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有这样的习俗,在新房子盖好还没入住的时候,正梁中间,都要挂一串铜钱和一双用红纸包住的筷子。
梁的正中间是一副阴阳八卦,左右是一副对联:鲁班问梁何日上,太公答曰当时吉。
小时候不懂 ,就向村里长辈请教,老人们就娓娓道出这样一段故事。
说当年姜太公在渭河垂钓,用的是直钩,而且离着水面三尺。
旁人看了都笑,这老头儿是不是傻?这要能钓到鱼,太阳都打西边出来了!恰好文王路过,他也被太公的怪异行为吸引了,就上去聊了几句。
哪知这一聊,立刻被太公超卓的才能折服,当即邀请他跟自己回朝做官。
太公说,跟你回去行,但你得用车拉我回去。
文王一听,这都不是事,马上命人备车。
然而太公摇摇头,“等等,我坐的车可不能马拉,得你亲自拉。
”文王一愣,就有点不情愿。
但他毕竟求才若渴,也就答应下来,真就自己拉车,载着太公一步步往西岐。
还没走出城门,文王已经汗流浃背。
他对太公说:“先生,我实在累了,能不能请您换马车?”太公从车上走下来,微微一笑:“我让您拉车,其实另有深意。
”文王连忙询问。
太公说:“你拉车的步数,就是我保你的年数。
拉一步,是一年,拉十步,是十年。
刚才你一共走了八百步,我就保你八百年江山。
”文王一听后悔莫及,连忙说:“那请先生上车,我还能再走。
”太公摇头,再上就不算了。
不过文王也不大相信,问太公:“您能活八百岁吗?”太公说:“我死了也不要紧,我的棺材不要埋,就挂在太庙的正梁上。
到时候不管哪里起兵造反,就把我的棺材对准哪个方向,不出三日,战事立平。
”就这样,文王把太公接回了西岐。
文王先太公而死,武王继位后,在太公的帮助下,灭掉了商,统一了天下。
太公死后,武王和他的后人按照太公遗嘱,把太公棺材悬挂在太庙正梁,哪里不服统治就指哪里,果然如太公所言,造反的要么遇上天灾,要么内部矛盾,不出三天就自己瓦解,屡试不爽。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800载。
所以后人为了效仿,用铜钱和筷子象征太公棺材, 吊在梁上驱灾辟邪,祈求平安。
那副对联也很有意思,大致就是说:鲁班问房梁什么时候安装合适啊?太公回答说现在就是最吉利的时辰。
(以上 纯属民间传说,博君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