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十”不能说“两十”?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涉及到汉字的词源和基数词、序数词。
“二”或“贰”来自于“弌”、“弍”、“弎”,中华先人伏羲老祖,用日晷观测日影,日晷指针的影子每天是移动的,一天在日晷上刻一画,两天就刻两画,三天刻三画,“弋”是“游弋”,日影移动的意思。
后来省略了“弋”,用“一、二、三”来表示记数的序数。
随着数字逐步变大,不可能只划横来表示,于是就用人的手指模拟日晷刻痕来表示。
两只手共有十个手指,这就产生了十进制。
序数词是表示顺序的词,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
基数词则是表示数量的词,例如一、二、三、四、五等。
“两”的甲骨文是一辆车的形状,上下是两个“人”字,象征着车辕和车衡。
其本意是指古代的一种双轮车,后来引申为“二”的意思,表示成对、两个。
在甲骨文中,“两”的写法较为形象地展示了古代车辆的构造,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的含义逐渐演变和丰富,如:“两”还有“二十四铢”钱的含义;“两”的本义又写为“辆”;成对的两人”改写为“俩”,“两人”是“两个关系不紧密的人”,而“俩人”则是“结对的两个人”。
“两”的成对的意涵,可以表示数量“双、二”,替换“二”的基数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广泛被使用。
因此,“二”和“两”在用法上有如下差别: 一、用法不同 “二”常用于序数、小数和分数中。
例如:二月、零点二、三分之二。
“两”常用于数量词前和一些固定的表达中。
例如:两个人、两头牛、两天、两手空空。
人的两只手,比不出两个十。
汉语里,二十有一个专用字“廿”。
所以,数量词“两个单位十”,不能说“两十”。
而“百,千,万,亿……”,这些单位可用手指头来表示,“两百”,则可说“两千”,“两万”,“两亿”……特别提示一下,2000,既可读二千,也可读两千。
二、口语和书面语倾向“二”在书面语中使用相对多一些。
“两”在口语中更为常用。
三、搭配对象有别 “二楼”因为有顺序的含义,可指第二层楼,用“二”。
“两楼”表数量,则指成对的楼,“两个”“两只”等用“两”,也是表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