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混淆概念。在合同中,装修公司要注明“资质等级”。一些装修公司把建委的“设计资质”和“施工资质”混为一谈,或者用其他公司的资质证书欺骗消费者。陷阱二:明知故犯“泄密”建设部在《住宅室内装修管理办法》中规定,进入小区承接家庭装修的装修公司必须具备相应的施工企业资质证书。但小区内有部分施工队挂靠在有资质的公司,即公司不负责施工队的施工质量和服务。合同中“发包人承包人”一项中有“委托代理人”一栏。有的装修公司是挂靠、承包企业,却故意省略“委托代理人”一栏,不填写法人委托代理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出现问题后推卸责任。一旦在装修或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的利益将得不到保障。此外,一些不正规的装修公司在为消费者提供装修方案时,只是口头介绍,容易导致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和矛盾,消费者没有依据可循。通常装修公司要提供一份平面图;两张效果图(一般是主卧和客厅);有天花板的,还应提供顶层平面图;水路改造图;木工也要提供具体项目的施工图,复杂项目要提供节点图。所用的材料应在施工图中标明,以便与报价相符。陷阱三:故意埋伏笔。有些装修公司利用消费者没有经验,专门起草一些不具体或者可以多种解释的条款。比如很多装修合同都有这样的条款:装修时原品牌材料缺货,乙方(家装公司)可以临时更换同样的材料。但实际上,这种“同款”可以有多种解释:是否是同质量、同品牌、同价格都没有具体说明,假空很大。百科温馨提醒:在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之前,尽量不要急于签约。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