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湾是延安市安塞县最北端的一个小村子,处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地带,再往北就是靖边县。
1947年4月13日至6月8日,毛主席和中央机关转战陕北期间,曾在此居住了58天。
王家湾村只有十几户人家,都是靠半山坡上打的窑洞居住,山坡下就是双阳河,清澈的河水徐徐流向远方。
毛主席住在一户姓薛的老汉家里,这是一排5孔窑洞,薛老汉住最东北两孔,西边三孔是套洞,任弼时住在第三孔里,毛主席住在最西边的那孔窑洞里。
这孔窑洞很小,里面放满了平时生活用的杂物,除了一张炕,几乎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毛主席就是在这里,亲自指挥了陕北战场的著名的三大战役——洋马河、蟠龙、青化砭战役,消灭胡宗南十几个旅,活捉敌三个旅长。
也是在这里,毛主席写下了《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蒋介石处在全国人民的包围之中》等意义重大的文章。
当时,毛主席身边只有四个半连的部队,连同中央机关人员总共不到900人,部队就驻扎在王家湾周围的高川、银山峁、城黄粱几个村子里。
毛主席住的窑洞很逼仄,平时起居都非常不方便。
房东薛老汉并不是认识毛主席,只知道是共产党的部队,是人民群众自己的部队。
他每天都要几次出入毛主席居住的窑洞拿东西,拿酸菜、取粮食,还要一天几次进去掀开他那个味道很大的酸菜缸。
他进去的时候,也不打个招呼,开门就进,有时毛主席正在写东西,就和他闲聊几句。
这样时间一长,警卫员受不了了,于是告诉薛老汉说:“你能不能一次多拿点出来?不要频繁出来进去的好不好?你这样会打扰首长工作和休息的,你知道吗?”薛老汉一愣,他是个地道的农村人,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当然更不知道这个住在自己家里的和蔼可亲的人是毛主席,他平时都自由随意惯了,又是在自己家里,所以平时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些问题,经警卫员这么一说,薛老汉就很少再进西边的窑洞了。
过了两天,毛主席感觉奇怪,一次毛主席出窑洞散步遇见薛老汉,就问他怎么不到自己住的窑洞里来聊聊了,薛老汉说了情况,毛主席一听很生气,他对薛老汉说:“老人家,这是你的家,你想什么时候进来就什么时候进来,谁也不能阻拦你。
我住在你家住,已经给你添麻烦了,怎么能再限制你进出窑洞的自由呢?”第二天,毛主席把警卫员聚拢在一起开了一个小会,他严肃的批评了警卫员,毛主席说:“我们是人民军队,一刻也离不开人民。
陕北人民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一块立足之地。
现在,我们同胡宗南大军在这里周旋,是这里的人民在无时无刻的帮助我们,没有他们,我们寸步难行,更别提打胜仗了!我住在薛老汉家里,已经给人家添了不少麻烦,这窑洞是人家的窑洞,怎么能不让人家随便出入呢?”警卫员脸红的低下了头,做了检讨。
1947年6月8日夜,天下着瓢泼大雨,由于敌刘戡所部已经逼近王家湾,毛主席率领大家离开王家湾,向西边的天赐湾转移,山路崎岖泥泞,毛主席下马与大家一起步行。
在王家湾这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村里,毛主席一共住了58天,他在这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陕北战场扭转了战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在那间普通的、狭窄的土窑洞里,夜晚油灯映出的灯光,像天上灿烂的星斗,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征程。
随着毛主席率领的中央机关和警卫部队的撤出,敌刘戡所部占领了王家湾,他们抓住薛老汉,逼问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下落,到这时候,薛老汉才明白,原来住在他家里的“大官”就是敬爱的毛主席。
薛老汉既自豪有暗自庆幸,他告诉敌人,毛主席就在陕北,也曾经住在他家里,但毛主席去了哪里,他无可奉告。
刘戡气的咬牙切齿,对薛老汉严刑拷打,但薛老汉里外就一句话:“毛主席就在陕北,他和陕北人民在一起。
”刘戡无可奈何,此时,彭老总率部前来解围,从背后向刘戡所部发起进攻,刘戡所部惊慌失措,慌忙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