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孩子有了更多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对此,家长们应该如何引导?针对这个问题,多位一线老师给出建议,教育小微带你一起来看↓↓↓约法三章,适当自主家庭会议,明确利弊。
郑重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和孩子一起讨论商量,罗列电子产品使用的利弊,并达成共识。
约法三章,遵守契约。
和孩子讨论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内容,注意要先跟孩子明确,作为监护人的家长有督促检查的权利和义务,避免遇到问题时孩子排斥。
适当自主,灵活实行。
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期间,家长给予自主空间。
当孩子临时有查找资料的需要,未在规定使用期间,可与家长商量后使用电子产品。
(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周丽娜)电子产品使用的三“限”限时间。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来规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比如学龄前的孩子不允许使用电子产品,小学的孩子每天使用累计不超过30分钟。
限空间。
树立规则意识,要求在家庭的卧室、餐厅等地点不能玩电子产品,在户外的马路上不允许看手机。
限情境。
要求孩子在写作业、吃饭等时间不接触无关的电子产品,帮助孩子养成专注的好习惯。
(河北省盐山县千童镇马园子中心小学王娜娜)用好“三种管理”认知管理。
可通过绘本、故事等形式,让孩子认识到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危害,并让其知道适时、适度、适宜的重要性。
环境管理。
家长不要忽视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一是尽量减少家里的电子产品数量;二是不当着孩子的面玩电子产品;三是不把电子产品作为“交易筹码”和“奖励”。
兴趣管理。
给孩子使用的电子产品及其内容必须经过筛选,有实用价值,以益智为主。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江源)三“不”三“会”不妖魔,会利用。
家长要理性看待电子设备的利与弊。
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可以辅助孩子学习,适当的娱乐放松对成长也有积极作用,关键是正确利用。
不沉迷,会自控。
电子设备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大,家长应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进行干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自我管控的能力。
不说教,会陪伴。
家长要用更高质量的亲子陪伴,给孩子那些电子设备不能给的快乐。
比如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玩耍,留下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浙江省温州外国语学校胡继东)劳逸结合,有效监督合理安排。
假期开始,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拟写一份假期计划,约定读几本书,怎样完成假期作业,一天接触电子产品多长时间,花多少时间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等。
定时沟通。
家长要定时主动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是否按计划表完成假期任务,在与电子产品相处时,有没有接触不良信息,计划实施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从而及时对症下药。
(贵州省黔西市铁石中学张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