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公众平台编辑组 郑委老师前言生活中,我们是不是有很多的纠结?既想这样,又想那样,既想满足别人,又想满足自己,结果却常常是“吃力不讨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分享一个案例。
周末,一位妈妈想到幸福吧听郑委老师的课。
出门前,孩子请求妈妈别去上课了,在家陪自己。
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你会怎么选择呢?正文今天是休息日,孩子说:“妈妈,你别去上课了,你陪我吧。
是我重要,还是课重要?”我觉得,这哪儿能比啊,但是我上了基础班的课程,就违心地跟孩子说:“当然是你重要了。
”可我心里想:“我上课也是为了跟你关系更好啊!”只是这句话我没敢说出来,就想孩子是不是能说“妈妈,那你去吧。
”孩子很懂事,也确实说了让我来上课。
但是我没管住自己的嘴,说:“我还是陪你吧。
”然后,孩子就说:“那好吧。
”唉呀,当他说“好吧”,我这个心啊!最后,我撒了个谎,跟孩子说:“妈妈不去上课是要罚款的。
”然后,孩子看着我说:“你是不是签契约了?”我说:“对。
”孩子说:“我想,要不然你也不会这样的,你不能让人家罚你。
”我说:“对。
”后来,孩子同意了,但是我这一路心慌慌的。
我听了基础班的课,说无条件的爱和接纳,肯定是孩子重要啊!谁说的,我讲过吗?你不是讲过吗?“孩子更重要啊”,我怎么记得是这样的。
我们讲这句话,有一个前提叫孩子比孩子努力的结果重要,你只拿了半句话来说这个事儿。
孩子问你:“是我重要,还是上课重要?”对,他就是这么问我的。
当然上课重要了。
啊!家庭中,我们应该尊重规律、真理和正道。
妈妈答应的事儿,妈妈必须要做到,妈妈不能因为你的一两句话就违反自己的承诺。
妈妈希望你以后,也做妈妈这样的人。
我刚才说的是,“孩子努力的结果重要,还是孩子重要?”在这个比较下,孩子重要。
现在,孩子说:“你上课重要,还是我重要”,他的意思就是“上班重要,还是我重要?”他曾经就问过我很多次:“到底你的工作重要,还是我重要?”当然是工作重要了,我不工作挣钱怎么养你?我原来就这么跟孩子说的,但我上完课之后,我就改了“当然是你重要了”,我现在特别困惑。
我没有说孩子重要。
我是这样讲的,“在你面对他的时候,孩子比孩子努力的结果重要”,我说这句话,是为了让你看到你的功利的,同意吧?我们的课上还说了一句话,“在家庭生活当中,老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家庭关系当中,爱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孩子永远都没那么重要。
”你咋没听到这句?我听了。
您拿了半句话说“孩子,你重要”:第一,你已经离开了那个语境。
第二,这件事其实很简单,你总在想“怎么做才能更好?”你没有想“你为什么会这样?”家庭教育中,多想为什么,少想怎么做。
这讲过吗?遇到事不要想“怎么办”,要想“为什么”。
说明你的知识不系统。
我觉得挺没知识、没文化的,越学越糊涂。
你为什么会在这件事情上骗孩子?我想来上课啊。
其实是你想让别人说你好,又怕别人说你不好。
你特别想让孩子认为你是个好妈妈。
对,我特别想对他好。
你为什么那么纠结?是不是既想满足别人,又想满足自己,最后谁都满足不了。
对,最后我也难受,真的是很纠结。
你是一个很纠结的人,所以,你要解决的问题是你的纠结。
纠结的原因就是有两个你。
你既想满足他,又想满足自己,最后他也没满足,你也没满足。
我们把这叫假的接受,让双方都不舒服。
比如:你特别讨厌抽烟的人,而我是个抽烟的人。
咱俩在喝着咖啡,面对面。
我说:“我能抽支烟吗?”你心里想:“这么没素质,我最讨厌别人在我面前抽烟了。
”嘴上却说:“可以。
”然后,我就抽烟。
结果你在旁边坐着也很不舒服,我抽得也不舒服,咱俩就会非常尴尬。
这就叫不真实的环境,两人都能感受到那个无形的状态,两个人都不舒服,最后一定是越往后关系越不好。
今天早上,你是不是这样?是。
所以,你是一个纠结的人。
你今天早上真的在家陪孩子,你心思也不在他身上,他也能感受到,也会不舒服。
就像刚才我举的抽烟例子。
对。
人为什么会纠结?既想这样,也想那样。
人为啥既想这样,也想那样?因为“怕”结果不好,“要”结果好。
所有的负能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