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攻打库尔斯克真正意图是什么##乌军用海马斯炸塌库尔斯克地区桥梁##乌东部重镇遭俄军猛攻##俄媒公布乌士兵在库尔斯克投降画面#时间来到8月17日,俄乌冲突第904天,库尔斯克战役第12天。
目前来看,乌克兰反攻俄罗斯,政治和国际观瞻有得分,但军事失败或提前到来当地时间8月16日,央视新闻:普京与俄联邦安全会议讨论特别军事行动新决定一、乌克兰不是闪击战,正在安营扎寨:但这却正如俄意——通过消耗战最大程度杀伤乌兵,并顺势大练兵当地时间8月17日,无意中刷到了凤凰卫视主编吕思宁先生13日发表重要时评:乌军在库尔斯克挖战壕,将在俄开辟第二战场:俄罗斯当务之急是将乌军赶出俄领土他主要观点是:乌克兰攻入俄罗斯境内,库尔斯克成为战场。
从目前各种迹象和现象看呢,乌克兰这回不是打闪击战,而是要是安营扎寨。
福布斯记者这样写道,乌克兰军队正在挖掘战壕,这表明他们计划长期驻扎在当地了。
实际上随着乌克兰的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一起进入库尔斯克的,还有工程车辆,还有专门挖战壕的工业挖掘机。
而根据他们现场回馈的消息和观察分析。
第一,看来乌克兰已经正在实现库尔斯克特别军事行动的目的之一,就是把乌克兰战场的俄军调回来了。
第二,乌军攻入库尔斯克的第二个目的,看来是要在俄罗斯本土开辟第二战场。
第三,对于俄罗斯来说,要想趁我军立足未稳发动反击,只有很短的窗口期,这段时间必须有强大的军力,并且要及时到位。
而俄罗斯人只要晚一天反击,乌克兰人就加紧一天挺进和挖战壕。
那么也许此时呢这个窗口区也正在慢慢的关上。
第四,更让俄方猜测的就是下一步乌克兰到底还有什么阴谋诡计。
第五,可以料到的是,为了报复乌军竟敢入侵俄罗斯,莫斯科肯定要大规模进行报复。
据悉乌克兰领导层已经做好准备迎接俄罗斯对基辅的国会、其他政府大楼和其他未打的高价值或敏感目标进行铺天盖地的导弹袭击。
显然,客观讲,这是颇有见地的,相信也代表了很多人学者专家和网友的看法。
与此同时,据央视新闻报道称,俄国防部16日称,俄北部集团军在库尔斯克方向击退乌军进攻。
俄军航空兵部队打击了乌军位于苏梅州的预备队人员,以及武器和油料库。
俄军出动卡-52直升机打击了位于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的乌军装甲车和军车:过去24小时,消灭了数支企图突入领土纵深的乌军机动小组:共打死打伤乌军220人,击毁乌军19辆装甲车:其中包括4辆坦克换言之,根据此前,俄方战报显示,截止目前,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共累计损失2860人,以及41辆坦克、40辆装甲运兵车、23辆步兵战车、213辆装甲车和22门火炮摧毁!也就是说,根据《福布斯》15日的说法,加上此前几天乌军被迫从顿巴斯方向抽调来增援库尔斯克的两支乌克兰空降突击旅,目前乌军在该地区的兵力预估为1.5万人,共7个旅:也就是说19.06%的乌军都损失了......再鉴于俄军从扎波罗热、赫尔松抽调数千人,以及库尔斯克地区的车臣部队、前瓦格纳、边防部队等,俄军目前在库尔斯克地区兵力为4万人......很明显,目前,在库尔斯克地区,乌军在兵力、火力和空中支援都处于劣势,其主要优势在于乌克兰几乎都是精锐,而俄军这边的义务兵不太给力。
但不管怎样,看上去:乌军夺取库尔斯克核电站和库尔斯市的计划基本上算是泡汤了最乐观的目标就是在库尔斯克站稳脚跟,也就是成功开启一个1000余平方公里的桥头堡!此外,值得一的是,央视新闻17日还称,乌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16日晚间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报称,乌克兰武装部队当天在库尔斯克州的不同方向继续推进了1至3公里,整个前线的战斗仍在继续,乌军控制教局势。
同时,瑟尔斯基还表示,又有一些俄罗斯军人被俘,乌军在当地设立的军事营制局出已经开始工作,目前军队后勤保障系统运行平稳。
不过,诡异的是:俄方军事频道16日晚间称,西尔斯基突遭俄导弹精准袭杀。
目前乌方暂无回应或评论有分析指出,综合来看:今天是乌克兰库尔斯克攻势的第11天,从战线可以看到此处乌军已经渐渐从突破开始的机动战转为部分区域的阵地战,进攻的动能以肉眼可见的进度在衰退。
目前,尽管双方小股部队在前线激烈交火,尤其是柯雷诺沃方向的车臣、瓦格纳以及吉里方向的主力部队。
8月17日,库尔斯克州:超过20名来自乌军第22机械化旅的乌军人员在科马罗夫卡村集体向俄军投降。
但是鉴于乌军装备和兵力损失着实惨重,以及乌军也给了俄军时间进行构建防线、远程布雷的充分准备(事实上最新消息显示已经开始远程布雷了),可以说,不难推测:乌军的攻击行动在增援后应该还能继续维持,但要想像突袭前五天那般迅速推进,显然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它的高速机动的能力很可能已经大幅下滑,甚至无法恢复了。
换言之,如果不出意外,乌军在库尔斯克的反攻将和俄军在哈尔科夫的进攻一样:都陷入长期僵持状态,也就是进入消耗战或拉锯战模式!换言之,所谓的把“乌克兰战场的俄军调回来了”,从严格意义上讲,其实是破产了——因为截止目前,乌军在库尔斯克行动,几乎没有影响到俄军在顿巴斯的推进甚至多个军事频道显示,还因乌克兰从顿巴斯抽调了两个精锐旅,这导致俄军在该方向推进速度陡然加快!当然了,乌军这样做到底有没有阴谋诡计或高明计策呢?其实战争打到现在,双方都非常了解了,几乎是明牌阶段:接下来,乌军最大可能就是加大袭击克里米亚大桥和克里米亚的力度,并摆出要在进攻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架势。
——但是这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俄军早有应对了,扎波罗热、赫尔松的防线完善,兵力也不比乌军少,克里米亚大桥也构建层层防即使真的使用德国金牛座导弹等重创该桥,也因俄已经基本完成了连接顿巴斯和克里米亚的陆桥,可以说,这个方向几乎不会有剧变.....当然了,乌军有可能导弹袭击库尔斯克核电站,搞搞极限操作:但这样一来,那俄军就可以彻底放开手脚,对乌克兰各大关键设施:水电站、桥梁、政府机关大楼、机场等进行猛烈的轰炸........这反而对乌不利8月16日,俄媒:乌军准备引爆核脏弹,计划用装有放射性废料的弹药袭击库尔斯克核电站和扎波罗热核电站因此,总的来说,更有理由认为:普京和俄罗斯其实至始至终就坚持按军事规律行事,而不会要求或特别着急必须立即将乌军赶出俄领土:甚至不排除,俄其实就是顺势在库尔斯克地区与乌军打消耗战,凭借火力、人力和空优优势大量杀伤乌军人换言之,乌克兰主要图的政治谋算,而俄罗斯主要追求的是军事杀伤那么,这个观点有道理吗?二、其实,普京确实很可能并没有很多人那般非常急切地想将乌军赶出去事实上,早在8月12日,个人就对于“俄罗斯当务之急是将军赶出俄领土”和“普京称必须立即将乌赶出俄领土”的说法持怀疑态度。
事实上,经多方比证,确认普京其实说的是:国防部主要任务无疑是将乌军赶出去也就是——主要任务与必须立即将乌赶出俄领土是存在微妙的区别:前者说明事情的急迫性和严重性,往往给人感觉“为了将乌赶出俄领土”,俄罗斯将很会考虑抽调前线回访。
而后者,则应该说明,普京没有给俄国防部下达通牒,或者设置时间期限,只是强调俄军要集中精力优先解决。
就个来看,从军事政治角度来看,普京是不太可能会说“必须立即将乌赶出俄领土”这种话。
——因为战场错综复杂,并非是想怎样就能怎样,俄军增援需要时间,重型装备的抵达也需要时间。
更重要的是,俄军会增援,乌军难道就不会?普京想要将乌赶出俄领土,泽连斯基出于政治因素也会全力维持在该地区的桥头堡,这意味着至始至终库尔斯克会战都是一场消耗战,至少在美国大选前是如此——除非刚开始几天,俄军便成功守住阵线或乌军取得重大进展,那么倒是有可能出现巨大的变化....因此,总的来说:个人认为,普京压根就没有说过“必须立即”这类话!至于到底有没有在库尔斯克方向,利用火力、空优和兵力优势同乌军打一场消耗战,顺便也练练兵——这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个人认为,从结束来看,俄罗斯将会起到最大程度杀伤乌军人,以及完成大练兵的效果!另外,必须提醒的是:2022年10月,俄推动四州公投入俄,并还完成了所有法律程度、写进俄国宪法,这意味着——某种程度上讲,战场发生库尔斯克与发生乌东四州没有本质多大区别。
战争最重要的事情是杀伤和击败对手,进而赢得胜利。
当然了,话说回来,必须承认的是:首先,务实严肃地讲,乌克兰此次大举进攻,显然是精心筹备,并应该还得到美西的强力支持:不仅装备了地面进攻所需的大量北约武器和防空系统,而且还有专门挖战壕的工业挖掘机——这显然说明了乌军进攻前是做了充分评估和预案的:也就是,如果能迅速攻克苏贾镇,并闪电式拿下库尔斯克核电站和库尔斯克市,那么必将轰动世界,一举逆转战局、重夺战场主动权,并成功增加了谈判筹码——在美西的强力支持下,在11月份举办第二次和平峰会:届时,不管俄罗斯来,还是不来,都将承受空前的政治压力!8月14日,俄媒:俄军指挥官称,乌库尔斯克行动原计划投入1.2万人,在8月11日之前夺取库尔恰托夫市的核电站而如果进展不顺,那么也必须不断增援,全力维持住奇袭得来的桥头堡,即使付出惨重代价,但只要撑到美国大选(11月5日)之前,那么,就不能算是一次失败的行动。
因为,至少它可能有望达成了以下重要战略目标:1)提振乌克兰和美西赢得胜利的信心,阻止大规模跨境逃离趋势,并为进一步加强动员创造有利条件2)夺取库尔斯克苏贾镇天然气测量站,进而向美国示好,并还可拿捏欧洲多国,以及打击俄罗斯经济中枢:进而影响俄罗斯长期作战能力和削弱其对欧洲影响力。
此前两天,彭博社:库尔斯克行动后,欧洲天然气涨超10%3)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闹个天翻地覆,打击了普京威信,并一定程度可能影响了俄罗斯社会对于特别军事行动的支持度。
当然也可能反弹。
就像3月俄大选期间,乌也是派出数千人进攻俄本土(别尔哥德罗),但反而导致更多俄罗斯人支持普京4)向美西展示了实力,并表明此前通过的欧盟援乌计划和美国援乌法案是正确之举。
同时,也是在争取美西更多支持和长期援助。
5)强力阻击欧尔班的和平使命计划和乌克兰国内日益高涨的“割让领土换和平”的呼声,并为举办第二次和平峰会成功造势6)乌大举进攻库尔斯克后,哈里斯胜选的可能其实变大了:再结合美国的各大民调和美国民主党实力似乎稍微要更强,因此认为,理应更看好哈里斯赢得美国大选,创造历史,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的女总统。
结语种种迹象表明,俄军初期几天判断在全世界丢了大脸,但最近一周,普京和俄国防部、参谋部应对是得当的。
或许正如德媒《明镜》此前所言:当战事陷入胶着阶段后,随着时间推移,乌克兰奇袭的优势将迅速转变为劣势,其库尔斯克行动可能加剧乌军事的终结。
因为俄军拥有更多的兵力和弹药,防空和空中打击能力也更强总之,期待早日结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