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市中区用心用情办实事 涓涓细流暖民心

发布:2024-09-18 浏览:23

核心提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常怀为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这是基层治理的宗旨,更是基层工作的信条。仔细考量济南进步的重要刻度会发现,每个具体民生期许的实现都源自“以民为本”的执政思考。让我们深入各区县,聆听济南民生持续改善的铿锵足音。走出柜台“并肩”办 拉近服务“心”距离“今天来办事发现没有柜台了,拉近了我们与工作人员的距离,感觉挺亲切。”近日,改造升级后的历下区趵突泉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内,居民胡玉青一边办理业务,一边对新环境不停赞叹。深化“一窗受理”服务体系,将传统柜台改为开放式办公,配备24小时政务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常怀为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这是基层治理的宗旨,更是基层工作的信条。
仔细考量济南进步的重要刻度会发现,每个具体民生期许的实现都源自“以民为本”的执政思考。
让我们深入各区县,聆听济南民生持续改善的铿锵足音。
走出柜台“并肩”办 拉近服务“心”距离“今天来办事发现没有柜台了,拉近了我们与工作人员的距离,感觉挺亲切。
”近日,改造升级后的历下区趵突泉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内,居民胡玉青一边办理业务,一边对新环境不停赞叹。
深化“一窗受理”服务体系,将传统柜台改为开放式办公,配备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为群众提供“一对一”咨询引导、帮办代办等92项便民服务事项……今年以来,趵突泉街道将服务阵地建在群众“家门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为提升群众办事体验,趵突泉街道对政务服务大厅老旧设施、环境进行整体提升,此次提升包含照明升级、服务台改造等措施,并建成咨询引导区、24小时自助服务区、母婴室等6个功能区。
同时,便民服务大厅根据梳理出的高频事项,设置社事、卫健、惠企等8个服务窗口,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
撤销柜台后的便民服务大厅空间比之前更为宽敞,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服务,拉进与居民之间的“心”距离。
电子营业执照是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街道积极推进电子营业执照下载,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进该项工作。
社区工作人员及网格员走街串巷,用热情的工作态度与专业的知识,为辖区中小型企业提供一对一式的上门服务,持续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宣传推广。
该项工作推广以来,街道辖区超2082家市场主体成功领取电子营业执照,让企业和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带来的便利。
让“小哥”融入城市 实现双向奔赴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催生了一批以外卖小哥、快递员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
如何对其做好思想引领和凝聚服务工作,成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的新课题。
市中区杆石桥街道立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特点,坚持“在引领中服务、在服务中引领”,充分发挥外卖小哥、快递员“前哨”优势,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打造“三新并举”基层治理工作模式,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切实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联系群众、沟通社区、巡查治理的作用,有效拓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阵地是基础,服务是根本。
街道以新业态从业者需求为导向,围绕“一月一主题”活动主线,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就业辅导、法律援助、心理辅导等10余项“增值”服务,先后开展趣味运动会、急救知识培训、心理互动体验、健康义诊讲座、非遗手作体验、慰问困难骑手、圆梦微心愿等活动12场,以暖“新”服务项目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新”活力。
同时,设置“微心愿箱”收集新就业群体在驿站建设、服务保障、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切实了解他们的心愿与困难诉求,为今后街道和社区进一步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加丰富、贴心的服务开出了“良方”,也为新业态群体的工作与生活注入了“红色暖心动能”。
织密养老“服务网” 为民办事暖人心“你们这么忙,还记着给我送蛋糕,俺一家人谢谢社区、谢谢你们啊!”近日,家住钢城区艾山街道钢都社区的92岁老人崔秀英收到了社区送来的生日祝福。
原来,钢都社区每年都会提前统计出85岁以上高龄老人的生日时间表,在生日前预订好生日蛋糕,并于生日当天为老人送去生日祝福。
这也是钢都社区服务百姓、惠及民生,切实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钢都社区下辖14个小区,共有居民7500余人,60岁以上老年人1100余人。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为老服务质量,满足辖区内老年群众多样化、多元化需求,钢都社区探索“邻里守望1+N”工作模式,“1”即坚持党建引领,“N”即集合共建单位、党员和居民代表等多种力量常态化开展为老服务工作,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钢都社区精心设计印制了“老年人便民联系卡”,内容包括社区书记、网格员、片区民警、医院、热力公司、社区业务办理等联系电话。
辖区老年人如果需要社区的帮助,或要咨询、反映问题,随时可以拨打服务卡上的电话。
为关爱老年群体、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钢都社区还邀请医护人员现场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讲解安全用药知识,为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全面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
截至目前,社区已为1100余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数据档案。
以“汛”为令 为百姓织密防汛“安全网”7月24日,莱芜区牛泉镇的河道管理员张春群像往常一样在河道边巡查。
虽然这个活儿天天干,但是他一点儿也不敢懈怠。
他说:“前段时间巡查的时候,我发现西牛泉村溢流坝的挡土墙部分出现垮塌,赶紧拉上警戒线,并向上级部门汇报。
”张春群反映的问题很快得到回应。
镇上迅速派出专项工作组赶到现场,制定施工方案。
施工人员首先对坝体进行清理,去除松动的砖石和风化的混凝土,采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对坝体进行加固和修复,重新铺设砖石,灌注新的混凝土,确保坝体坚固如初。
对于溢流口,工作人员进行疏通和修整,使其能够顺畅地排放多余的水。
眼下正值雨季,也是防汛的关键时期,为了切实做好防汛工作,牛泉镇坚持“防”字当先,积极开展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通过日常巡查和重点巡查相结合,形成一道安全防护网。
“中白塔村的蓄水池就在路边上,现在南墙被冲塌,再加上以往的淤泥和水草堆积,一旦下雨,就会有大量水向周边蔓延,对周边道路造成损坏,给来往行人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蒲洼村北的桥是蒲洼村通往外界唯一的一条路,现在石拱在下沉,需要及时加固,不然也是一个安全隐患……”风险排查会,工作人员一条条记录、梳理来自各村的风险隐患。
为尽快排除汛期隐患,在汛期到来前,牛泉镇政府靠前工作,自筹自建蒲洼桥,在加固加宽的基础上,调整路面弯斜度,最大程度保证来往车辆的安全。
“作为一个老司机,只要下雨天经过这个地方,开车就得非常谨慎。
自从镇上整修了这座桥,下雨天也畅通无阻,不用再绕行了。
”说起这件事,一名公交车司机感慨地说。
据悉,牛泉镇从镇域实际出发,在汛期到来之前,对河道、水库、塘坝等进行全面摸排,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逐一施工整改。
在对中白塔村蓄水池勘察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池壁存在多处裂缝,池底也有部分区域出现了渗漏迹象,及时向上级部门申请施工,对蓄水池裂缝进行清理和填补,铺设了新的防水层,并将蓄水池四周重新加固,围上栏杆和防护网。
协商议事“小支点” 激发治理“大活力”“终于不绕远路、爬楼梯了!”和前段时间相比,历下区鼎秀家园小区多了两部户外电梯,成为小区居民热议的话题。
上下楼梯是社区居民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回家的“最后一步”,看似事小,却与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密切相关。
由于鼎秀家园小区部分楼栋之间的垂直高度差比较明显,楼宇落差相对较大,步行出入小区要爬三层楼,腿脚不好的老人要绕行300多米,“望梯兴叹”成为他们幸福生活的“拦路虎”,小区安装电梯迫在眉睫。
加装电梯既是百姓生活中的“关键小事”,更是紧连群众福祉的“民生大事”。
如何更好地推动这项民生工作?鼎秀家园社区充分发挥红色引领作用,巧搭议事平台,与开发商、物业、业委会召开联席会议,大家一同协商、共谋方案。
在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沟通协调下,社区决定在44号楼东侧和22号楼西侧安装户外电梯。
电梯加装后极大地便利了老年人的出行,居住环境的焕新升级也托起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近年来,鼎秀家园社区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迈进。
基层治理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想要更好地推进社区工作,那便少不了居民的力量。
一直以来,社区不断思考让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发光发热”的方法。
电梯如何加装、邻里矛盾如何化解、文化活动如何开展……在一次次联席会和网格议事会上,社区积极组织居民共同商讨和决议社区内的热点问题,并把居民反映的问题和基层治理难题摆到桌面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以“小声音”推动基层治理“大变化”。
目前,鼎秀家园社区正加快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社区服务,努力做到“馨”通“心”。
秉承服务之心,推行以贴心服务“知民心”、协商民主“聚民心”、守护家园“安民心”、多彩活动“悦民心”、真情帮扶“暖民心”为主线的“五心”工作法,探索出一套服务群众、强化治理的长效机制,以颗颗“红心”破解件件“难事”,切切实实让辖区居民感受到党建实效,共筑温馨美好家园。
好“市”云集“益”汇邻里 便民服务深入基层近日,畅博小区的小广场上格外热闹,原来是长清区文昌街道清河街第五社区在此举行了“吾家微市集”。
活动旨在促进邻里间的交流与互助,以实际行动深化社区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与幸福感。
市集现场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摊位琳琅满目。
社区连接多方资源,在市集设置了多个公益服务区域,如政策咨询、健康义诊、免费剪发、手机贴膜、刀具打磨等,为居民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帮助。
现场,来自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脉渡中医的医生仔细把脉,认真询问居民身体状况和日常的生活习惯,并为居民提供公益的中医推拿和穴位点压服务。
便民服务摊位也是人群熙熙攘攘,剪发、手机贴膜、清洗地毯、刀具打磨,每一项便民服务都将便利送进了居民的心坎里。
听民声,体民意,释民惑,暖民心。
在文昌街道清河街第五社区移动办公桌前,社区党委书记郗杜娟现场办公,与居民深入探讨交流、解答疑惑,让居民的大事小事“有回应”。
随着“吾家微市集”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居民的热情更加高涨。
同时,“吾家能人库”更加壮大,“能人”们和各个组织也积极加入公益市集队伍,使多元共治推动社区治理的理念深入人心。
文昌街道清河街第五社区将继续创新公益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居民们提供更多元、更贴心的服务,持续打造“便民服务圈”。
作者:刘阳 张素芬 柳青 亓楠楠 李冬阳 通讯员:李妍 王雪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河南省焦南监狱一号监舍楼和传染病楼顶做架空隔热板项目招标公告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