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水生植物栽植与养管(园林水生植物栽植方式有两种)

发布:2024-09-15 浏览:57

核心提示:水生植物栽植与养管 种名类型观赏特性生长习性适水深度(cm)栽植养护黄菖蒲别名:黄花鸢尾(鸢尾科、鸢尾属)挺水或湿生株高60~100 cm。根状茎短粗而多节。叶基生,直立,宽剑形,茎生叶短,基部抱茎,平行脉。花茎粗壮,有明显纵梭,花2~3朵,外轮垂瓣大,长椭圆形,内轮花小,直立,花鲜黄色,花期5~6月。喜光、耐半荫,较耐寒,津京地区根茎地下越冬。旱地、湿地均可生长,喜水湿,但也较耐旱,宜浅水或含石灰质的弱碱性泥土。5~101、繁殖:播种或分株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2~3年需分株更新一次。春季将根茎挖出,抖

水生植物栽植与养管 种名类型观赏特性生长习性适水深度(cm)栽植养护黄菖蒲别名:黄花鸢尾(鸢尾科、鸢尾属)挺水或湿生株高60~100 cm。
根状茎短粗而多节。
叶基生,直立,宽剑形,茎生叶短,基部抱茎,平行脉。
花茎粗壮,有明显纵梭,花2~3朵,外轮垂瓣大,长椭圆形,内轮花小,直立,花鲜黄色,花期5~6月。
喜光、耐半荫,较耐寒,津京地区根茎地下越冬。
旱地、湿地均可生长,喜水湿,但也较耐旱,宜浅水或含石灰质的弱碱性泥土。
5~101、繁殖:播种或分株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2~3年需分株更新一次。
春季将根茎挖出,抖掉泥土用快刀分切成每块带有2~3个芽的新株。
2、定植:①地栽 选水位稳定向阳的近水之地将地整平,整细,顺池边或沿等高线平行方向开沟。
沟深6~10cm,沟底施入20 g过磷酸钙,上复一层薄土,按株行距30cm×40cm栽植,每穴放入种苗1株,复土后用手按实。
②篮栽 选专用网眼花篮,篮内铺一层包皮麻布,填入少量掺拌肥土,剪短叶片,栽植于容器中,复土后按实,上面复一层浇净的卵石,灌透水,保持土壤湿润,缓苗后沉入池中。
3、养护:①盛夏季节以保持浅水位为宜。
②旺盛生长期,每半月追肥一次有机肥水。
③注意防治钻心虫、细菌性软腐病、病毒病。
菖蒲别名水菖蒲(天南星科、菖蒲属)挺水或沼生多年生,株高50~200cm,全株具香气。
叶基生,直立,扁平,无柄,剑状线形,具平行脉,基部呈鞘状,抱茎。
花茎基生,具叶状佛焰苞,穗状花序圆柱形,花被6片,黄绿色至棕绿色,花期5~8月。
变种有:彩叶菖蒲喜阳光充足和湿润的土壤环境,不耐旱。
较耐寒,抗病性强。
10~201、播种或分株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宜3~4年分栽一次。
4月或8~9月,将地下茎挖出,洗去泥土,去除2/3老根、茎及枯叶,用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丛,每丛保留3~4个新芽。
2、定植①地栽 按株行距20cm×30cm挖穴栽植,每穴放入种苗1株。
栽植不可过深,以根茎顶芽与种植面平齐为宜。
成片栽植时。
可沿栽植边际线,与等高线平行开沟栽植。
栽植后,沿栽植边线筑围堰灌水,水深1~3cm。
②盆栽 选用口径40~50cm,底部无孔盆作容器。
底部施足基肥,生长点露出土面,随即灌水深1~3cm。
3、养护 ①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或一定水位。
②生长旺盛阶段,每隔2~3周追肥一次,前期多施氮肥,后期多施钾肥。
③大雨过后及时调整水位。
⑤上冻前,将地上枯萎部分剪去。
花菖蒲别名玉蝉花(鸢尾科、鸢尾属)挺水多年生,株高60~80cm。
叶基生,剑形。
花梗直立并伴有退化叶1~3枚,有花2朵,外轮三片花瓣呈椭圆形至倒卵形,中部有黄斑和紫色纹,内轮立瓣小于外轮,花柱3,花瓣状,顶端2裂,花红、白、紫、蓝等色,花期5~7月。
栽培变种有:斑叶、大花、重瓣花菖蒲。
喜光,在荫蔽环境下生长不良。
较耐寒,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0℃。
喜湿,也能耐旱,适粘质壤土,忌石灰质土壤,宜疏松、肥沃浅水区。
5~101、以分株繁殖为主。
宜2~3年分株一次, 4月、9月和花后结合分株更新进行。
生长季节分栽时,茎叶需行短截,高温天气栽植需架设遮阳网,以利缓苗。
2、定植:①地栽 栽植株行距为25cm×30cm,穴深30cm。
穴内施入过磷酸钙20g,再填入一些基质,每穴放入种苗1株,栽植深度以覆盖根部为宜。
片植时,可开沟定植。
②盆栽 先将容器放置于装饰地点,每盆栽植种苗3~5株。
填土略加按实,定植后及时灌水。
3、养护 ①缓苗期应保持浅水位,防止种苗漂浮,以利尽快扎根。
②孕蕾前、开花后应各追肥一次。
③注意防治花腐病、软腐病、白绢病、叶斑病等。
香蒲别名:蒲棒草(香蒲科、香蒲属)挺水或沼生株高150~300cm 。
茎圆柱形,直立。
叶淡灰绿色至深绿色,扁平,阔线形,基部叶鞘抱茎。
肉穗状花序,圆柱状,花小,有毛。
果穗圆柱状,褐色,花期6~7月。
同属栽培有:小香蒲、狭叶香蒲等。
喜光照充足,喜温暖、湿润,耐严寒,华北地区在自然条件下可安全越冬。
喜浅水,忌干旱,宜粘质壤土,抗病性强。
20~301、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
宜3~5年分栽一次,春季将老株挖出,用快刀将根状茎分切成带有6~7芽的新株丛直接定植。
2、定植:①地栽 可行条形、长方形、品字形栽植,株行距30cm×30cm。
栽植时要施足底肥,短截部分叶片,每穴放入种苗1株。
片植可按行距30cm沿等高线开沟,根茎芽眼保持同一走向。
②盆栽 选口径50~60cm底部无排水孔的容器,放入培养土,中间挖穴,放入种苗1株,覆土使生长点微露。
灌水至刚盖住土面为好。
3、养护:①随着植株生长,逐渐抬高水位。
水位高时不可超过100cm,但也不可缺水。
②注意拔除杂草和清除水草。
③冬季割去地上枯黄茎叶。
④注意防治蚜虫,纹枯病等。
石菖蒲(天南星科、菖蒲属)挺水或沼生株高30~40cm,全株具香气,叶基生两列状排列,剑状线形,叶基两侧有膜质的叶鞘。
花茎叶状,扁三棱形,肉穗花序,直立或斜向上,花绿色,花期3~4月。
栽培变种:金钱蒲、花叶石菖蒲等。
喜荫湿环境,耐寒性稍差。
不耐干旱。
3~51、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1~2年地下根茎要分栽1次。
4月份将株丛连根挖起,去掉部分泥土.用快刀切取老株基部的新芽进行分栽。
生长期也可进行分栽,要注意保护好嫩叶和新生根。
2、定植:选择池边湿地,按10cm×15cm株行距挖穴栽植。
生长期栽植时应短截茎叶。
也可将盆苗直接放置于予定栽植地。
3、养护:①整个生长期应保持栽植土湿润。
②及时拔除拔草。
③初期追施氮肥,开花前叶面追施0.2%~0.3%磷酸二氢钾。
②越冬前剪除地上枯萎部分,盆栽苗移入冷室越冬,室温保持在5℃左右。
水生美人蕉(美人蕉科、美人蕉属)挺水型湿生多年生,株高100~150cm。
具肉质根状茎。
叶片大,灰绿色,或间有黄色条纹,全缘,抱茎。
总状花序,花序轴直立,花大,黄色、橙黄色,或被斑点,花期6~7月。
栽培变种:花叶美人蕉、紫叶美人蕉喜光,耐寒性差,北方地区根茎需温室保护越冬。
适潮湿及浅水,喜肥沃土壤。
5~101、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
地栽不宜超过3年,盆栽不宜超过2年,需分株更新一次。
4月上旬取出越冬块茎,用利刀进行分切,每个块茎具2~3个健壮芽。
2、定植:①地栽 按60cm×60cm株行距挖穴,穴底施入20g过磷酸钙,每穴放入种苗1株,生长点垂直向上,填土略加按实,灌透水。
②盆栽 将盆放置于栽植点,将3丛分切种苗直接栽入装有肥土的无排水孔的大型容器中,保持盆土湿润。
3、养护:①生长旺盛阶段,每隔2~3周追肥一次。
生长后期应多施钾肥,可提高根茎耐贮力。
②及时清除盆内杂草及枯叶。
③10月下旬,挖出块茎,稍晾晒,移入室内用湿砂贮藏越冬。
水葱(莎草科、蔗草属)挺水或沼生多年生,株高100~200cm。
茎杆通直,无分枝,圆柱状,中空。
叶线形。
聚伞花序顶生,小穗单生或对生于小花梗上,小花黄褐色,花期6~9月。
常见栽培变种有:花叶水葱喜光照充足,较耐寒,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5℃。
生长势旺盛,在微碱性土壤中生长良好。
抗风力差,抗病虫害,不易患病。
30~401、以分株繁殖为主,盆栽2年,地栽不宜超过3年需行分株更新。
春季将株丛掘出,用利刀将根状茎切割成直径20cm左右,每墩带有10余个芽的新株丛。
2、定植 ①地栽 按30cm×30cm株行距挖穴种植,也可挖宽40cm、深45cm的种植沟,穴底或沟底施入有机肥,每穴放入种苗1株。
复土后灌透水。
生长季节栽植时应短截茎叶。
②盆栽 使用大型花盆定植,栽后水面宜高出栽植土5~10cm。
3、养护 ①随着小苗生长,逐渐提高水位。
②随时清除青苔、杂草。
③及时修剪倒伏或折断的茎杆。
④冬季剪去地上枯萎茎叶,盆栽者将盆中水倒掉,移入室内越冬,室温不低于-10℃,保持土壤潮湿。
藨草别名:光棍草(莎草科、蔗草属)挺水多年生,株高40~100 cm。
茎杆直立,三棱形,散生。
无叶片,或仅最上一个鞘顶具叶片。
侧生聚伞花序,具1~8个辐射枝,每辐射枝顶着生1~8个花穗,黄棕色。
花期6~9月。
喜光、耐荫,耐寒性强。
喜水湿,怕干旱。
10~201、播种或分根茎繁殖。
①3~4月于室内将处理好的种子播于容器中,上面覆一层簿土,将容器浸入水中。
②4月将越冬老株挖出,抖去部分土,用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株丛,每丛8~12个芽。
2、定植 ①地栽 按30cm×30cm株行距挖穴种植,每穴放入种苗1株。
②盆栽 选用底部无孔洞的盆作容器,每盆放入种苗4~6株,栽后保持水深1~3cm。
3、养护①生长前期和后期控制在较浅水位,中期可保持深水位,以促使地下茎越冬芽的形成。
②及时清除杂草。
③注意防治叶斑病。
梭鱼草别名:眼子菜(雨久花科、梭鱼草属)挺水多年生,株高80~150cm。
叶橄榄色,倒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叶柄长,圆筒形。
穗状花序顶生,小花密集,淡蓝紫色带2个黄色斑点,花期6~10月。
变种有:白花、紫花梭鱼草。
喜温暖湿润环境,耐寒性差。
发苗迅速,易老化,抗病性强。
20~401、繁殖:播种、分株或扦插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
宜2~3年分株更新一次,3~4月将老株掘出,用利刀分切成每丛具3~5个分蘖的种苗。
2、定植:①地栽 按株行距30cm×30cm挖穴,每穴放入种苗1株,填土略按实,然后灌水。
②盆栽 将种苗直接栽植于放入粘质壤土、无排水孔的大型容器内。
也可将盆装苗直接放入水中。
3、养护:①缓苗期及幼苗生长期应保持土壤湿润或浅水位。
旺盛生长阶段盆内保持满水,池内最低水位不少于30cm。
②应每隔2周追肥一次,可使用棒状肥,或用易腐烂的纸袋装肥,埋入盆内泥土中。
③华北地区需移入室内越冬,室温以不低于-10℃为宜。
⑤注意防治蚜虫。
旱伞草别名:风车草(莎草科、莎草属)挺水或湿生多年生,株高40~120cm。
茎秆粗壮,棱形,直立丛生,无分枝。
叶退化成鞘状、褐色。
叶状苞片线状披针形,伞状排列于茎顶,向四周开展。
聚伞花序,小穗多个,花黄褐色。
栽培变种有:银线旱伞草、矮旱伞草等。
喜温暖、阴湿、通风环境,耐寒性差。
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潮湿土壤及通风良好环境。
20~301、以分株繁殖为主,地栽4年、盆栽2年宜行分株更新。
4月将老株挖出,用利刀自根部纵向切成若干新株丛,每丛带有8~10根茎。
2、定植 ①地栽 选地势平坦之处,按株行距30cm×30cm挖穴,穴深30cm,穴底施入少量基肥,每穴放入新分种苗1株,复土按实。
②选用口径30~40cm,底部无排水孔的花盆作容器,将盆放置栽植区域。
填入混合均匀的基质,将种苗植于盆内,留6cm的沿口。
栽后保持盆内湿润。
3、养护①春秋季节盆土可在见干时再灌水。
高温季节,应保持盆内满水。
②及时清除杂草。
③盆栽苗立冬前移入室内越冬,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10℃,越冬期内应适当控水。
菰草别名:茭白(禾本科、菰属)挺水多年生,株高100~120cm,茎秆直立,基部被黑穗菌寄生后变膨大而肥嫩,即茭白。
叶片扁平,带状披针形,先端芒状渐尖,基部渐窄,中脉在叶背凸起。
圆锥花序,花白色,花期7~9月。
喜光,喜温暖、通风良好环境。
喜水湿,也可耐短期干旱。
分生能力强,生长迅速,需肥量大,对环境适应性强。
50~1001、繁殖:播种或分株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
宜每3~5年分株更新一次。
5月当幼苗长至3~5片叶时,将老株整墩挖出,用快刀分切成带有老茎及匍匐茎和3~5个分蘖的种苗。
2、定植:①地栽 按50cm×50cm株行距挖穴,每穴1株种苗,栽前剪去叶尖,填土略加镇压,随即灌水深5cm。
②盆栽 选内径40~60cm,盆底无孔洞的盆作容器,一般每盆栽4株种苗,栽后灌浅水缓苗。
3、养护:①一般萌芽期及分蘖期,宜保持水深4~6cm的浅水位。
随着植株加速生长而逐渐提高水位。
②生长期需施追肥2~3次,③及时清除杂草及株丛基部的枯黄、腐烂叶片。
④冬季保持水位5~10cm。
⑤宜受稻蓟马、蚜虫、叶蝉、福寿螺、大螟、二化螟、长绿飞虱、稻瘟病、黑粉病、纹枯病、锈病危害。
花叶芦竹(禾本科、芦竹属)挺水或陆生多年生,株高150~200cm,茎秆粗壮,挺拔,有节。
叶长,互生,排成二列状,灰绿色,阔披针形,具白色或黄色条纹,叶基鞘状,抱茎。
大型圆锥花序顶生,,形似毛帚,小穗多数,茶褐色,花期9~10月。
同属有:芦竹喜光,较耐寒,京津地区可防寒越冬。
喜水湿之地,但也可露地栽植。
可在微酸、微碱的土壤中生长。
抗性强,不宜患病。
5~101、繁殖:分株或扦插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
①宜2~3年分株更新1次。
早春用快锹沿植株四周切成有3~5个芽新株丛,并将竹秆短截1/2分栽。
②扦插 春季将茎秆剪成长20~30cm的插穗,每个插穗要有间节,插入湿润泥土中10~15cm,保持土壤湿润。
2、定植:按株距60×80cm挖穴栽植,穴径、穴深45cm。
反季节栽植时,每3~5秆成丛挖起,带土球,茎秆需短截1/2,定植后及时灌水。
3、养护: ①缓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忌土壤干旱和长期积水。
②夏秋季节及时锄草,旺盛生长期需适当追肥。
③上冻前,剪去地上枯萎部分,浇灌封冻水后培土越冬。
④注意防治蚜虫。
芦苇别名:苇子(禾本科、芦苇属)挺水多年生,株高100~400cm,茎直立,具节。
叶带状披针形,叶基宽,叶舌有毛。
圆锥花序顶生,微下垂,小穗细,花褐色,花期7~11月。
喜光,耐寒。
对土壤适应性强,耐盐碱。
喜水湿,但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旱地也能正常生长,扩繁能力强20~501.、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①发芽后,在苇地用铁铣挖长宽20~25cm,带有3~5个幼苗的苗墩直接栽植。
②4月将苇根挖出,截取30~40cm长粗壮根段,作根茎繁殖。
2、定植:按30cm×40cm株行距挖穴,每穴放入一丛带有4~5个萌蘖种苗。
或按行距30cm开沟,将根茎斜埋沟内,上部露出5~7cm,填土略加镇压,然后灌水略高于栽植面。
3、养护:可粗放管理。
①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不可缺水。
②注意防治叶斑病、蚜虫、稻负泥虫等。
千屈菜(千屈菜科、千屈菜属)挺水或陆生株高40~100cm , 茎四棱,直立多分枝。
叶对生或轮生,披针形,无柄。
长穗状花序顶生,小花多而密集,紫红色,花期6月~9月。
喜光,耐寒,可露地越冬。
喜浅水及通风环境。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碱性沃土中生长良好,耐干旱。
可陆地、浅水区栽植。
5~1 01、分株或扦插繁殖。
①以分株为主,一般2~3年需分株更新一次,早春或深秋,将株丛挖出,抖掉部分泥土,用快刀切取数芽为一丛。
②6~8月,剪取嫩枝15~20cm作插穗,去掉基部1/3叶片,插入基质中,遮荫养护,待侧芽萌发撤去遮阳网。
2、定植:①地栽 按株行距30cm×30cm挖穴栽植。
片植时,可沿边际线,自上而下平行与等高线开沟栽植。
②盆栽 时用直径30~50cm的无底洞花盆,每盆1丛种苗,栽植后随即灌水。
3、养护:①生长期不断掐尖,促其矮化分蘖。
盛花后及时剪去残花,促进花芽萌发,可再次盛花。
株丛过高时,应通过修剪控制。
②入冬剪去地上枯萎部分,盆栽的应移入室内越冬,室温5℃左右,保持盆土潮湿。
③注意防治红蜘蛛。
荇菜别名:水荷叶(龙胆科、荇菜属)浮水多年生,根状茎圆柱形,多分枝。
叶心形或椭圆形,基部深裂至叶柄处,全缘或近波状,叶背带紫色,近革质。
花数朵簇生,花冠5深裂,杏黄色,外缘芒状,花期6~9月。
喜光,耐寒性差,越冬温度不宜低于4℃。
适微碱性浅水,或不流动水域,繁殖成坪快,抗病性强。
40~801、繁殖:切茎分段繁殖。
原地栽植不宜超过2年,盆栽不宜超过1年,即应进行分株更新。
3~4月将根茎从泥中挖出,用利刀切成数段,每段具3~5节。
2、定植:①将栽植区域水基本抽去,将种苗挖穴栽入泥中。
②盆栽 使用大口水缸作容器,放于定植点,容器内放入适量基质,栽入种苗1株,栽植后留出20cm沿口,然后放水,使之刚刚没过泥面。
3、养护:定期清理水中杂草。
慈姑(泽泻科、慈姑属)挺水多年生,株高120cm,具球茎。
叶基生,全缘,沉水叶呈长圆形,浮水叶阔椭圆形,挺水叶三角状箭形。
总状花序轮状排列呈圆锥状,花白色,花期6~8月。
喜阳光充足、温暖环境,耐寒性差,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
抗风力差,忌干旱,适生沼泽地或浅水中15~301、繁殖:分株或扦插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
地栽者不超过3年,盆栽不超过2年即需进行分株更新。
4~5月结合分株,选直径2—3cm顶芽完好的球茎作种球。
可直接栽植或盆栽养护。
2、定植:①地栽 按30cm×30cm株行距挖穴,填土后略加镇压,初期水深度不宜超过3cm。
②选用无排水孔的大、中型花盆或缸作容器,放于展示点,每盆放入3~5枚种球,填土时留出不少于10cm沿口。
3、养护:①冬季、春季萌芽期,水深保持3~5cm,夏季水深20~30cm,秋季结球期10~15cm。
②长至4~6片叶时,每株栽植基质中施入5g棒状鸡粪。
③注意防治黑粉病、斑纹病、褐斑病、茎腐病,飞虱、蚜虫、钻心虫、花蓟马、长腿叶甲等。
再力花(茗叶科、再力花属)挺水多年生,株高120~200cm。
叶卵状披针形,浅灰蓝色,叶鞘大部分闭合。
花无柄,成对排成松散的圆锥花序,花紫色,花期8~9 月。
喜光,不耐寒,喜高温、高湿环境。
在微碱性沃土中生长良好20~301、繁殖:以根茎行分株繁殖。
早春用快刀从老株上切下带1~2个芽的根茎,栽入盆内或塑料网眼花蓝,施足底肥,灌水养护。
网眼花篮内需衬垫包皮麻布。
2、定植:在栽植区域内按株行距60cm×70cm,将花蓝直接放入穴内,用泥压住。
也可将盆栽苗放置于池中予定位置。
3、养护:①生长季节不可缺水,保持盆土湿润。
②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
移入冷室越冬。
雨久花别名水白菜(雨久花科、雨久花属)挺水或湿生多年生,株高50~90cm。
茎直立或稍倾斜,基部呈红色。
沉水叶披针形,挺水叶阔卵状心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革质。
总状花序顶生,花被6,蓝紫色,花期7~8月。
常见栽培有:白花雨久花,蓝花雨久花。
喜光、稍耐荫,不耐寒。
适生微酸性至微碱性水域。
10~201、繁殖:播种或分株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
①宜每年4~5月进行分株繁殖。
②自播繁殖,成熟种子落于潮湿的盆土中,翌年萌芽。
2、定植:①地栽 株行距30cm×30cm,每穴栽入种苗1株,灌水以刚没过栽植面为宜。
②盆栽 用无底孔花盆,盆内装入含腐殖质的河泥、腐叶、栽植土混合基质。
缓苗后,将盆直接沉入水中,栽植土上需覆盖一层卵石。
3、养护:①缓苗期,保持盆土潮湿或浅水。
②生长旺盛阶段,每隔2周追肥一次。
花期追施磷酸二氢钾2~3g/株。
③及时拔除杂草。
④北方地区,冬季需移入室内越冬,温度以不低于4℃为宜。
花蔺(花蔺科、花蔺属)挺水或湿生多年生,株高60~100cm,地下具粗壮根茎。
叶基生,直立,长条形,基部近三棱状。
伞形花序,顶生,花序轴圆柱形,直立,初花时白色,后渐变粉红、浅红色,花期7~9月。
喜光照,较耐寒,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
适微酸性至微碱性浅水。
水深生长不良,但也可露地栽植。
10~151、繁殖:播种或分株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
宜3~4年进行分株更新繁殖。
2、定植:4月结合分株更新进行。
栽植前先灌水浸地,水深度以10cm为宜。
按株行距40cm×30cm,品字型挖穴,每穴1株种苗,覆土后压实,灌水养护。
3、养护:①定植后及时灌水缓苗,缓苗期不施肥。
②旺盛生长期应及时锄草,定期追肥。
黄花蔺(花蔺科、黄花蔺属)挺水多年生,株高60~80cm根茎横生,老根黄褐色,新根白色。
叶基部丛生,叶柄长三棱形,叶阔卵形,全缘,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钝圆或浅心形,弧形脉。
伞形花序,顶生,小花6瓣,浅黄色,花期7~9月。
喜光,不耐寒,越冬温度不低于2℃,北方地区多作一年生栽培。
喜温暖、湿润、通风良好环境。
生长势强。
10~201、播种或分株繁殖。
①将采收种子用纱布包裹,清水漂洗干净,在室内5~10℃条件下经水藏越冬,注意换水保持水质清洁,翌年4~5月播种。
播种后覆一层细土,浸入水中心,加水没过土面2cm,容器上盖薄膜。
分别于幼苗长出3~4片叶、7~8片叶时,进行2次分栽。
②7~8月,连根摘取花茎上分生的幼苗进行分栽。
2、定植:①地栽 栽植前应先灌水浸地,按株行距30cm×30cm挖穴,每穴1株,填土后按实。
②盆栽 使用底部无排水孔花盆作容器,每盆栽植种苗3~4株,沿口不少于10cm,灌透水。
3、养护:①抽生花序轴后、适当增施磷、钾肥。
②注意防治蚜虫、斜纹夜蛾、白粉病、日灼病等。
凤眼莲别名:水葫芦(雨久花科、凤眼莲属)浮水多年生,株高30~50cm。
根茎极短,白色羽状须根。
叶基生,质较厚,光亮,宽卵形至圆形,缘波状,叶柄基部膨大成葫芦形。
短穗状花序单生,小花无柄,淡蓝紫色或粉紫色,上部花被表面具蓝色斑驳,中央有亮黄色斑点,花期7~9月。
喜生于向阳、温暖及富含有机质的静水中或潮湿肥沃的边坡。
耐寒性差。
分蘖快,尤以雨季为盛。
有较强净水能力。
60~1001、繁殖:多分株繁殖,应每年进行分株更新。
①3~4月,将前一年在室内越冬的老株,分切成每丛带有3~4芽的新株。
②6~7月,将当年分蘖小苗直接投放水中或盆栽。
2、定植:①地栽 在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进行。
将容器苗脱盆后或将植株上的幼芽,直接投放于用浮框或浮漂圈定的栽植区域内,以避免植株在水体中随意漂动。
②盆栽 将无排水孔的容器中放置去定植区域,放入腐殖土和塘泥,将带有3~4芽的种苗或当年分蘖小苗,直接栽于容器中,随即加水至30cm。
3、养护:①避免凤眼莲进入非栽植区域。
⑤注意防治螨类及蚜虫危害。
睡莲(睡莲科、睡莲属)浮水多年生,根状茎粗短,棕褐色。
叶丛生,具细长叶柄,叶基部深裂呈心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暗紫色。
叶、花浮于水面,花单生,呈莲座状,有白、粉、红、紫、蓝、黄色等,花期6~8月。
栽培品种有:黄睡莲、日出、彼得、大主教、香睡莲、埃及蓝、埃及黄、白仙子、霞妃、渴望者、玛珊姑娘、宽斑白、印度红、玛格丽特、安德瑞斯蓝金刚、洛桑等。
喜强光、高温,不耐寒冷,华北地区需在室温不低于0℃的冷室内越冬。
喜肥沃。
60~1001、以分株繁殖为主。
盆栽时应2~3年,于3~4月发芽前结合分株进行。
将根茎从泥中取出,除去茎叶及根的残留物,削去腐烂或病害感染的部分。
用利刀分切成数块,每块2~3节根茎上保留一个强壮的水下嫩芽的生长点。
2、定植:①地栽 按穴径、穴深40cm挖穴,在穴底施入骨粉作基肥,覆盖少量栽植土,穴内放一块茎种苗,块茎芽垂直向上,用塘泥覆盖并压实。
②盆栽 可用大口水缸,将容器放置在预定位置上。
缸内装入含有腐殖质的粘质壤土,缸底放入适量马蹄片作基肥。
将根茎平埋于土中,留有20cm沿口,灌水至刚刚没过栽植面。
3、养护:①定植后,盆栽苗水深保持在10~15cm。
地栽初放水时,宜保持较浅水位,逐渐提高水位至60~80cm。
②旺盛生长期宜每10天追肥一次。
③在北方地区待秋季叶片枯萎后,剪去地上部分,选健壮幼苗入室盆栽越冬,室温不低于5℃,保持盆土水湿不干。
水深在冻层以下者可在室外越冬。
④注意防治淡剑叶蛾、蚜虫、叶甲、叶蝉、大塘螺和褐斑病。
夏季用水冲洗叶面,将棕色甲虫及黑色幼虫和蚜虫冲入池中,让鱼类吞食。
荷花别名:莲花、芙蓉(睡莲科、莲属)挺水多年生,株高100~200cm。
根茎肥厚,横生,具节。
叶片大,圆盾形,呈浅盘状,叶柄长,圆形中空。
花单生,单瓣或重瓣,白色或粉色,具香气,花期6~8月。
栽培品种有:白雪公主、红领巾、天娇、艳阳天、春光、白马王子、红舞裙、大洒锦、春不老、绿云等。
喜光,不耐荫,光照不足时,开花少,且易形成哑蕾。
喜炎热,怕寒冷。
喜水湿、水质清洁,适生于肥沃粘性土壤。
根系发达,成形快,生长势强健。
50~2001、多行分株繁殖。
原地栽植不宜超过3年,盆栽不宜超过1年,则需进行分株更新。
多在3~4月,选择顶芽充实饱满、根茎3节以上首尾相连的种藕,自2~3节处切段,每段必需具有完整无损的顶芽和藕节。
花莲在6月份以前均可分栽。
2、定植:①地栽,先在种植区域内放入适量水,或将原池中水抽去部分,施足底肥,池泥翻整耙平,将种藕顶芽向南,保持40~50cm间距,尾部翘露泥面栽植。
②盆栽 将大口水缸放置于观赏点,顺容器内沿将种藕头尾相接栽植,尾部翘露。
3、养护 ①栽植后随即灌水,水深以刚没过泥面为宜。
池中水位应随浮叶生长,逐渐提高,成型后水深不宜超过120cm。
②旺盛生长阶段,应注意追肥。
③注意防治枯萎病、腐烂病、黑斑病、叶斑病,黄剌蛾、斜纹夜蛾、豆毒蛾、荷缢管蚜、食根金花虫、花蓟马、福寿螺、椎食螺等。
及时拔除死株,修剪病、枯叶片。
芡实(睡莲科、芡属)浮水一年生,全株具剌。
叶基生,幼叶箭形,老叶盾状圆形,直径可达130cm,叶皱缩,叶背紫红色,叶柄有剌。
单花顶生,花蓝紫色,萼片4,披针形,花期7~9月。
喜阳光充足,肥沃粘土中,深水、浅水皆可。
种子成熟即脱落沉入水底,可安全越冬。
50~3001、繁殖:播种繁殖。
每年3~4月,将水贮种子置于容器中催芽,待萌芽后将其播入泥土中,保持水深10cm左右,小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定植。
2、定植:①地栽 按穴径、穴深40cm挖穴,穴中施入少量基肥。
每穴放入种苗1株,扶正后用泥盖严,缓慢灌水至栽植面。
②盆栽 先将容器放置于栽植观赏区,容器内填入适量基质。
将一株种苗定植于容器中,填入基质并压实,留出30cm~40cm沿口。
灌水稍没过栽植面。
3、养护:①雨季注意调节水位,避免水深变化过大。
盆栽苗生长季节不可缺水。
②注意防治莲缢管蚜、莲潜叶摇蚊、斜纹夜蛾、食根金花虫、椎实螺、叶瘤病等。
大薸别名:大浮萍(天南星科、大薸属)浮水多年生。
叶漂浮水面,无柄,倒卵状楔形,簇生于短茎上,呈莲座状,有短绒毛,叶脉下陷,叶背灰绿色,叶肉组织疏松,中间有通气腔。
花小,白色。
喜温暖、阳光充足、肥沃的静水环境,耐寒性差。
60~1001、繁殖:分株繁殖。
匍匐茎的先端长出的幼苗,可直接进行分栽。
2、定植:选择背风向阳、平静的池塘,清除水面上的青苔等杂草,用竹片或浮漂圈好投放区域,将幼苗投放其内,以防风浪冲散。
3、养护:选母体上生长旺盛的壮苗,初秋时移入室内水养越冬,温度控制在18℃左右。
泽泻(泽泻科、泽泻属)挺水或沼生多年生,株高60~90cm。
茎秆直立,地下块茎球形,外皮褐色。
叶基生,具长柄,挺水叶阔披针形或椭圆形,沉水叶条形或披针形,全缘。
圆锥状复伞形花序,花小,白色,花瓣3,花期6~10月。
喜阳光充足,耐寒性差。
适肥沃粘质土壤。
20~301、繁殖:播种或分株繁殖,以播种繁殖为主,自繁能力强。
①5~6月,浸种24小时后播种。
②塘养原地不宜超过3年,盆栽不翻盆者不宜超过2年,应行分株更新。
2、定植:宜在春季进行 ①地栽 选平坦之处,按株行距25cm×20cm挖穴,穴深30cm,穴底施入少量基肥,每穴栽入1株种苗。
②盆栽 使用无排水孔的中型花盆作容器,将其放置在装饰地点,填入适量基质,放入1株种苗,填土后按实,留出不少于6cm的沿口,盆内灌水。
3、养护: ①北方地区上冻前,需移入室内越冬。
②注意防治莲缢管蚜、长腿叶甲、银纹夜蛾、白斑病等。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水生植物栽培方案及标准(水生植物栽培方案及标准图片)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