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总平管理的管理工程项目的总平管理是指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从接收场地开始,对建设场地的整体规划、总平面布置、临时设施建设和场地的动态管理活动,这个管理一直会持续到项目整体竣工移交,它会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关于总平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此主要结合我的工作经历分享一些总平管理的经历,以供探讨。
1)注意场地周边条件的核实。
项目建设场地,大家进场都会做详细的踏勘,这个不必多说。
我主要提几点容易忽视的地方:一是注意核实合同中关于项目三通一平等场地条件的责任分工和落实情况。
特别是针对EPC总承包合同,EPC合同总价包干的计价模式下,往往此部分工作由承包商自行考虑。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通用条款约定由发包人负责,但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没有规定,通常由甲乙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核实清楚合同责任分工,我们才好在后续项目实施中组织落实实施,(如变压器界面、道路开口占道、树木移栽等)。
二是注意核实场地周边条件和历年气象数据,周边条件包括了周边地下管网和流向,这关系到整个场区排水排污的走向。
也包括周边环境识别(是否有扰民、拆迁等遗留问题、当地政府的管理要求等)、还包括周边地下地质条件预判、弃土场地距离等。
历年气象数据的收集,可以为项目防洪防灾的预防和管理提供参考,比如项目所在地往年容易遭受洪涝灾害,项目规划时特别注意泄洪排水的布置方案。
对场地周边条件的核实直接影响到项目总平面的规划和布置,对以往容易出现的问题要引起警觉。
2)提倡和推广采用永临结合的总平规划布置。
总平管理的核心是场地的规划和使用,这里面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诸如场内交通、作业场地布置、临设费用投入、安全环保要求、建设和拆除的工期影响等等。
那么采用永临结合的总平管理思路,能够较好的融合以上影响因素,达到超预期的实施效果。
永临结合的方案要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策划实施,常见的永临结合方案包括:1、道路永临结合对于园区建设项目,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优化道路结构做法,在道路基础以上增加混凝土刚性层,作为临时道路路面,在工程完工后直接铺设水稳和面层。
优点:(1)设计综合优化,不增加道路综合成本,且不影响最终成品质量和效果。
(2)一次性投入,建设临设道路修建投入的费用成本。
(3)减少后期临设道路破除花费的成本和施工周期。
(4)大大提升现场文明施工形象,满足环保和创标、创奖的要求,提升企业整体形象。
难点:(1)超前实施正式道路要求图纸精度高,需要整体规划,后期不能随意更改(可预留水稳层)。
(2)穿道路的管线预埋要提前策划,且对实施精准度要求极高,少量的破路修改也不可避免。
综合平衡下来,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但也许注意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分析利用。
2、雨水永临结合配合道路的永临结合,优先实施完成道路两侧的雨水管网,为整个项目的泄洪排水创造条件,并且减少项目后期实施的工作量。
难点:仅实施与道路并行的雨水主管网,进户的分支管网暂不实施。
注意管网排布,不影响其他管网后续开挖。
3、化粪池和污水处理设施永临结合 现场布置生活区的,考虑生活设施排污的问题,可以提前实施项目化粪池修建和排污设施建设,既满足建设期间的排污问题,也为后续实施建设工作量。
4、围墙的永临结合 设计有正式围墙的项目,提前实施围墙框架柱和栏杆,外围可按照政府要求铺设绿草坪,后期再实施面层装饰。
5、消防设施的永临结合 屋面水箱在主体结构完成后,尽早安装作为整个项目施工期的临的消防设施。
实施永临结合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项目文明施工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3)注重对总平的动态管理和分区管理。
动态管理: 总平的布置,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呈现一个实时动态的过程,这期间对总平的动态管理和随项目的不同阶段持续开展。
这里面大的调整规划,应该履行再规划再审批的管理要求,大的项目还应考虑为确保现场管理的高效,在现场设置临时指挥的办公室、卫生间、茶水间、吸烟室等设施。
总之,不同阶段的总平布置都有一个过程动态的管理,所有的动态过程都应该处于可控、规范、科学的原则下开展。
分区管理:体量大、多标段的项目管理,应该划分“总平管理责任田”,明确分包管理责任,按区域片区进行责任管理。
公共区域的文明卫生和交通运行由项目部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标段内的文明施工、场容场貌、清洁卫生落实到分包单位,项目部加强监督和指导。
应急管理:落实责任分工的同时,项目部还应该储备一支听指挥、能应急的作业队伍,在责任不明且必须要即可处理的关键时候,能立刻安排紧急处置,避免造成负面事件和影响。
总之,总平管理涉及的内容多、周期长,牵扯到了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多个维度,对项目整体形象和施工部署影响大。
今日我分享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方面,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