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临县青凉寺乡青条山村河道防护工程开工。
但为之奔波的该村党支部书记高爱清却没能看到轰轰烈烈的开工场面。
就在3天前,9月28日,他永远地走了,生命定格在64岁……尽职尽力的好支书高爱清先后担任青条山村村委主任、党支部委员、党支部书记,在基层工作长达34年。
打响脱贫攻坚战后,2015年,他克服自身困难,服从组织安排,再次担任青条山村党支部书记。
面对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他操劳奔波,直至积劳成疾,倒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村主任苗候平惋惜地说:“他心里放不下整个村,脱贫攻坚以来一直坚守在村里。
他身体不好,住过几次院,每次都是从医院刚回来,就马不停蹄回到村里投入工作。
”在2018年上半年确诊病情、2019年病情已经明显加重的情况下,也正是脱贫攻坚整县摘帽到了关键之时,村里贫困户动态调整、村级户籍资料整理、危房改造、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扶贫任务十分繁重,高爱清强忍疼痛,坚持工作。
有时胃病疼得直冒虚汗,实在忍受不住,就靠吃大把的止疼药顶着。
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无能为力,劝他赶紧回家休息一会,可他却执拗地说:“现在脱贫攻坚任务这么重,我是村党支部书记,我不在,好多情况大家不清楚,没事,我可以坚持。
”就在去世前几天,他还和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共同商量村河道防护工程和日间照料中心开工建设前的准备工作。
青凉寺乡党委书记秦京亮说,高爱清是一个说的少做的多的好支书,是老百姓的贴心人,党和政府的知心人,他的离世实在是太遗憾了……村民说,青条山村的好日子终于要来了,只是没想到,他们的好支书高爱清却再也看不到了。
驻村第一书记方雪峰嚎啕大哭,不能自已。
工作队员纷纷落泪,痛惜失去了一位好书记、好帮手。
脱贫攻坚的领头羊青条山环抱下的青条山村,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无资源无矿产无产业,农业基础薄弱。
全村总人口311人,1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51户,贫困户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