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听说今天有大风黄色预警,还担心我家的车会不会被树枝砸到,没想到出门一看,小区里的树居然都修剪过了。
”“天一冷,有一些大树枝都干枯了,容易掉。
咱们周边几个社区趁着刮风前那周,都提前有专人来修,防患于未然。
”随着冬季到来,大风天气不断增加,但是北太平庄街道学院南路32号社区的居民却无需担心大风导致树木掉枝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在大风天气来袭前,北太平庄街道的工作人员就已经提前发现附近多个社区内存在“问题树枝”,并进行修剪,守护好居民的出行安全。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北太平庄街道党工委坚持从具体的居民“小事”着手下足“绣花”功夫抓细节抓具体“从剪树枝到修地砖,从清理小广告到修补下水道,我们不仅要认真处理好居民身边的一件件细微小事,也要在解决急难愁盼的‘小事’后,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好‘小事’背后的大文章,真正解好群众难、安好群众心、暖好群众情,真正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标准。
”北太平庄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兵表示。
一个住户到一个小区处理倒灌做好管道日常维护“我家厨房呼呼往外冒水,快来帮帮忙呀。
”“您家门牌号是多少?我们马上过来!”10月17日,北太平庄街道红联北村社区接到居民李阿姨求助,称自家厨房下水管道堵塞,污水外溢,希望社区能够帮忙解决。
正在值班的红联北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伟收到居民求助后,立即联系北京首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报修。
“维修管道需要干活的空间,难免需要帮着搬动一些居民的家具和生活用品,李阿姨年龄较大,咱们多来几位同事,和维修人员一起去李阿姨家搭把手吧。
”在王伟的细心安排下,3名社区工作人员与物业维修人员一同赶到李阿姨家进行检查和维修。
来到李阿姨家,物业维修人员发现房屋内的厨房和卫生间,均有下水管道堵塞现象。
“李阿姨家中涉及堵塞的范围较大,即使挪开家具,屋内剩余空间也十分有限,不易开展疏通作业。
”红联北村的社区工作者告诉记者。
于是,维修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们转变疏堵思路,来到李阿姨家楼下,找到与李阿姨家下水管道相对应的污水井,由维修人员进入井中进行疏通,社区工作人员从旁协助、配合作业。
经过十多分钟的疏堵作业,污水井顺利疏通,社区工作人员连忙返回李阿姨家查看管道情况。
“我们家卫生间的管道通了,但厨房的下水管道还堵着,是不是等一会儿才能通啊。
”面对李阿姨家并未彻底解决的下水管道堵塞问题,社区工作者和维修人员开始进行二次排查,剖析原因。
“经过反复排查,我们最终确定堵塞的是整栋单元楼的下水主管道。
”红联北村的社区工作者告诉记者,“根据设计,全楼住户的生活用水均会排放到主管道,所以当主管道堵塞后,最先出现倒灌的便是住在低层的李阿姨家。
”找到原因后,一行人立刻展开行动。
社区工作人员分工合作,一人协助物业维修人员调试疏通设备,并将疏通机安置在主管道内开展疏通作业,一人在旁边安抚李阿姨的焦急情绪,还有一人前往楼上敲门通知各户居民,暂时减少冲水、倒水等行为,避免更多污水倒灌到李阿姨家。
最终,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紧锣密鼓地疏通作业,主管道终于成功疏通,李阿姨家污水堵塞、外溢的问题被彻底解决。
“在对主管道的疏通过程中,清理出来不少头发团、塑料袋碎片、无纺布消毒巾、口罩等垃圾,维修人员告诉我们,这些垃圾是导致管道堵塞的重要原因。
”王伟告诉记者,“为了避免堵塞倒灌现象再次发生,我们社区加强了对于管道的日常维护,并通过社区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推文,提示居民文明科学使用下水道管道。
”“我现在都特别注意。
”社区居民刘女士告诉记者,“我专门买了拦东西的网子,就放在我家浴室的下水道口,帮着拦住一些头发什么的,大家的管道都是互通的,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管道更通畅。
”一个小区到多个小区清理废弃自行车共筑好环境不仅仅是红联北村,这种以解决零散日常小事为抓手,拓展到更多同类小事,提前把可能存在的隐患清除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的工作模式,在北太平庄辖区内的多个社区都在上演。
10月25日,北太平庄街道师大北路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西土城路8号院时遇到了正在送孩子上学的居民孙先生,他向工作人员抱怨起小区车棚里的废弃自行车问题。
“前两天孩子们在小区里玩捉迷藏,结果我儿子躲在车棚里的时候,被废弃的自行车蹭了一身灰,平时我们经常停车的人,停起来也非常不方便,能不能把那些自行车处理掉?”在了解到孙先生的诉求后,社区工作人员立刻前往小区的车棚内进行核实,现场存在多辆废弃自行车。
社区工作人员在车棚内向来取车的居民进行了询问,多位居民都表示“里面那些车根本就没见人骑过”“估计早就没人要了”“占着挺大地方的,我们都只能停门口这边”。
“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我们第一时间和北太平庄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进行了汇报。
”师大北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楠告诉记者,“之后,在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我们决定联合西土城路8号院物业共同开展废弃自行车集中清理行动,释放车棚内的空间。
”随后,社区工作人员提前一周通过张贴通知、在居民微信群发布群公告等方式,请居民们认领自行车,并告知居民如果车辆超过15天无人认领,将交由街道进行统一回收处理。
清理当天,来自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和物业人员一起分工合作,搬运清理废弃自行车,并清扫车棚深处的垃圾和尘土,将其它自行车有序码放整齐……经过不懈努力,在车棚内共清出废弃自行车120余辆。
看着焕然一新的车棚,孙先生高兴地竖起大拇指:“没想到那天随口提到孩子衣服蹭脏的这种小事,你们都这么上心帮着解决,把整个自行车棚的僵尸车全清了,咱们社区的服务真是太贴心了。
”“西土城路8号院的清理活动后,我们也在辖区内多个老旧小区进行了走访调研,发现多个小区均存在废弃自行车的问题。
”北太平庄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科长衣淏祥告诉记者,“于是,在街道指导下,文慧园路、志强北园、北三环中路40号等社区也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在小区里开展废旧自行车回收兑换活动,帮助居民清理废旧车辆,释放了公共空间,将整洁的车棚环境送还给辖区居民。
”一件事到一类事形成治理资源链和服务链从解决一户居民管道堵塞到建立日常维护机制从一件被废旧自行车蹭脏的孩童衣服延伸到多个小区的废旧自行车清理……一件件为民小事,汇聚成民生大事北太平庄街道党工委从居民关心的“小事”着手,将为民服务落在实处,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指数。
“北太平庄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深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以问题为导向,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汇聚一份份小力量,解决一个个小难题,以办好群众身边‘小事’来推动基层治理。
”陈兵表示。
“北太平庄街道是一个老街道,老旧小区多,房屋楼龄长,老年居民多等等都是辖区的显著特点。
老旧小区,特别是老楼房的很多问题往往存在很多共性,针对居民的日常问题,我们不仅要做到及时发现和解决,还要把相关的经验延伸出去,提前一步,防患于未然,守护好居民的幸福生活。
”北太平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薛惠排告诉记者。
在发现问题上,北太平庄街道要求各个社区日常做好网格巡查。
“各社区牢牢树立‘居民无小事’的理念,持续安排工作人员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小区居民楼、平房区、生产经营单位等进行日常巡查,在巡查过程中和居民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居民诉求。
”薛惠排表示。
此外,因建成年代比较久远,老旧小区的路面坑洼不平、雨污管道淤塞、路灯缺失破损等问题较为普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服务。
在解决问题上,北太平庄街道为及时响应居民的各类诉求,号召辖区内各社区加强指导和主导,推动社区党委、物业公司、专业工作人员等相互协同,形成社区治理的资源链和服务链。
如今,不少社区都有了固定的便民服务队伍,有些是物业公司,有些是产权单位的工作人员,还有些是社区周边的能工巧匠,大家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守护居民的平安。
在向前一步,防患于未然上,北太平庄街道真抓实干解难题,坚持问题导向,推出务实举措,以点带面,通过一件事,解决一类事。
透过一户居民诉求的现象,看到背后涉及更多居民的本质问题,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开展主题教育需要从高处着眼、更要从‘细’处着手。
不仅要深入细致、具体详实地抓,下足‘绣花’功夫,抓细节抓具体抓深入,找准问题根源、彻底整改解决,提高主题教育成效。
”北太平庄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兵说。
记者:郭思岐编辑:关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