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探究环县塔之谜(环县古迹)

发布:2024-09-18 浏览:33

核心提示:探究环县塔之谜吴 垠环县塔位于环县县城北部,处于明清环县古城之外,宋代环州城之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塔体挺拔高大,古朴雄浑,造型美观,奇巧秀丽,工艺考究,堪称一尊佛教艺术精品。据清乾隆《环县志》记载:“古塔寺,在北门外一里,唐贞观时建,嘉靖九年重修,万历十八年又修,明末兵火煨烬,惟留古塔一座……或云:后移城内,为景福寺。”说明塔是唐代所建,附近村民根据祖辈的口传也认为是唐塔,但现在环县人都称其为宋塔,偶尔还有人称其为元塔,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塔之概况环县塔坐落于县城北

探究环县塔之谜吴 垠环县塔位于环县县城北部,处于明清环县古城之外,宋代环州城之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塔体挺拔高大,古朴雄浑,造型美观,奇巧秀丽,工艺考究,堪称一尊佛教艺术精品。
据清乾隆《环县志》记载:“古塔寺,在北门外一里,唐贞观时建,嘉靖九年重修,万历十八年又修,明末兵火煨烬,惟留古塔一座……或云:后移城内,为景福寺。
”说明塔是唐代所建,附近村民根据祖辈的口传也认为是唐塔,但现在环县人都称其为宋塔,偶尔还有人称其为元塔,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塔之概况环县塔坐落于县城北关环江东岸第二级阶地上。
塔呈八角形楼阁式,仿木空筒结构,高五层,逐层微敛,顶有铁质塔刹,通高28米。
塔身全部以青砖镶砌而成,各层间以平砖加施菱牙角子砖叠涩出檐,檐头饰以砖雕椽头和瓦垄,檐下出双抄华拱,每面有两朵双抄无昂补间斗拱,上承替木,再出叠涩若干层。
檐上施平座,平座下斗拱与檐下相通,平座上有勾栏,人可通行,每层间隔一面设有真门或刻版门和直棂窗,分层变换方向。
每层走廊栏杆底横镶一层雕刻有各种花卉纹或几何纹砖,多为几何纹图案,个别为花卉纹图案,无规律性,共有19种纹案图样,其中几何形12种,花卉纹7种,这些图案全部为手工雕刻,十分细腻、精美,无一雷同。
塔顶有镀金铜质塔刹,由须弥座、仰莲、仰月、相轮和宝珠等组成,周围有8个生铁浇筑的武士用铁索拉曳刹顶,刹身铸有阳文23行120字,其文曰:“皇帝万岁,只必帖木里,大王千秋,国泰民安,法轮常转。
环州景福寺重建相轮,都□ 、彦福等,都功福主元帅慕福住,都会首达鲁花赤苏,副会首参议韩,同知韩,副会首军判俄,州判赵,军属总领慕,县令、县承(丞)、县尉吏目等。
匠人,河东南路河中府,河津县故镇,王仲、王伸、王信,鄜州郭□,中统五年仲秋上旬有五日。
”另外在塔的第五层洞龛东侧还发现有刻字砖,上有“永兴軍泾阳县,漙匠人□秀,作下张义,郄安,庆历三年七月。
”字样。
多年来,因为塔内木梯损毁,人们无法进入塔的天宫。
近年来,文物部门在维修塔时,登临五层天宫,发现了在五层天宫的木楼板,有三尊木佛,为整块木头雕刻,通高100厘米,宽60厘米,厚35厘米,未施色。
分别位于东、北、西三洞龛口,背对门洞,三面相视而坐。
三尊佛均为螺发,身披袈裟,细长眼,双耳垂肩,面容相似,手势各异,分别为释迦牟尼佛地禅定像、成道像和说法像。
其中禅定像佛祖跏趺坐于莲台,结禅定印,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左手上,两拇指相接。
成道像佛祖跏趺坐在莲花座上,左手置放在脚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之意;右手垂直指地,名为触地印。
说法像佛祖跏趺坐于莲花座上,手结说法印,即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向上屈指呈环形。
三尊佛像面目慈祥,神态端庄,雕刻大气,虽已经历近千年,但由于这里干燥通风,木质较好,保存基本完好。
塔之年代塔最早是佛教中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卷和法物的。
早期的塔为半圆形的覆钵式样,完全是坟墓的造型。
但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佛塔便与中国的建筑相结合,样式也由覆钵式塔汉化为亭阁式塔、楼阁式塔,又由楼阁式塔衍生出密檐式塔,环县塔就是楼阁式样。
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出现在北魏时期,一般为方形石塔。
隋唐时期,佛塔平面主要形制为方形内部空筒式,装饰风格较为简单。
从唐代后期开始,佛塔逐渐开始从方形向多边形转变,到宋代时,六角形和八角形的佛塔成为了主流,装饰趋于繁复,造型美观秀丽。
按照我国的古塔演变规律,环县塔属于典型的宋代式样。
我们再分析一下塔上的信息。
第五层的刻字砖,是永兴军路泾阳县砖匠人为纪念修塔之事,顺手在砖上刻写了他们的名字和时间,其中明确记载着刻写时间在北宋仁宗庆历三年七月,这也就证明了塔应该就修筑于北宋庆历年间。
塔剎上所铸文字,有景福寺重建相轮,相轮就代表着塔剎,有元帅、达鲁花赤、参议、同知、军判、州判等官职,还有中统五年的时间纪年。
可见,这是一次元中统五年由官方组织的重修塔剎活动,活动规模大,级别高,并在相轮上铸字以示纪念,所以才留下这些祈福的文字与诸多官员和匠人的名字。
因此,给宋代的塔配了一个元代样式的塔。
至于天宫中的三尊木佛,面相丰润,细眉长目,躯体结构匀称,宽肩细腰,造型端庄大方,其式样风格属于明代的佛像,应该是明代修复塔的时候所造,旧志中记载明嘉靖九年重修、万历十八年又修,且在2018年维修塔剎时,还发现了明代墨书题记的塔心柱,其上铭文有:“大明正德二年岁次丁卯五月吉旦庆阳……”等字样,这些都证实了明代曾多次对塔进行维修,三尊木佛均为当年维修时所造。
塔之沿革环县塔修筑于北宋中期,当时正值宋夏战争的高峰期,环县时称环州,正处于宋夏交锋的前沿地带,屡屡遭到西夏的破坏,频繁的战争给边境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了边境的安宁和人民的安定,故修寺建塔以求护佑。
但是战争并未因此而平息,宋夏在环州仍然争战不休,直到北宋灭亡。
南宋时期,环县再次成为宋金的争夺之地,宋金在此拉锯多年,环州时而属宋,时而归金,金占领环州后,又在此与西夏偶有冲突。
所以,多年的战乱致使环县塔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塔剎完全被损毁。
到中统五年,元灭金朝,占领北方后,与南宋呈对峙局面,北方社会暂时相对稳定,西夏故地最初分封给元太祖的次子阔端管理,阔端开府西凉,称为西凉王,统治着甘肃、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分、陕西部分及四川,1251年,阔端去世后,封地由其三子只必帖木儿掌管。
中统五年,环县正处于只必帖木儿的统治的时期,故而在塔剎有只必帖木里(儿)大王千岁的文字。
环县塔,一座千年古塔,它默默矗立在环州大地上,见证了环县千百前来的历史变迁,也见证着环县蓬勃发展的美好今天。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清末南京汉西门石城桥头的“塔”与“亭”(南京汉西门城墙)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