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常熟市海虞镇多渠道、多层面开展“小蜜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发挥了“小蜜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联盟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中的独特作用,提升了“小蜜蜂”品牌辖区影响力与居民认同感。
“小蜜蜂”讲师团筑牢垃圾分类文明线活动期间,海虞镇海福新城社区积极组织“小蜜蜂”讲师团为辖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讲师从生活垃圾分类的体系建设、推广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和先进做法、四分类的具体做法等多个角度,让大家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讲师还将目前社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难题摆上桌面,鼓励大家一起探讨。
针对生活中存在的个别居民乱丢垃圾包、不按时投放等问题,居民代表们纷纷发言,提出各自的看法和建议。
在讲师的引导下,大家一致认为,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居民应尽的责任。
对于生活中不环保、不文明现象,大家应该相互监督,互相提醒。
7月至8月期间,海虞镇各村、社区依托“小蜜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联盟,联合党员干部、社工群体等多方力量,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培训与学习会议近20场,覆盖500余人次。
“小蜜蜂”垃圾分类青少年服务队筑牢人居环境整洁线来自海虞镇福山社区、福山村、聚福村的10余名青少年争当环保小卫士。
作为“小蜜蜂”垃圾分类青少年服务队队员,大家主动报名,跟随垃圾分类工作人员来到长江江堤进行垃圾捡拾活动。
时值盛夏,江边缺少树荫遮蔽,最是炎热。
但青少年队员们依旧干劲十足,手持垃圾袋和铁夹,分工合作,沿着江堤,对绿化带、道路两侧的果皮纸屑、烟头杂物进行了仔细清理。
随着队员们手中的垃圾袋渐渐鼓起,道路愈发整洁,队员们的环保卫士风采也愈发彰显。
目前,海虞镇共有垃圾分类青少年志愿服务队近30支,总计约450人,7月至8月期间共开展“小蜜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18场,包含入户宣传、桶边督导、垃圾捡拾等内容,有效提升了居民们的环保意识。
宣教阵地让“小蜜蜂”垃圾分类活动开展“零距离”海虞镇王市社区以辖区初心广场宣教阵地为基点,加强阵地建设,积极开展“小蜜蜂”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
在“垃圾分类我先行,绿色环保入童心”活动中,“小蜜蜂”志愿者依托宣教阵地,以“室内培训+室外服务”的模式,吸引了20多名辖区青少年儿童参加。
志愿者从环保手工作品方面入手,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呼吁青少年儿童们践行垃圾分类。
随后,众人在志愿者带领下,走到室外,向过往行人分发垃圾分类宣传册,并捡拾周边的纸屑杂物,以身作则,传递“环保零距离”的理念。
室内培训与室外服务能够顺利衔接开展得益于宣教阵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完善的设备设施。
海虞镇初心广场宣教阵地临近住宅区、学校,占地100多平方米,能够容纳40多人,既方便活动组织开展,又便于宣传入户、进校园。
目前,海虞镇共有海虞镇王市社区初心广场、海虞镇福山社区垃圾分类宣传阵地等六大宣教阵地,共计占地290多平方米。
通讯员 陶子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