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木子,传播收藏知识,理性收藏,分享收藏中的乐趣,感谢关注。
贝币使用,最早起于先秦时期的夏朝晚期,到商周时期大量普及。
贝币以朋为单位,5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
从制作的材质来划分,贝币可分为非金属贝币与金属贝币,在上篇文章中,介绍了海贝、蚌贝、骨贝、石贝、玉贝、陶贝六种非金属贝币,本章内容给大家讲讲金属贝币。
铜贝铜贝出现在商代晚期,约从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其也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
其多出土于山西保德、河南安阳等地的商代晚期墓葬中。
铜贝的形状虽与海贝相似,但其没有固定的形制,大小不一,重量也不统一,有分空心、实心两种。
到春秋战国时期,赵、魏、韩、齐鲁国所铸的铜贝皆为空心无文仿贝,以鲁国最为盛行。
其以“锊”为计量单位,一锊约十二铢,约是如今的8克。
铜贝市场价值也受各方因素影响,不过相对于非金属贝币,铜贝的市场价值略高。
如上图这枚铜贝,为较常见的形状,华夏评级85分,重1.6g,21.9*3.3mm,近期520元成交。
上图这枚为鲁铜贝,比较好分辨,重5.4g,高39.8mm,最近在线上2300多成交。
此外,还有鎏金铜贝出现,好品相市场价值都不低。
如上图这枚鎏金铜贝,华夏评级极美85分,编号6262531872,曾经拍出4000多元。
银贝银贝,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早年间出土于平山战国中山王墓中。
其皆为模铸,平面呈椭圆形,纵面开一口,背面呈平剖状。
对当时的生产条件来说,贵金属贝币不太可能在市场上广泛流通,其多为王侯贵族享用。
如今的市场价值也比非金属贝币要高上许多,上美品的银贝,市价能到小千数上下。
金贝如今发现的先秦金贝币有三种,纯金贝、鎏金贝、包金贝,其中以金贝最为稀少罕见,价值也最高。
纯金贝币,早在1984年,在灵寿县西岔头的战国墓葬内有出土过4枚,呈椭圆形,纵面有沟槽,小端有圆孔,含金量高达92%,这对于当时的冶炼技术来说,已是极为难得。
上图这枚纯金贝币,通长约24.9mm,上美品,曾在2017年的拍卖会上拍出59800元。
相比于纯金贝币,包金贝与鎏金贝就常见得多。
像华夏评级80分左右,近期成交价在中百数左右,再稍稍好点,在大百数上下;极美品相如今都在千元以上,如至臻评级极美90分,最近的成交价在3600多,有的甚至过4000元。
蚁鼻钱蚁鼻钱,又称鬼脸钱。
其是战国早期由楚国铸造的一种有文铜币,公元前5世纪左右,形似贝,椭圆形,正面突起,背面磨平,体积较小,钱体上的铭文有多种,以“咒”字最为常见,其次是“紊”字。
蚁鼻钱可以说是贝币发展出的最高形式,可以说它是最早出现的有文字货币。
蚁鼻钱随着楚国疆土的不断扩大,流通范围也越来越广,最终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独立的货币体系。
如今的蚁鼻钱,多出土于湖南、湖北、江苏、豫西、鲁南一带,市场价值不算高,普通的大几十元就能买到,一些稀少铭文市价较高一些,或是特殊品种,如上图的合背蚁鼻钱,华夏评级极美80分,前几天成交价高达1690多。
此外,蚁鼻钱还出现有鎏金蚁鼻钱,市场价值也不低,如上图这枚,19.3*3.8mm,重3.9g,极美品裸币,成交价3700多。
以上是本章所有内容,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