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毛森江在台南的一个小岛上买了地,花6年时间,打造一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私人乐园”,院子880㎡,有一栋三角形的房子,取名“毛舍”。
他几乎每天都会来到这里,一个人看书、喝茶、喂鱼,休息够了就离开。
毛森江的正职是一名建筑师,他没有上过大学,更不是建筑科班出身。
33岁时,因为对建筑的痴迷,他放弃了自己非常赚钱的服装生意,从0开始学建筑设计,是偶像安藤忠雄的学生,更成为台湾清水混凝土建筑的代表人物。
清水混凝土建筑技术难度高是业界公认的,毛森江说,“就是要挑难的做,这些房子,50年以后会比现在更漂亮,100年后它还存在,200年以后它代表着我生活的时代。
”毛森江渔光岛位于台南郊区,是一个数十年来都没被正式开发的小岛,岛民还保存着南台湾原始的生活方式。
2013年,我在这里买了块地,建造了一栋属于我自己的理想居所,把它命名为“毛舍”。
“毛舍”两字是毛森江的亲笔毛舍入口毛舍主体建筑院子的总面积约880㎡。
毛舍的主体是一栋呈正三角形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共四层,每一层的面积都是递减关系:地下室40坪(133㎡),一层30坪(99㎡),二层20坪(66㎡),三层10坪(33㎡)。
毛舍的设计手稿从设计到建成花了6年,做了20几版稿子,其后才设计出这样三角形的房子。
我都把自己当小白鼠,设计师能为自己做出舒适的空间,他才有能力去给其他人创造一个同样舒服的建筑物。
这里是一个让我放松自己,沉淀自己的场所。
一层是生活空间,里面有客厅、餐厅,卧室和一间小书房。
我的年纪越来越大,所以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无障碍设施。
原本是想在建筑内建一个电梯,但又不希望自己变得越来越懒得动,后来故意不设电梯。
有一天如果我真的行动不便,那住在一楼就可以了。
二层是一个榻榻米的茶室,一进来,就会闻到竹藤散发出的独特清香。
其中一面墙我用了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外面是一整片的绿色,仿佛置身森林。
纪录片《巴赫灵感》的这一幕给予毛森江设计灵感茶室的设计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