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跟各位分享一件所有家长都逃不过的事情,是一位妈妈提出的:昨天我带6岁的儿子去超市买东西,结账的时候这小子指着避孕套可大声跟我说,妈妈这个糖我没吃过,你给我买吧。
收银员盯着我,我都快尴尬死了,就想赶紧结账拉着孩子回家,但这小子不给面子,死活就要买,赖在收银台不走。
要不是戴着口罩我都想遁地了,没办法只能买下来赶紧走。
到家后,我还没来得及把避孕套藏起来,这小子就撕开包装拿出来一个问我怎么吃?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敷衍着说这是大人才能吃的,小孩子吃了拉肚子,然后火速收起避孕套。
今天我以为这小子睡一觉就忘了,没想到还在到处翻,说一定要找到那个大人才能吃的糖……你说孩子这么小没必要让他知道什么是避孕套吧?就算做性教育是不是太早了点,这情况该怎么办啊?看了这位妈妈的描述,我完全能理解她的心情。
确实,我们当父母的都知道应该给孩子做性教育,应该告诉孩子答案,但是一到回答的时候,总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只能敷衍过去。
这种想跟孩子说个明白,又开不了口的尴尬很多爸妈都经历过。
所以我想借着这个机会,跟大家聊几个孩子会问的、我们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解释的性教育难题。
如果你也不知道怎么面对,不妨来看看。
先不说我们的孩子,就说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自己从哪儿来的。
我在公司做了个统计,基本上大家来自三个地方:垃圾箱捡来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充话费送的。
拿我自己来说,我是初中的时候才接受的“性教育”,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
不过那时候不叫“性教育”课,叫做生理卫生课。
我记得那时候老师把一张人体图挂在黑板上,面红耳赤地给我们照本宣科读了一遍教科书,没有过多讲解。
有几个男生窃笑地问了几个问题,老师几句话就敷衍过去了。
有很多学校甚至都没有开设这个课程。
很多人会说,你说的都是以前,现在的孩子哪里还会这么“幼稚”,什么样的信息都能找到,长大一些自己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话看似没错,其实潜藏了不少危险。
说句大实话,我觉得这就相当于让懵懂的孩子直接面对这个充满隐患的世界,我们做父母的不知道孩子从什么渠道获得性知识,也不知道孩子的性意识会不会被错误引导,或者带着扭曲的、错误的性观念长大。
与其这样,我们自己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引导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要诚实,用孩子听得懂的话去回答他孩子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差不多两三岁,我直接跟她说,你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
她又接着问,那我怎么出来的?我指着剖腹产留下的疤痕说,你住在这里,妈妈把你从这拉出来的。
等她长大了一些,可以看绘本了,我就带着她看《小威向前冲》、《宝宝的诞生》等等,像讲故事一样每天给她讲一小节。
像是很难解释的“精子”、“卵子”、“子宫”这样难懂的知识,都是借助绘本完成的。
可能有的爸妈觉得没必要跟孩子表述的这么清楚,尺度太大了。
说真的,刚开始给暖暖讲的时候我还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暖暖一直很自然,就像听我给她讲童话一样。
听到生殖器的科学名词或者可爱的代称,也没什么太大反应,对她来说,这就是个汲取知识的过程。
据我所知,很多性教育机构做过实践调查,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给他们普及这些知识,孩子大多都很自然,就跟平时在幼儿园上课一样。
等到孩子三年级以后再普及的话,孩子就会开始害羞了。
到了初中就更夸张,有的孩子直接说老师“不正经”。
孩子越大,就对性的概念越敏感,也就越羞涩。
建议在孩子有了朦胧的性意识的时候,真诚、坦然地跟他分享,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健康、正常的性观念。
“性早熟”实际上是“性蕾欲期”,理性看待孩子的“性早熟”行为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我儿子四岁了,最近一段时间频繁用手摸小JJ,尤其是晚上躺在床上,要摸上好一会儿才会睡。
有时候我看他玩着玩着小JJ还会像勃起状态那样竖起来,他还高兴地跟我说,妈妈小JJ翘起来了,我真的没法回答他,愁死了,怎么办啊?”“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刚上学的女儿趴在床上,夹紧双腿、嗯嗯地使劲摩擦,脸还红红的。
我当时吓坏了,以为她生病了,问孩子怎么回事,她说这样很舒服。
我不敢贸然批评她,怕伤了她自尊,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就想问问孩子这样正常吗?”孩子出现这样的现象,是正常的,不是“性早熟”。
我知道很多爸妈还觉得,性是成年人的专利,至少也得进入青春期才该有。
其实不是这样的,多数孩子在三岁之后,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弗洛伊德认为,3-6岁的孩子处在“性蕾欲期”(又叫性器期),这是很重要的心理性欲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发现触摸性器官能感受到不同于其它身体部位的快感,就会对性器官感到好奇。
简单来说,这是孩子发现自己性器官的一个过程,是性意识的崛起。
知道了这个,相信大家就能理解孩子并不是有意去做这些事,这只是他们探索自己的身体的一种行为。
面对孩子这样的行为,我的建议是:先把心态放平和,别大惊小怪,更不要严厉制止或指责羞辱。
因为这样的态度只会有两个结果:一是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坏的、肮脏的人,充满了对性的耻辱感;二是孩子暂时屈服,但背着你会变本加厉地探索性以满足好奇。
“妈妈,什么是避孕套?”有的爸妈会说,孩子才多大,本来就对避孕套没什么概念,有必要说得这么详细吗?这样引导,不是反而对性开始产生兴趣了吗?我觉得这是个误解。
直接跟孩子说:“避孕套不是糖果,不能吃,这是大人用的一种工具。
”接下来跟皮蛋解释了避孕套的功能和作用,对性器官的名称也没有避讳,还特别强调只能成人用,小朋友还不能用。
解释到最后,皮蛋问闺蜜,这个避孕套爸爸妈妈一直用吗?闺蜜想了一下,决定还是说实话,她说:“是的,我和爸爸也用,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会用避孕套避孕。
”孩子也就不会好奇了。
就像前面我说的,我们以为孩子性心理的发育始于青春期,其实根本不是如此。
跟他们对吃饭睡觉认识世界的需求一样,从他们问出第一句“妈妈我从哪里来”的时候,从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小JJ感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性心理就已经慢慢的开始萌芽了。
即使我们回避问题,也不会让孩子减少对性的好奇。
还不如大大方方用最朴实真诚的语言告诉孩子答案。
我们越坦然直白,孩子反而越觉得平常无奇。
除了性爱,性教育还包括自我的认知、性别的认知、生理的发育、身体及隐私的保护以及对不同性别、不同性取向群体的尊重。
性教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孩子觉得性是自然的、正常的,没有必要回避也不值得为之投入全部的注意力,它跟吃饭睡觉上厕所一样,就是生活的某一个组成部分。
性教育,其实就是对孩子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