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从军 听JUN一席话一张张酒店的房卡,记录着旅程和风景。
房卡上的燕尾带那一年,我和几位媒体朋友去采访北美车展,住在底特律CROWNEPLAZA酒店。
这个酒店的房卡上,印着紫色的店徽,那是3道自右向左或自东向西飘拂的燕尾带。
这是一座现代风格的豪华酒店,与它隔街而望的是著名的科博展览中心,这座从前的炮兵仓库,现已成为一年一度北美车展的主会场。
每年一月初的日子,酒店里就住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车商和记者。
看过车展,我们接着从底特律向西南方向飞,约两小时后,到了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入住THE SCOTTSDALE PLAZA别墅酒店,它建在暖黄色的沙漠绿洲上,门牌号是SCOTTSDALE北路7200号。
我拿到房卡,上面是一幅褐色风景照片,有棕榈树下泉水在流淌,吴哥窟式的建筑在天空留下剪影。
照片下面是双S字母相叠的店徽,像一只四瓣花朵,(据说遇到四瓣花就代表有福气)。
卡的边沿印着绿色,围拢着褐色图案,两种颜色代表着植物和沙漠。
在我住的4013号房子里,房卡放在桌上,像是一个远方的窗口,在汇聚着风景。
旁边,放着一张酒店总经理约翰W达沃森的给客人的信。
三只鸟在飞翔硅谷是漂亮楼房云集的地方,大多是公司总部办公楼,HOTELSOFITEI是这里的一座酒店。
那年我去采访企业,就住在这里。
这个酒店是法国人开的,房卡也透着法兰西式的想象,店徽的中央是S字母,辐射出蓝色的光芒,光芒的边缘渐渐隐去,像是进入云的世界。
这个图案的旁边,还有另一个小图案,是在艺术字体的ACCOR字母上面,画着三只鸟在飞翔。
据说,这个品牌在全球的连锁酒店多达4000家。
在酒店的手册上,集团的两位首脑GRARD•P•LISSON与PAUL•DUBRULE两个人,一坐一立的照片印在上面,旁边的用法文和英文写着:“这是艺术之乡,过去的传统与今日时尚结合在一起。
”从西雅图向南这个酒店叫RED LION HOTEL INNS,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它离机场不远,常有误机的乘客在这儿作一夜停留。
我那次住在这里就是因为航班延误。
这个酒店房卡上的徽章,是一幅冈比亚红的狮身人面像,和常见的角度不同,这幅画是正面的。
而且,那个所谓人面,其实又有点似狮似人或非狮非人。
在西雅图的闹市区,我还住过WESTIN酒店,这座酒店很好找,它的双子星座大楼耸入空中。
这个酒店的房卡上,印着一只鸟,好像是鸽子,或是知更鸟一类,这只鸟的长尾弯了一个圆圈,甩到图案的圆框外面。
有一次我到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前后住过几处酒店:在SheratonPadova酒店,这里的房卡十分简单:白色底版上除店名外,只有一枚花环围绕S的小小图案,与半岛色彩鲜艳的热带风情好像不一样;同在一城的哈雷酒店,设施虽然逊色,但位置却不错,尤其是游泳池,面对着宽阔的公园,可以水中观景;在迪斯尼乐园里,WALT DISNEY World Resort的酒店风格与环境相融,房卡的左上方,米老鼠右手叉腰,前伸的左手拿着一把金色钥匙,旁边是一行字:“你进入这世界的钥匙”。
从温哥华到济州岛和西雅图相距不远的温哥华,有一座属于香格里拉集团的酒店,名叫Pacific Palisades Hotel。
这名字的含义,或许来自滨临太平洋的海岸山脉。
这座酒店的房卡,显的动感十足,好像还带着温度。
卡的一端是染成红色的大地鸟瞰图景,另一端是标着店名的白色箭头,店徽是一个T型美术字,像是红色的凯旋门。
这座酒店位于市中心的罗伯逊大街,从这儿走上5分钟,就可到达斯坦利公园和英格兰湾的海滩。
同样是临海,韩国的济州岛是这个小国的珍宝,那里没有工厂,只有绿树和不允许游客带走的火山岩,还有漂亮的酒店。
济州市内,在CROWNE PLAZA的灰色房卡上,有着与底特律那间酒店相同的三道飘带图案,它还与温哥华的酒店同属假日酒店集团,而这三家酒店又都归属在INTERConTINENTAL HOTELS GROUP的旗下。
这几处酒店的房卡,表面上大小一样,但济州岛的这张房卡,其实更宽些——这张卡片连着酒店客房和大堂里的电脑,连着迅捷的宽带网。
在这里,点击登录到自己邮箱的熟悉页面,想到此时正身处汪洋孤岛,还是让人兴奋。
当年,全世界有6200万的宽带网用户,韩国占了冠军的位置。
米高梅和共和国广场在国际上知名的酒店里,米高梅被称为佳作。
MGM GRAND,这个名字乃至它特有的字型,更有夜晚酒店的绿色光芒,已随着拉斯维加斯的名字、随着拳击和博彩业传遍全球。
在它的房卡上,一头巨大的狮头充盈着强力,这卡片已不需要再做更多设计,只这一个店徽已经足够了。
在罗马的共和国广场旁,EXEDRA HOTEL是另一间豪华酒店,它比美国的酒店更古老,古罗马帝国时代的碎石路,连接着它和对面的澡堂。
这座酒店的房卡上,印着朦胧油画色彩的女人头像,正中间是黑色圆形的“B”酒店图案。
房卡的图案仿佛是一个窥视的洞口,历史在向外看,后人在向里看。
这座弧型的酒店正面,与人来车往的大街相邻,而在酒店背面,在我住的381房间窗外,是一条狭窄的街道,终日见不到阳光,仿佛还停留在几百年前。
悉尼的那几张房卡有一年我们到澳大利亚,住在OLD SYDNEY PARKROYAL酒店,它建在George街上,门牌是55号。
这座酒店的房卡上,印着墨绿色的店徽,占了一半的面积,画着一只动物,很难说是豹还是狮,或者说是猿还是大猩猩,只见它后腿站立,长尾翘起,正在搬动巨大的船锚。
这儿离达令港不远,让人想到海洋、想到船和锚,而那个动物图形,却难免让人想到悉尼城外的蓝山,在那山顶上,一位土著男子正在吹民间乐器“里杜几管”,他身材粗壮,皮肤黝黑,毛发浓密粗长,几乎全身赤裸。
在悉尼Macleay街81号,LANDMARK PARKROYAL酒店的房卡,更像一张明信片,卡上的图标很有想象力,下面是悉尼歌剧院的白色剪影,上面是悉尼海湾铁桥的篆刻图型,用墨不多,却将这座名城的特征聚在一片小卡上,人们不用细看地名,便能识别出这是哪里。
还是在这座城市,RENAISSANCE SYDNEY HOTEL的酒店房卡使人产生金属质地的感觉:全黑的底版,古铜黄的字母,椭圆型中是被充分艺术化的R字。
离布里斯班不远,是澳洲的旅游胜地黄金海岸,MARRIOTT万豪集团的COURTYARD酒店坐落在海滨大道和黄金海岸高速公路相交之处。
2003年夏天,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恐怖事件使万豪酒店的品牌,随CNN、路透和法新社的画面,传播向世界,伴同黑烟和鲜血。
但在相距不远的澳大利亚,COURTYARD酒店仍是一片歌舞升平。
房卡上,墨绿色背景上是地平线,5棵金色的大树,宛如合唱队员手挽手在歌唱。
后来,我在北京采访万豪集团的PAUL FOSKEY先生,才知道这个品牌旗下有2600家酒店和18个著名酒店品牌,包括丽嘉酒店(RITZ-CARLTON)、新世界连锁酒店(NEW WORLD)、华美达国际连锁酒店(RAMADA INTERNATIONAL),遍布全球56个国家和美国50州。
它是唯一进入全球“500强”的酒店管理企业,年收入达到200亿美元,《财富》杂志称它为“全美最值得敬仰的公司”。
1957年,MARRIOTT先生创立公司时,估计没想到会有今日的光景。
房卡上的字母欧洲城市的酒店,房卡是另一种风格。
在巴黎Hoche avenue街37号,有一座酒店叫HOTEL ROYAL MonCEAU PARIS。
这里的房卡由3种颜色组成:黑黄白。
一顶金黄色的皇冠,下面是两个手写体字母RM。
这使人联想到历史,想到君主王朝等。
哥德堡是瑞典南部的海港城市,离丹麦、挪威和英国都不远,于是这座酒店取名叫HOTELEUROPA,它位于KOPMANSGATAN街38号。
在它的房卡上,有一个让人琢磨不透的店徽:黄色部分是字母P,褐色部分是字母R。
GRAND HOTEL FLEMING是罗马的一间四星酒店,它的店徽像条拱型通道的截面。
图案的边框是一粗一细的文武线,里面是两组字母:LO和AN。
在米兰四星酒店GRAND HOTEL FIERAMILANO的房卡上,也有一个标识:在一个邮政信箱模样的图案上,横跨过一组字母ATAHOTELS。
没有房卡的酒店我去过的个别酒店,没能留下房卡,如平壤的社会主义劳动青年团酒店,只有一把钥匙带着一段塑料棍,是不能带走的。
当时,我们在这个酒店的前台,领到一张“票”,长约15公分,宽约5公分,实际上是一份住店证明,纸面上是天蓝的底色,左边印着深蓝色的酒店图案,下面是英文“CHONGNYONHOTEL”,房间号是“13-14”,右面用英朝两种文字印着一段话:“当你外出时,必须把钥匙留在接待处。
”我还留有几张房卡,上面没有酒店的名字,也记不得是哪次旅行留下的。
这些卡中,有代表新技术的非接触卡、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泛应用的VING CARD打孔卡、更多的还是磁条卡,有的卡上没有地名和电话,只有粗碳素笔写的房间号:204、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