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环境健康标准专业委员会制定,国家标准委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制要求》(GB 37488-2019)已于2019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项标准部分代替了1996版GB 9663~9673-1996,GB 16153-1996系列标准,成为我国各类公共场所卫生指标限值的统一国家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与限值要求》是公共场所系列卫生标准的基础,也是进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开展公共场所疾控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卫生学评价的重要技术依据。
标准提出六个方面的卫生要求:• 物理因素• 室内空气质量• 生活饮用水• 游泳池水、沐浴用水•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公共用品用具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公共场所内的舒适度和卫生安全,与1996版系列标准相比,新标准卫生要求提升的指标有:•细菌总数细菌总数是表征室内空气微生物安全的主要指标。
新标准对有睡眠、休憩需求的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细菌总数的要求,由不应大于2500CFU/m³或30CFU/皿提升至1500CFU/m³或20CFU/皿。
其他公共场所由不应大于7000CFU/m³或75CFU/皿提升至4000CFU/m³或40CFU/皿。
•甲醛1996版标准对于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要求均为≤0.12mg/m³。
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对呼吸道黏膜产生严重刺激,轻者会出现头疼、咳痰、眼干、眼涩、咽喉肿痛等症状,重者可诱发支气管哮喘甚至导致肿瘤。
本标准提升了对甲醛的限值要求,所有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需满足≤0.10mg/m³,以保障人体健康。
与1996版系列标准相比,新标准卫生要求新增的指标有:•室内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苯、甲苯、二甲苯属于单环芳烃类物质,是常用的有机原料和溶剂,多存在于室内装饰材料中。
苯、甲苯、二甲苯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其蒸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发生白血病。
新标准对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作了规定,苯≤0.11mg/m³,甲苯≤0.20mg/m³,二甲苯≤0.20mg/m³。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TVOC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