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好累啊,加班好苦啊,好想快点退休啊!!!要是有一间宅子,可以养养花草、享受天然氧吧;可以坐拥院子石台、惬意看云叹茶;可以自由生活,有开放式的多功能厅、中西二厨、通透采光、多重收纳......想退休养老的心是不是更加按捺不住了呢?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设计师@因一 ,她在主城区改造出的中式美宅就是这样一座理想的养老居所,连糖主看了都直呼羡慕!话不多说,准备好柠檬,前方高能~# 先 睹 为 快房屋信息户型:两居室使用面积:75㎡房屋位置:江苏南京装修花费:25w户型图左图:原始户型图|右图:改造平面图户型痛点:暗厅压抑无采光;厨房空间极小;净高低;后院常年闲置。
改造重点:1.调整入户方向,把后门变前门,打造悠闲院落;2.主卧改作堂屋,和院子相连,延伸视觉效果,增加空间功能;3.模糊厨房与过厅的边界,设多功能厅,改善整体采光。
▲“三进”院宅设计示意图玄关「 原阳台改作玄关 视野明亮如同画卷 」推开家门,便可从庭院越过堂屋和过厅,直接看到最北侧的厨房。
高悬的红灯笼吊灯位于屋子最中心,成为整个家的视觉焦点。
原本的阳台改作入口玄关,光线通透,给主人提供了赏院景的最佳视角。
靠近入口处设挂衣区、鞋柜区、杂物区,有条不紊,分门别类。
玄关和客厅之间不设任何隔断,既能方便老人进出,又可使客厅空间扩大,一举两得。
客厅「 南北空间自然衔接 储物柜藏起隐形床 」原来的主卧改作堂屋,变成院宅设计的核心区域,向南连接“第一进”的前院,向北连接“第三进”的过厅,实现公共与私密的自然分界。
沙发、茶几等家具都选择低矮轻巧的款式,减少层高带来的压迫感。
顶天立地的储物柜中留了八个展示柜,用以收纳奇壶怪石小盆景,这些都是老爷子平时收藏的宝贝。
两居室变一居室,平日里院宅只有老人独住,儿女就在一碗汤的距离范围内。
出于不时之需的考虑,特意在堂屋内留了一张隐形床。
日常生活里,偶尔一变就可能会解决大问题。
玄关和堂屋的区域感以剑麻地毯来做分隔,通过冷色和暖色形成色彩对比。
客厅「 巧妙家具起承转合 尽显中式意境之美 」从堂屋处看向过厅,类似沧浪亭翠玲珑里的对角线空间。
童寯先生所说的“曲折尽致”,此处有了极简的体现。
堂屋和过厅通过L形的转角柜,自然而巧妙地完成空间过渡。
起承转合之间,空间流畅而连续。
多功能过厅采用四周贴边布局:南侧靠墙布置餐厅区,西侧靠墙布置巨无霸杂物收纳区,兼作餐边柜,北侧靠墙布置书房区,保证行走动线顺畅的同时也充分留出了中心活动空间。
东侧将原入门处布置成一面实木集成墙,集书架、原防盗门、收纳高柜、卡座和大抽屉为一体,实现超强空间利用率。
原来的暗厅区域,通风不畅,采光不佳。
自然的东西没法无中生有,只能借。
于是在书桌北墙上开一多角漏窗,窗内按模数嵌入冰影玻璃砖,见光不见人,可谓妙哉!厨房「 中西厨延展设岛台 释放空间改善采光 」厨房向南延伸,打开原本的狭窄昏暗空间,分为中西厨两个部分。
扩大备餐区,增设岛台,大大提升台面和储物容量。
厨房与过厅的边界被模糊处理,采光和通风都得到了充分满足。
中厨安放水槽,和灶具油烟机。
西厨一侧布置洗衣区和冰箱,一侧布置L形岛台,布置系列家用小电器。
中西厨之间不作隔断,一来考虑老人的行走方便,二来最大程度利用北侧大窗提供给过厅的宝贵采光。
厨房的墙面、地面和橱柜柜门大面积使用白色,增强反光,一扫原本的“黑漆漆”。
西厨区域采用老榆木实木台面,和中央岛台区连成一体,质感满分;墙面采用肌理感丰富的墨绿色马赛克,和软装的红配绿色系形成呼应,注入浓厚的中式情致。
卫浴「 漏窗设计拟园林 优雅透光有格调 」多角漏窗采用了整砖和半砖两种模数的冰影玻璃砖。
借光的同时,也轻松模拟出园林里的花格漏窗,与院宅格调相契合。
卧室「 整墙映入院落景致 自然与居家交融 」卧室门前预留了又深又高的收纳区,专门安放大物件,充分考虑到日常生活的便利性。
独立侧卧置于东侧,朝向院子,供主人居住。
拉开窗帘,院内自然风光便可尽收眼中。
顶灯、壁灯、落地灯、自然光线,共同形成错落有致的卧室光源系统。
院落「借助内外高差做分隔 半院更添“距离美”」小院门口用黑胡桃特别定制了专属于主人的家宅logo。
院内是“家”,院外是“市”,“家”和“市”都得要,但得留点儿距离,有距离才有美,院子就是这点儿距离。
于是我们顺势借助原本的内外高差,将院子一分为二,中间用青砖空砌做分隔,砌到坐凳高度可以坐人,视线流通的同时又提供了区域划分,院落整体更增添美感。
室外安装了电动伸缩遮阳棚,坐在院子里和朋友聊天喝茶,即使雨天也不怕。
设计理念「 一宅半院的红绿搭配 」科学告诉我们,红和绿是一对互补色,搁在一起会产生强烈的排斥感。
可中国人,偏喜欢把他俩往一块儿凑,还凑得极其好看。
我们的设想是做一处专属于当代中国人的经典家宅,因此采用了“红”和“绿”的软装搭配。
半院的绿意盎然,是自然给的颜色。
院子里的草,郊野上的田,山林间的树,生机勃勃,丰盛而恣意。
一抹温柔的“红”,带着点中国人的特殊气息。
红灯高挂,象征一家团圆的仪式之感,精巧而醒目。
有宅子,也得有院子;红绿相衬,自然生机与人工味道相映成趣,便是中国人的理想居所。
# Q & AQ1:这次设计的风格十分有特色,您是从哪里得到灵感的呢?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