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起源于“爪仗”(即不求人),长度一般为三尺左右,顶端多见云团、灵芝、团花等造型,柄端若指,用以搔痒,可如人意,故谓之如意。
碧玉三镶青玉葫芦万代纹如意如意还是佛八宝之一,为僧人记录经文的佛具,同时也多用于陈设。
金地矾红彩缠枝莲纹如意如意纹,中国传统寓意吉祥图案的一种,因纹饰取自如意造型而得名。
按如意形作成的如意纹样,借喻"称心"、"如意"。
乾隆款掐丝珐琅万蝠如意纹撇口尊掐丝珐琅如意花卉纹罐如意纹的诞生和起源尚无定论,一说如意纹的形成受到了中国传统卷草纹或云雷纹的影响,这两种纹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出现.青色缎如意口满纳凤穿牡丹纹椭圆荷包黄色缎平金绣如意纹如意头式荷包如六朝时期的云冈石窟中就有以卷草纹和涡卷组成的卷草如意纹,此外云雷纹也在之后逐渐发展演化出了云气如意纹。
清 翠玉金钱如意纹锁牌清 白玉雕百事如意纹牌另有一说则认为如意纹的出现可能受到西亚的心形涡卷纹的影响,甚至是起源于此。
乾隆款掐丝珐琅三事-勾莲纹如意耳云足炉心形涡卷纹流行于东地中海及西亚地区,其造型特色是心形结构和涡卷特点,不过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心形结构的工艺品出现,但也无法排除如意纹饰的特点可能收到了心形涡卷纹的影响。
剔犀如意云纹圆盒剔红双如意纹方盒从秦汉至六朝时期,是如意纹纹样发展的初期阶段。
六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洒脱最浪漫的时代。
深灰色缎缉线绣鹿如意纹皂鞋彼时的如意纹强调的是整体与局部装饰的和谐美,为各种不同的装饰载体提供了灵活多变的骨格架构。
湖色缎绣万福寿如意纹活计-粉盒月白色缂丝福寿如意纹荷包式火燫初期的如意纹虽然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艺术装饰纹样,但是作为一种搭配和点缀纹饰,无论是在砖瓦、陶瓷、铜器、漆器还是织锦等各种装饰领域,都能够找到他们的身影。
清 剔犀如意纹圆盖盒明清时期,伴随着手工业的快速发展,如意纹的发展也达到顶峰,特别是在服饰配饰中的应用水平几乎是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
明黄色纱绣八团富贵平安如意纹女单袍 《采桑草编》卷七“贡缎”中说道:“大云纹……每云一朵约一大尺,云分五色。
此料系贡物,民间鲜用。
” 红色地方棋朵花四合如意纹天华锦彼时四合如意云纹和如意连云纹多以暗花的形式表现,作为织金、绫、罗、沙、绸、缎的主体花纹呈现,尤其在男性服饰中最常采用。
清·湖色团花事事如意织金缎绵马褂青色暗花纱平金绣十二朵四合如意云纹女帔清代如意纹逐渐渗透在服饰造型、装饰艺术的各个角落,如清前期礼服和采服中袍、褂下幅的水纹,中晚期的坎肩、马褂上的阔镶边等会采用大如意云头作为装饰。
银镀金嵌珠宝如意纹簪银镀金年年如意纹簪点翠镶料珠福桃如意纹头花清除此之外,如意纹在陶瓷领域有着千年不腐的优点,擅长以物寓志的中国人常将如意纹与其他纹饰和器型相结合。
乾隆款绿地粉彩缠枝莲纹如意耳瓶康熙款青花如意纹洗乾隆款紫地粉彩镂空绿釉八吉祥莲纹如意如纹于瓶身为“平安如意”、与卍字纹搭配为“万事如意”、与牡丹搭配为“富贵如意”、与戟、磬搭配为“吉庆如意”、以四面如意组成“四合如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