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位李百万,年过半百,家里头儿连个娃娃影儿都没见着,就等着能有个好彩头,给这大宅子添个继承人。
有天,他心血来潮,想着在后山那块风水宝地上盖个新宅子,让后代儿孙都能沾沾那地儿的灵气。
说干就干,李百万请了镇上手艺最好的工匠,备足了上等的木料砖石,那后山上立马热闹起来,人声鼎沸。
可就在动土的头天夜里,怪事就来了。
李百万做了个梦,梦里金光闪闪,一条粗壮的金蛇,跟房梁似的粗,慢悠悠地游进了他的屋子。
那金蛇浑身鳞片闪闪发光,眼睛里头好像有灵光,既不伤人也不逃窜,就那么盘踞在堂屋正中,好像守着啥秘密似的。
李百万一觉醒来,一身冷汗,心里头那个七上八下,就跟吃了五味瓶似的,啥滋味都有。
第二天,他把这梦跟家里的老管家一说。
老管家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一听这话,眉头一皱,说:“老爷,这梦可不简单,金蛇入宅,要么大吉,要么嘛,下面有啥咱们不知道的,得留个心眼。
”李百万一听,心里更没底了,决定找镇上的道长来瞧瞧。
道长姓云,是个云游四海的高人,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但一听这事儿,啥也不说,背上个旧布袋就来了。
云道长围着那后山转了几圈,闭目沉思了一会儿,这才开口:“李员外,你这宅子怕是盖不得。
”“哦?道长这话啥意思?”李百万急切地问。
云道长捋了捋胡须,慢条斯理地说:“此地风水虽好,但地下有玄机。
昨夜金蛇入梦,非吉非凶,是警示。
据我观测,此地之下,可能有古蛇墓,蛇是灵物,墓地里头,必有护墓之灵。
你若强行盖房,惊扰了它们,怕是会招灾惹祸,得不偿失。
”李百万一听,心里头咯噔一下,半信半疑。
但他转念一想,自己这些年顺风顺水,也不想因为一时的私心,破坏了这份宁静。
于是,他决定先不建房,先请云道长查清真相再说。
云道长带着几个胆大的工匠,挖开了地基的一角。
这一挖,可不得了,只见泥土之下,真露出了一座古老的墓室入口,石门上雕刻着活灵活现的蛇形图案,每条蛇都好像要活过来似的,让人心生敬畏。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云道长从布袋里掏出一面铜镜,对着墓室照了照,口中念念有词。
过了一会儿,他沉声道:“这墓非同小可,是上古时期蛇族大能的安息之地,金蛇入梦,其实是护墓之灵在警告咱们。
”李员外啊,你这要是真有心向善,那就得把这墓留着,让它继续给咱这地儿添福添寿。
李百万听了这话,心里那叫一个豁然开朗,立马就决定不盖房子了,转头就掏钱盖了个庙,供上了那神神秘秘的蛇神。
还请了和尚道士,天天念经祈福,就盼着蛇神能给咱镇子带来平安,让老百姓都健健康康的。
李百万站在那新盖的庙前,瞅着那庄严的大殿,心里头那滋味儿可复杂了。
他心里嘀咕着:"这世道,钱啊,终究是身外之物。
能守着咱这地儿的平安,那才是真福气。
那金蛇入梦,虽说吓得我够呛,但也让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说不定,这就是老天爷安排的咧。
自那以后,咱镇上的人都说,夜深人静的时候,总能听到后山传来的低沉蛇鸣,那声音虽小,却透着一股子力量,好像在守护着咱这片土地,也守护着李百万那颗向善的心。
那庙,也成了镇上最神圣的地儿,逢年过节,香火旺得不得了,大家都来祈福,感谢那位金蛇守护神,还有那位放下私欲、造福咱镇的李百万员外。
转眼几年过去了,镇上变化不小,但那庙还是稳稳当当的,成了咱镇的精神支柱。
夕阳西下,金光洒在庙的琉璃瓦上,整个镇子都好像被温暖的光辉包围着,显得特别宁静祥和。
可好景不长,一场洪水突然打破了镇子的宁静。
那年夏天,雨下个没完,山洪暴发,河水涨得吓人,眼看就要把镇子淹了。
镇上的老百姓都慌了神,忙着收拾东西,准备跑路。
李百万看在眼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知道,要是大家都跑了,镇子就完了,他这些年的心血也就白费了。
就在这节骨眼上,李百万想起了那庙,想起了那金蛇护墓的传说。
他心里一动,决定去庙里求个救。
他带着几个家丁,冒着大雨,艰难地爬上了后山。
到了庙前,只见洪水都快淹到山脚了,庙也危险得很。
但李百万没放弃,他跪在神像前,诚心诚意地祈祷:"蛇神在上,求您保佑咱镇子平安,让洪水退去,我愿把所有都拿出来,表我的诚意。
说来也怪,就在李百万祈祷的时候,那洪水好像突然就慢了下来,天上也传来了雷声,好像天神在回应他的祈求。
李百万心里一喜,信念更坚定了。
他带着家丁和赶来的乡亲们,一起加固庙周围的堤坝,疏通水道,拼命抵抗洪水。
经过一晚上的苦战,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大地上时,奇迹发生了。
洪水这玩意儿,真就给退了,咱这小镇愣是啥事没有。
大伙儿乐得跟过年似的,一窝蜂似的往庙里跑,嘴里念叨着感谢蛇神保佑。
李百万那老哥,就站在庙门口,看着小镇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心里头那叫一个暖和,又敬又畏。
从那以后,咱们这小镇的老百姓对庙宇那是更加敬重,对李百万也是更加敬仰。
大伙儿心里明白,是李百万那老哥的善心和坚持,才让咱们在这场灾难里头安然无恙。
李百万呢,也因为这事儿,更加信服了“善有善报”的理儿。
他继续做好事,积德行善,用自己的钱和智慧,给小镇的发展添砖加瓦。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眼几十年就过去了。
李百万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咋地,但心里还是牵挂着小镇的大事小情。
他经常坐在庙前那棵老槐树下,给小年轻们讲那个金蛇入梦、洪水退去的故事。
他说:“人啊,得懂得敬畏自然,得有一颗向善的心。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老天爷的照顾,才能在这人世间走得更远。
”小镇的老百姓们,也一直记着李百万的教诲,一代代传下去那个关于金蛇和庙宇的传说。
他们知道,这传说不仅仅是个故事,更是一种信仰,一种力量,激励着每个人去行善积德,去守护这片生他们养他们的地方。
终于有一天,李百万安详地走了。
但他的精神,就像那庙宇一样,永远地留在了小镇上,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那庙宇因为他,也变得更加神圣庄严,成了小镇上永恒的守护神。
每当夜幕降临,庙里的灯火就会亮起来,照亮小镇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人们前行的路。
至于那条传说中的金蛇,有人说它变成了山间的清风,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也有人说它融入了庙里的香火,成了人们心中永恒的信仰。
不管咋说,金蛇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小镇的历史里,成了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小镇就这样,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地流淌,金蛇的传说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神秘,越来越美。
李百万的名字和事迹,就像那庙宇一样,永远地矗立在了小镇人们的心中,成了他们永远的骄傲和自豪。
在那片被金蛇传说笼罩的土地上,岁月悠悠,小镇的四季更迭,就像老唱片上的旋律,悠远而又熟悉。
李百万虽然已经离世多年,但他的故事,却像老酒一样,越陈越香,被一代又一代人传颂。
时光荏苒,小镇上又迎来了一位年轻的学者,名叫赵文远。
他从小就对民间传说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关于金蛇和庙宇的那一段传奇。
赵文远背着行囊,带着对未知的渴望,走进了这座充满故事的小镇。
赵文远这哥们儿,刚到咱这小镇,就给咱这地方的文化味儿给迷住了。
他天天大街小巷地转悠,跟老辈儿人打听金蛇和庙宇的故事。
到了晚上,他也不闲着,就坐在庙门口那棵老槐树下,借着月光,翻着从图书馆借来的老书,想从书里头找出那些被时间埋没的真事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文远慢慢发现,金蛇的传说不是瞎编的。
咱小镇底下,真有那么个古蛇族的遗址。
那些金蛇入梦、洪水退去的故事,可能就是老祖宗们对自然现象的简单解释,也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赵文远心里一动,就琢磨着要深挖这个秘密。
他拉了一帮人,带着一堆高科技的勘探设备,又去了庙宇后面的山。
经过一番仔细的勘探,他们还真在庙底下找到了那个古蛇族的遗址。
里头的壁画和雕塑,那叫一个精美,每一块都透着蛇族过去的辉煌和智慧。
赵文远站在遗址中央,看着那些活灵活现的蛇形图案,心里激动得不行。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揭开了金蛇传说的神秘面纱,更是给咱小镇的历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可就在他们准备继续挖的时候,地下突然冒出一股子怪力,把几个队员给震倒了。
赵文远一琢磨,这可能是蛇族遗址里的机关,或者是自然力量的一种保护。
他立马下命令停止挖掘,组织人手撤离。
回到镇上,赵文远就陷入了沉思。
他明白,这遗址不光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蛇族灵魂的安息地。
作为外人,他们没权利去打扰这份宁静。
于是,他决定把这发现告诉大家,但同时呼吁大家要尊重历史,保护遗址,让金蛇的传说和蛇族的智慧永远流传下去。
消息一传开,小镇上又热闹起来了。
大伙儿都跑到庙宇前,围着赵文远,听他讲那个惊心动魄的发现。
他们被赵文远的真诚和智慧打动了,更加坚定了保护遗迹、传承文化的决心。
为了感谢赵文远,小镇的乡亲们自发组织了一场盛大的庆典。
庆典上,赵文远被授予了“荣誉村民”的称号,还在庙宇前发表了演讲。
他站在那棵见证了无数风雨的老槐树下,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和充满希望的眼神,心里满满的感动和自豪。
“乡亲们,”赵文远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金蛇的传说,那是咱小镇的骄傲,也是咱文化的宝贝。
它教会了咱们要敬畏自然、尊重历史、传承文化。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我们心怀善念、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守护好这份宝贵的遗产,让金蛇的传说永远流传下去。
”随着掌声的响起,庆典达到了高潮。
人们纷纷举杯相庆,共同祝愿小镇的明天更加美好。
而那座庙宇,也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更加神圣庄严,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它的子民。
从此以后,小镇上的人们更加珍视金蛇的传说与蛇族遗迹的存在。
他们不仅加强了对遗迹的保护力度,还将其融入到了小镇的日常生活中。
每当有游客来访时,他们都会热情地讲述那段传奇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个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小镇。
而赵文远呢?他也在小镇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
他留在了这里,继续研究着小镇的历史与文化,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小镇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他相信,在这片被金蛇传说笼罩的土地上,他将度过一段充实而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