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七七八八、横七竖八、杂七杂八、七老八十,为什么不是八八九九或者五五六六,很有意思对吧。
为什么我们对七和八这两个数字这么痴迷呢,只因为他们是五和十的中数?《黄帝内经》原文中说: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意思是:黄帝说:有的人年纪已经很老了,却仍然能生育子女,这是为什么呢?岐伯说:这是因为他天赋的精力强于常人,气血经脉畅通,肾气有余。
这样的人虽然可以生育,但是就通常而言,男子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不超过四十九岁时,精气就干枯了。
虽然不能说七和八最早的出处源于《黄帝内经》,但是内经中算是第一次赋予了七和八特殊的含义。
即女合七数,女七七之数后人道绝;男合八数,八八之数后人道绝。
但是《黄帝内经》中并没有出现七七八八、乱七八糟、横七竖八、杂七杂八等词语,我们可以依次来追根溯源。
七七八八有据可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