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而今“8421”j家庭是一种很常见的一种家庭的模式,特别是在独生子女的大家庭。
独生子女,顾名思义,是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具有同样的身心发展规律。
但兄弟姐妹关系会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作用。
独生子女除了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外,没有兄弟姐妹这层关系,因此其社会化带有自身的特点。
独生子女衍生出的“421”家庭或“422”家庭,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
可能出现这种“8421”家庭,在赡养与抚养结构上呈现“倒三角”,形成“养老倒挂”现象,与多子女家庭养老相比,独生子女家庭其实也许会面临着很大的某些困境。
1、经济困难。
由于独生子女教育成本飙升、婚房倾囊支助、孙辈隔代抚养补贴等,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财富积累和增长有限。
老年人是各种慢性病的高发群体,日渐老去的过程中个人承担的医疗费也在增长,一旦遇上医疗费用较大时往往需要子女的补贴,必然会出现家庭经济困难。
2、社会缺失问题。
对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来说,一方面孩子从小缺少玩伴,孤单长大,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分享、与人相处的界限都要慢慢培养。
全家人把爱和希望都投注到一个孩子身上,这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对孩子过于溺爱。
孩子长大了,就要面对一个人养两个老人,两个人养四个老人的情况,给孩子的事业、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与困难。
3、产生心理偏异: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娇宠,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
对“独苗苗”百般袒护,大人不愿约束孩子。
孩子在家庭这个最早加入的社会结构中,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
4、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工作,易于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
5、容易让独生子女产生错误的认知。
家长望子成龙,请家庭教师,买钢琴,成天逼孩子认字、作文、弹琴、习画、学外语,没完没了。
孩子缺乏应有的游戏时间,会产生厌学情绪。
且长期灌输技能学习,少接触社会,缺失对事物的思考分析能力,偏离对正常社会的正确认知。
6、老人的生活照料面临困境。
目前其实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人的生活主要还是靠自己或老伴的照顾,一边好得帮助独生子女做家务、带孩子。
一旦老人步入高龄阶段,老人身体健康状况日益下降、自理能力逐渐丧失的时候,日常生活照料或长期护理就成了非常紧迫的需求。
独生子女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家和老人、孩子,面对着时间精力都不够用的情况。
7、距离和代沟问题。
很多人都是外出务工,子女与父母能每天见面的现在是少之又少的,很多家庭每周或只有每月才能见面。
社会流动性增强、行业竞争激烈、职业工作强度大,使独生子女不得不为自身事业前程考虑,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有足够的精力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8、失独家庭的困难会更艰难。
大龄独生子女夭折或发生严重伤病残事件,对一个独生子女家庭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这些家庭因无子女或子女失能而面临巨大的养老、医疗、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困境。
其实对于独生子女问题和为之而来的困惑,我们能做的就是唯有让自己强大起来,做到经济独立,身体健康,摆平心态。
船到自然直,不要去溺爱每个独生子女,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当他们长大之时可以有养活自己的本事和独当一面的能力。
而作为子女也要多尽尽孝心,多去关心自己的父母们。
虽然困惑很多,我们依旧要迎难而进,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