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经常收到一些客户的咨询—问如何鉴别保护套的优劣?,有什么办法来选购好的产品。
对于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决定做一期科普性的讲解,把我们在行业内积累的经验告诉大家,让大家少走弯路。
螺旋保护套的用途主要是包裹物体,增强防护,那对这类产品的核心诉求无非是,要抗磨、耐老化、耐油等等。
所以,我们来看一下,产品的哪些属性决定了上述这些特性。
材质,产品的材质直接影响了成品的功效和品质。
鉴于市场中充斥着大量回收料产品,影响了人们对护套市场的认知。
下面,我们将依次从,外观、材质、价格对比三个方面教大家怎样去辨别。
1.外观:原包料聚丙烯出的产品颜色亮,表面光滑,厚度适中;次生料出的颜色暗,表面粗糙,较厚。
2.材质:原包料的手感较软,有一定弹性,容易弯曲,拿起来轻便,所以缠绕起来特别方便,使用期限较长;次生料的手感硬、重,不易弯曲,缠绕比较困难,长时间使用会松动,甚至出现断裂。
3.价格:原包料生产成本高,因为客户使用时是按米数用,所以定价是以米为单位;次生料成本低,一般是按公斤卖,但由于原料杂质多重量比较重,一公斤出的米数要比原包料少很多。
因此,我们回到老生常谈的那个话题,为什么有些护套是按重量卖的?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1、从生产上说,原包料颗粒都是从大型厂家采购的,有质检报告,品质有保证。
生产出来的螺旋保护套比较轻,但成本比较高。
而用次生料生产的保护套比较重。
这样下来,次生料的保护套按重量出售,实际米数还是要比原包料生产的保护套少,而且耐磨性和弹性比较差,还是要原包料生产的保护套性价比更高。
2、从使用上说,螺旋保护套无论缠绕在什么地方,都是按长度使用而不是按重量使用——就像买衣服一样,我们是按件买而不是按布料买——所以,按长度出售对于客户来说,能够有更直接的感官,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想不到一根小小的护套竟隐藏着这么多的门道,看来万物都是有一套学问的,觉的有用的话欢迎大家评论和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避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