正月二十九日……随查得咸安宫原住官房画画人陈善、陈敏革退,将伊二人所住官房给与程志道、吴桂二人居住。
……回明内大臣海望,准给。
记此。
即便陈善是从雍正元年进宫供职的,其在宫中也就十年出头一点的时间,不算很长。
陈善被「革退」的原因不详,原先的住房也改由其他宫廷画家程志道和吴桂二人居住,这位画家此后的下落也无从查考。
群仙祝寿图册 第十一页顺便再说几句题外话,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中提到有「官房」二字,曾经是画画人陈善、陈敏的居所,所以这里应当是宫中人员的住房。
由此笔者联想到,现今北京北海公园北门以西路北有几条胡同,名为「东官房胡同」、「西官房胡同」、「中官房胡同」,猜测或许就是当时清朝供奉宫廷的画家和工匠以及家属们等居住的「官房」。
他们进宫的路径应当是:从住所东行,由「地安门」(当时皇城的北门,俗称「后门」,现已拆除)进入皇城,再南行穿过景山和宫城之间的「北上门」(现已拆除)和「神武门」进入宫城,然后分别到各自的工作地点当差,整个路途并不很远。
群仙祝寿图册 第十二页原文作者:聂崇正(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