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北校举行了揭牌仪式,代表着浦东新区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全面深化合作协议首个成果正式落地。
图源:学校官方公众号据悉,这所学校将委托上海交通大学实施一体化管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和交大医学院的专业引领和资源优势,打造更高质量的优质小学。
图源:学校官方公众号该校计划将创新实践、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品牌有机融合,打造出更具特色、创新型、现代化的优质学校,为高质量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创新改革提供“交大-浦东”方案,满足人民群众对更优质均衡教育的美好期盼。
“交大系”小学大盘点!今年,浦东新区迎来了两位“交大系”小学新成员,目前,上海市和“交大”有关系的小学共以下五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北校学校简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北校地处塘桥社区,分设浦南、龙阳、南泉三个校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北校(浦南校区)(龙阳校区)原名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南路小学,始建于1941年5月,现共有115名教职员工,45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
海鹰少年军校为学校特色,在1997年,由塘桥街道办事处、上交大附属浦东实验北校等三方共建。
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打下了重要基础。
图源:学校官方公众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北校(南泉校区),学校创办于1907年2月,原塘桥第一小学。
南泉校区现有5个年级15个班级,在校学生460人。
在编教职员工45人。
书法艺术教育是该校办学的传统特色,今年6月,该校师生在市、区级篆刻比赛中成绩不俗。
书法的结构和布局的整体观,呈现的流派的丰富性和艺术创造的独特意义,铸就了学校的特色教育品牌。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学校简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在1897年创办,前身为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人自己兴办的最早的新式小学堂之一,迄今已有125年的历史。
2008年9月1日起,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实行属地化管理,隶属于徐汇区教育局。
图源:学校官方公众号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中高年级)位于南丹路387号,西校区(中低年级)位于番禺路1138号(南丹路口)。
学校设有学生阅览室2个,图书馆生均藏书量(含电子书籍)约30册/人,专用教室17个,其中,3个实验室。
学校传承交大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积淀。
学校以“思源致远”为办学理念,在继承优良传统中力求改革创新。
目前是教育部首批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上海市首批文明校园,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全国象棋特色学校,徐汇区新优质示范学校,徐汇区家庭教育示范校。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小学学校简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小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
她的前身是1935年9月由法公董局创办,最初名为“喇格纳小学”。
有着88年办学历史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小学坐落在自忠路上,毗邻新天地、一大会址,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各类设施设备先进齐全。
图源:学校官网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信息化先进单位、全国围棋特色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上海市劳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幸福教育实验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上海市少先队雏鹰大队、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荣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学校简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于2004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和闵行区教育局联合创办,地处闵行江川地区,比邻上海交通大学和紫竹科学园区。
学校环境优雅,设施一流,建有标准的少儿体操场馆、现代化的学生电视台、创新体验馆、大型舞蹈房及学生艺术展演中心。
图源:学校官方公众号学校生源主要来自交大子弟及学区内适龄孩子,现有31个教学班, 1300多名学生。
学校拥有一支以市区两级骨干教师领衔、近20名硕士研究生教师担纲、特色教师团队协同的高学历、高素质师资队伍。
学校现为区A级一等学校,并连续十一年在闵行区办学绩效考核评估中获“优秀”。
学生科技团队在全国、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专项奖及一二三等奖;连续六年参加“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展示交流活动,有100多位参赛学生分别被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中国少年科学院小研究员”称号。
名校挂牌,机遇还是雷区?很多学校的校名乍一看都有名校坐镇,但在实际办学方式上,差异却不小。
总结一下,挂牌校的实际办学方式基本分为直属分校、合作办学、托管办学和名校合并四种。
毫无疑问,直属分校是相对来说教育质量最有保障的。
大多与本部在同一行政区,由本部直接管理和派遣教师,管理与本部保持一致。
合作办学常见于新建校。
通常是名校与市、区教育局合作,在重点发展区域办学,目的是通过优质教育留存人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托管办学和名校合并,本质上就是以强带弱,用优质校的资源去带动稍弱学校的发展,拉高下限,整体上达到教育均衡化的结果。
那么,我们该如何客观地判断一所挂牌校质量的高低呢?有两个因素最为关键:时间和生源。
一所名校的口碑,是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和教学实绩沉淀的结果,因此,挂牌校的实际办学效果需要时间才能得以验证,既不能狂热盲目地去当挂牌名校的拥蹵,也不能随意主观地轻视新建校。
其次,生源也是一所学校含金量高低的试金石,学校的氛围和环境与生源质量息息相关。
如果区域经济发展不能吸引足够的人口,长期来看,生源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总之,面对挂牌名校,家长应全面考察,擦亮眼睛,理性择校。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