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达人”谢向荣向记者展示他的318项专利证书 谢向荣正在向客户介绍产品性能 谢向荣站在全自动生产线前 展示他的自保温砌块 阳春三月,笔者有幸来到湖南省最大的复合保温砌块与保温免拆模板生产企业望城晨煦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采访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湖湘专利达人、我国新型外墙自保温技术体系研究领域专家谢向荣先生。
走进谢总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办公桌上一大叠刚刚申请成功的发明专利证书,见我们对这些感兴趣,谢总轻描淡写的介绍说这些是今年刚刚批下来的新专利,是他所获众多专利中间的一小部分。
看到我们有点惊诧,一直陪同我们的一位公司员工颇为自豪的告诉我们:“谢总获得的外墙保温技术方面的专利有318项之多。
”------看来,我们今天采访的不光是一家新型绿色建材生产企业的老板,更是一位21世纪的“知本家”。
有人说:21世纪是“知本家”经济时代,这话真没有说错。
知本家掌握的是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尖端技术、创意与知识产权,这些人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傲然矗立于不败之地,就因为他们掌握了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竞争力:技术优势。
这道理我们只要把脑袋朝西边看看人家乔布斯、比尔盖茨两位就知道了。
当然,不是随随便便的人都能够成功,成功的人除了天赋聪颖之外,更加应该具备的是坚定的毅力与耐心。
就如同谢总穷十多年努力完成的外墙自保温技术体系研究,其中经历的坎坷挫折,不是我们这些旁观者所能想象的。
肃然起敬之后,我们开始抱着热切的好奇心探寻谢总的科研之路与人生经历,下面的故事就是我们通过谢总的叙说了解到的: 谢总从小就喜欢搞创造发明,爱琢磨:很小的时候他看见放露天电影,居然会想要自制一部电影放映机,并且他还真的动手做了。
当然,这台放映机最后还是没有做成功。
虽然放映机不可能被一个几岁的小男孩做出来,但从此在院子里,大家都知道老谢家的儿子小谢是个喜欢异想天开的孩子,没准以后还真会成为一个科学家呢!历史的创造和科学的发展,不都是通过这些满脑袋奇思妙想的人推动的么?谢向荣从小理化成绩最为突出,体质也极好,学校举办运动会,每次他都是在百米跑比赛中轻松夺冠。
这也是他十几年后忍耐艰辛,一个人把发泡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的技术研究坚持完成的本钱。
换一个专业知识差点的,这研究根本不可能进行;换一个身体素质差点的,干到一半肯定早就累垮了;换一个意志稍微薄弱点韧性差一点的,也就不会有现在领先全国的绿建外墙自保温技术体系的出现了。
92年从湖南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沅江市职业中专学校教书,讲授机电一体化课程;教书期间他还顺带展现出一流的经营管理能力,承包奄奄一息的校办工厂,一年内使该校办工厂扭亏为盈,让大家欣喜不已。
98年,下海闯荡, 成功应聘进入一家建筑监理公司,在接下来的4年里,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与人脉、并且以与生俱来的好学精神自修土木工程专业,渐渐成为机电、建筑、建材三个领域内的行家里手。
在此期间,他慢慢了解到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而导致能源供应紧张,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国家对建筑节能技术的日益重视。
对建筑节能越来越高的要求等于是对建筑材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节能要求,这中间绝对蕴含着无限的商机!这时候的谢向荣已经逐渐萌生了研制一种新型建筑节能墙体材料的愿望,到底选择哪一种材料?这时候还未确定。
2003年,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充满创业激情的谢向荣应好友之邀前往贵州,共同创业,当时贵州石膏资源丰富,特别是工业副产磷石膏大量堆放,污染环境。
针对这种情况,谢向荣首先考虑如何有效利用石膏资源生产节能环保型建材,使之变废为宝。
他们创业的第一步是选择利用磷石膏做外墙,但在实践中因磷石膏存在耐水性差,干燥收缩值大,用它做外墙难以解决墙体开裂、吸水的缺点。
于是另辟蹊径,将磷石膏用于生产作内墙的建材,于是发明了第一个专利《用于连续生产石膏砌块的输送带式砌块模具机》,并在开磷集团建设建材总公司得到应用。
由于用磷石膏建材做外墙达不到建筑施工规范的要求,于是他又试验在混凝土空心砌块中填充发泡石膏,但是石膏凝固速度快,生产时容易粘结到料浆斗和输料管的壁上,进而堵塞输料管,使生产无法进行,通过两个月的试验攻关,他发明了一种增加石膏的流动性的添加剂,使得泡沫石膏不粘壁,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但问题又接踵而来,因为发泡石膏存在吸水高的问题,淋雨后变稀,石膏发泡体与砌块不能复合为一体,发泡体容易从砌块的空腔中掉出来。
所以生产出来的石膏保温砌块只能在室内养护,不能露天养护,导致室内养护场地较大,不经济。
与此同时他看到水泥的耐水性好,便顺理成章地将目标瞄准了水泥发泡。
首先他尝试采用快干水泥进行发泡,一举取得成功。
但是快干水泥在贵州没有生产基地,需从郑州、广西等地进货,距离远,价格高,成本高,不经济实用。
遂把攻坚目标集中在普通水泥发泡上,用普通水泥发泡来完成复合保温砌块的规模化生产国、内外尚未突破,需要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取得显著的市场优势。
当时国内市场上生产空心砌块的成型机,其生产的空心砌块的壁厚一般是2.5-3公分厚,容重大,相应地建筑物荷载较大,成本也较高。
如果改为生产2公分壁厚的空心砌块,则机械故障率很高,产量很低。
他通过对成型机进行研究之后,将成型机改为模振的方式进行生产,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接下来更重要的任务是攻克普通水泥发泡这一难题,从此开始了技术攻关的漫长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历经艰难曲折,才得以开云见日,达到成功之巅。
首先普通水泥凝固时间较长,导致水泥发泡体容易下塌,其次发泡体高度受环境温度、气候、材料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要通过电脑进行全自动控制,使生产的每一块砌块的发泡体在高度上完全一致,其难度可想而知。
好在湖南人身上与生俱来就有一股“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他在贵阳市郊租好实验场地后,就赶紧购置各种实验设备,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埋头苦干和试验攻关:试验、失败、试验、失败再试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时间与精力,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一直在苦苦地思考和求索,为了降低水泥发泡体的干密度,使水泥发泡体更轻,保温性能更好,他可以连续两个星期扎在实验室里不出门,他说为了改进一个配方,确定一个剂量;在全神贯注的状态下,有时候自己一天到晚只是泡了一杯方便面充饥而不会觉得饿,这也许是精神力量在支撑一个人。
这也说明,人在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时,会爆发出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足够创造奇迹!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一夜又一夜的冥思苦想,盯着发泡体涨起来又塌下去……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发泡体稳定了,在前所未有的80公斤干密度下,发泡体强度达到要求,一切理化性能达到要求,普通水泥发泡终于被突破了!当时国内普通水泥发泡体干密度普遍在200公斤左右,干密度80公斤而不下塌,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同等体积下,重量轻了两倍多,保温性能提高一倍多,隔音效果提高一倍多。
这是了不起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反复对比分析,终于找到了普通水泥发泡体与环境温度、材料成分、发泡时间等因素的函数关系。
接着谢向荣和他的研发团队一鼓作气,攻克了核心设备泡沫料浆填芯机的关键技术,研发出了泡沫料浆料位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输入函数值,就可以在计算机控制下,实现对复合保温砌块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2013年,历时数年的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及其生产设备研发工作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一技术体系共申请了80多个国家专利。
谢向荣先生研究成功的复合保温砌块具有保温隔热,防火,隔音,环保利废等一系列优异性能,而且能大大缩短建筑工期,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物品质,并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2012年他一手创办的贵州博典建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贵州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申报先进工作单位,贵阳市知识产权申报明星企业,2013年通过贵州省知识产权局第四批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的验收,同年入围贵州省知识产权培育工程企业。
桑梓情深,心怀故里,2012年底,谢向荣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湖南,选址望城,成立湖南望城晨煦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为湖南省第一家复合保温砌块生产厂家,以此作为他在湖南推广新型复合保温砌块的示范性生产基地。
2014年,绿建科技集团总部在长沙成立,下设7家子公司,其核心业务主要是从事新型复合保温砌块及成套设备的生产和推广、墙体自保温体系的研发和推广。
复合保温砌块生产技术成熟以后,在应用于外墙自保温体系时,遇到了梁、柱、剪力墙等结构热桥的保温问题,以前解决这类问题的做法是,用聚苯颗粒或聚苯板在热桥部位做保温层,但存在防火性能差,保温层易开裂、空鼓、脱落等质量通病和致命缺陷。
并且为确保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长沙、武汉、重庆等大城市已禁止保温浆体材料做保温层,国家住建部也大力倡导在全国各地推广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即墙体自保温体系)。
谢向荣和他的研发团队继续发扬不怕辛苦,连续作战的精神,投入到保温免拆模板与外墙自保温体系研究之中,研发出了永久性保温免拆模板及成套生产设备,保温免拆模板既是柱、剪力墙、梁等墙体热桥部位的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模板,又是结构热桥的保温层,在节省外模板的同时也省去了在外墙热桥部位做保温层这一复杂工序,实现了墙体保温、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及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
它完善了墙体自保温体系,满足了墙体热桥部位的保温要求,克服了外墙保温层防火性能差、容易开裂、空鼓、脱落的缺陷,同时施工方便,降低成本,提高了房屋的质量和品质。
目前绿建科技集团新型建材高技术有限公司已投资兴建一条保温免拆模板自动化生产线,作为在湖南推广保温免拆模板的示范性生产基地。
截止日前谢向荣已获得墙体自保温技术体系的专利达到318项,包括复合自保温砌块及其成套设备、保温免拆模板及其成套设备、墙体自保温体系等领域,涵盖生产设备、产品和应用体系,共计2000余种技术方案。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绿建墙体自保温技术体系,必将对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促进四化两型,建设美丽湖南、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