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规模最大的统一开发、统一物业管理的居住社区“东郊小镇”,决定通过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探索建成居住区的城市更新模式,全面提升小镇品质,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南京全面建成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打造社区样本。
12月16日,在南京市商务局、江宁区商务局指导下,南京商业地产商会和江苏宝石花物业管理公司联合组织“南京东郊小镇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及未来社区研讨会”,市商务局副局长富宁宏,知名学者周晓虹、周琦、仇向洋,宝石花物业董事长张小军、总裁张玉华、江苏公司总经理李敏月等,多家专业机构参会。
我们听听与会的专家、政府部门、专业机构怎么说。
研讨会前,与会者与会者实地考察了东郊小镇社区。
东郊小镇始建于2004年,2018年全部建成,共12个街区,总建筑面积152万平米,1.5万户,人口约5万人。
从最早入住的第一街区,到商业中心周边的第七、第八街区,大家的感受是,随着时间推移,小区的道路、外立面,以及生活配套设施,都陆续面临更新改造、完善升级。
沈岩:南京5年创建8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南京市商务局菜篮子工程办主任沈岩欢迎东郊小镇参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创建。
所谓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南京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就是要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所求,按照“两年试点、三年推广”的要求,以人民城市生活需求为导向,健全配套设施,完善社区服务,提升服务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属地型商业空间,发展一批高品质品牌连锁门店,培育一批业态创新品牌企业,壮大一批知名社区商业运营主体,着力打造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到明年到2025年底,南京要新建或改造完成8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并探索形成在便民生活圈建设路径、发展模式等方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仇向洋:通过模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经济学家、东南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仇向洋前段时间召开的南京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东郊小镇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提升整个社区的品质,意义重大。
创建典范城市,应始终以问题导向作为重要工作方法,聚焦城市治理的难点痛点,提升居民小区、背街小巷、主次干道、窗口地区的日常管理水平,聚焦到东郊小镇,建设开发团队,如今转型为服务运营团队,是从1.0版本向2.0版本转型。
从实地考察看,规划设计存在诸多缺陷,道路交通、社区商业等面临着改善提升,建议以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出发点,探索社区更新和社会治理的路径和创新模式,包括商业模式、运营管理模式等,通过模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东郊小镇作为南京江南地区规模最大、一家开发商建设、一家物业公司管理的大型居住区,完全具备去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条件。
我认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要以人为本,居住舒适,配套多元,颜色各异,5-10分钟就方便到达。
从顶层设计角度出发,针对儿童、年轻人、老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结合TOD,与地铁商业保持联动与合作。
希望宝石花物业在社区管理中借助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探索出模式再进行复制,东郊小镇如果能成为现代化典范城市的的典范社区,是我们乐见其成的。
周琦:梳理低效空间补足配套短板建筑学家、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东郊小镇目前的二手房价大概在2.5万元左右,开盘时性比价较高,现在房价涨了,但租金并不高,需要研究分析本土购房者的比例以及置业需求,消费需求,充分满足他们最迫切的需要。
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及未来社区需要提升环境。
当初的设计,由于没有考虑到空间的利用,存在居住密度高、交通道路过窄,影响居民出行等问题,希望通过政府部门的支持,梳理低效空间,优化空间利用,改造停车场,增加商业配套的面积和数量,补足社区配套不足的短板。
其中社区治理的关键是凝聚社区相关的多元主体,实现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而如何凝聚治理主体,则与社区的社会空间结构特征息息相关。
社区的更新,还要分析小镇居住人口的构成、犯罪率、失业率、老人占比率、低保收入、资产等数据,采取措施,提档升级现有商业配套,修缮公共服务空间,利用地铁到小区道路低效空间,挖掘消费潜力和提升消费能力。
在社区治理方面,可以探索新模式,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需要提升小区的硬件水平和软件水平,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形成完整的更新计划。
最终打造出新型的现代社区。
周晓虹:通过创建打造友善社区社会学家、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周晓虹东郊小镇如果成功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可展示江苏宝石花物业的管理水平。
周琦教授所提出的问题,有可能会促使江苏宝石花物业去打造出某种更新模式提供可行性。
东郊小镇作为城东最大的一个社区,人口构成中,有城里的老人,有首次置业的年轻人,有低收入群体,也有高知高质人群,以及外来打拼的租房者。
人口的构成也决定了生活方式。
东郊小镇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第一,应该集聚于软件和硬件服务系统,集聚与重构社会形态,做好服务,提供延伸性服务,带来增值服务,就像仇向洋教授所说,找到东郊小镇的更新模式,符合共同富裕的要求和目标。
第二,东郊小镇作为主城的房价洼地,具备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优势,首先应该要打造友善社区,展示社区安全、邻里友善这一居住愿景,让人们知道小区居民人好,物业公司特别友好,调研外来人口的需求,年轻人与老年人的需求,把创建的内容与人口的需求相吻合。
第三,提升社区服务,尝试打造星级商户,通过商户红黑榜提升营商环境,给予最贴心的服务。
第四,打造服务、友善的体系,就业或再就业为导向的关怀模式。
物业公司在打造创建过程中,资金是一个很大的瓶颈,也很难突破,我们希望东郊小镇可以做出自己的服务特色,不仅仅服务南京东郊小镇,而且推广到宝石花的全国小区,也是对中国未来社区的建设提供经验。
从社会学角度,一个社区的满足度应涵盖物质条件、居民的社会关系、居住时间的长短以及社区的认同感。
我们如果能真正把上面4点完成,相信就一定会有新的力量,东郊小镇就会重塑一个全新的郊区化的城市生活方式。
宣婷:希望为大型社区提供前瞻性、持续运营的范例社区规划师、南京城交院城市规划所总规划师宣婷东郊小镇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思考和实践的样本,希望将来为大型社区提供一种具有前瞻性、可持续性的范例。
小区的业态现在基本可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但随着居民越来越多,需求不断升级,现在的商业业态、幼儿服务、养老服务等,已无法满足;小区的公共空间可以让居民保持互动与联系,但由于工作等其他原因,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如何创建、打造东郊小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根据住建部出台《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商务部等12个部委《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南京市商务局也明确提出“一圈一策”的设想,为东郊小镇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供了引导,主要以提升硬件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提升软件能力,完善服务体系,升级智慧平台,梳理闲置空间、弹性空间,让更多的居民都可以参与进来。
围绕创建,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包括引进特色餐饮、咖啡、共享厨房等创意业态,引入文化空间、展陈空间等,公益团体、文化团体、社会团体等都可以参与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创建有利于培养完整社区UID建筑设计事务所首席代表、南京互助社区发展中心理事长吴楠从调研情况看,东郊小镇的社区商业充满活力,物业公司不仅服务小区,也介入到了城市的运营环节中,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从设计规划角度,街道、业主、物业、规划设计、运营等机构共同参与,发现短板,对比国内外先进的社区模式,评估,清单,多方参与。
培养完整社区,根据居民的需求建议政府完善规划和设计。
与街道联动,共同为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这一目标而努力。
社区营造、南京一室一家艺术服务中心理事长董宥慈社区营造、南京一室一家艺术服务中心理事长董宥慈认为东郊小镇资源基础较好,公共空间是一个重要的资源,社区营造的活动才能落地。
有物业来主导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对接资源,共同参与社区营造。
王森:多多组织地铁站和社区的良性互动场景营造、南京领略广告公司总经理王森从街景和场景板块出发,东郊小镇第一街区的分类垃圾房和公共活动广场,都可以重新调整,通过人性化的设计改造,可以连接多个街区成为整体。
地铁S6线开通之后,对东郊小镇是个巨大利好,地铁站与社区之间,可以组织良性互动,挖掘东郊小镇地铁站故事,结合公共的自然资源,嫁接到不同的场景中,商业应与社区相关的需求进行改造和调整。
王飞:打造有南京特色、有温度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项目咨询、世邦魏理仕苏皖区域战略顾问部主管、《南京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规划》编制负责人王飞东郊小镇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具有很好的基础,第一是对人群的核心特征有把握;第二是有人口基数;第三是有空间,适度释放低效空间,引导空间是非常关键的要素;第四是有组织,江苏宝石花物业管理公司有情怀、有愿景、有使命担当去承担这项工作,这是转变生活服务运营商的核心逻辑。
南京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要有别于其他城市,打造属于南京自己的特色、气质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最为关键的是要有温度。
同时通过软件提升来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从物质消费到精神社区服务的转变方向,相关政府部门应给予政策的支持与帮助。
坚持民生和公共服务为导向,完善幼龄和养老服务,寻找可支持市场化的盈利模式,梳理低效空间面积,通过运营去赋能来达到溢价。
从政府视角、市场化视角、企业视角来构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全力支持东郊小镇创建行动江宁区商务局副局长史卫江麒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国顺晨光社区党委书记王敏全力支持东郊小镇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及未来社区,这对江宁和麒麟街道的其他社区具有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
创建中,首先要挖掘活动空间,提升服务品质,做好社区微服务,这也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同时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区域的发展,使居民获得幸福感。
我们也会跟踪指导和支持东郊小镇的创建过程,研究东郊小镇创建模式,及时推广。
张小军:有能力创建,更希望做出南京模式宝石花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军宝石花物业是国有股份占主导地位的混合所有制物业企业,服务全国1000多个小区,为400万业主提供服务,管理面积达1.3亿平米,位列2021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第32位。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城市更新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宝石花物业作为国企改革的一个现代生活服务商,业务涵盖衣、食、住、行。
从某种意义上讲,宝石花物业服务不仅仅是传统商业开发的小区,而是功能齐全的全科社区,也可以说是国家石油工业城市的城市管道。
实际上从10多年前,宝石花已经从社区的角度启动类似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探索和建设,也有丰富的案例。
今天专家学者给我们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我觉得可以去总结和进一步梳理。
在西安我们正在服务一个全国最先进、最大的社区,有网上商场,也有线下商超和社区食堂、托育中心、客户托管、居家养老、社区旅游。
宝石花物业在这方面有市场、有流量,有资源、有场景,有团队,能够为南京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现代生活服务生态圈提供支持,做好试点,更希望做出南京模式,复制推广到宝石花在全国各地服务的社区,我们有这个能力,也有信心做好这项工作。
我们的理解,南京东郊小镇是一个多功能一体化的社会单元,我专门到现场考察过,物业的形态、规模、人口的结构,都非常适合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与未来社区。
当然也有很多缺陷和不足,需要资金的支持,也需要社会参与,解决具体的问题。
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认真商讨解决方案。
非常感谢南京市各级政府、商务部门、南京商业地产商会,特别是街道、社区、专家学者、专业机构和媒体朋友的信任和厚爱。
相信在市、区商务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商会的指导下,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一定能够全面提升东郊小镇的品质,成为我们美好生活的典范,期待和相关专业机构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同就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未来社区的美好事业做出我们宝石花物业的贡献。
富宁宏:东郊小镇创建,符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宗旨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富宁宏南京是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需要探索出自己的发展模式和创建经验,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东郊小镇的商业配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提升,符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宗旨,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东郊小镇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从物质消费向便利消费、品质消费、精神消费进行转型,也是传统物业服务公司向社区生活服务商的转型,麒麟街道、江宁区商务局具有超前的以人为本的意识,支持东郊小镇创建,值得肯定。
商务部门积极支持大型社区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下一步,需要梳理社区人口年龄的结构、职业分布及常住人口、租赁用户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分类指导。
东郊小镇的创建邀请社区规划师参与,十分必要。
便民生活圈的社区规划师制度,可以深入挖掘社区群众需求,通过策划、规划、计划“多化合一”的方式,提出社区生活空间改造提升方案与措施,在发展模式上进行创新,加快场景营造,打造智慧社区,品牌企业下沉社区,提升服务的便利和品质,着力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标准化、便利化、品质化、智慧化发展。
希望通过各方努力,把东郊小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列入试点社区,打造典范社区。
欢迎加入南京商业地产商会!南京商业地产商会是国内首家跨界地产和商业的社团法人组织,创始于2010年3月18日,以权威性、专业性在行业享有广泛影响力。
致力于商业地产生态圈的营造,全面实践“政府+商会+企业”三位一体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运营模式,南京地区(都市圈)的主力地产企业、大型国有资产平台、新兴综合体开发运营企业是商会的核心成员。
以携手共创商业地产美好未来为使命,在商贸流通、楼宇经济、产业园区、城市更新等领域,为会员单位和服务会员单位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
入会事宜联系我们:顾蔚蔚 驻会副秘书长 13512548482王 雪 秘书长助理【商业地产、智慧商业】 13914465476李博闻 秘书长助理【总部经济、办公楼宇、产业园区】 15951807220魏贝贝 媒体运营负责人 18751959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